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9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203篇
预防医学   48篇
药学   76篇
中国医学   361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黑参中人参皂苷Rg_3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Thermo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测定黑参中人参皂苷Rg_3含量。结果:研究表明,不同批次黑参中人参皂苷Rg_3的含量差别明显,平均含量为1.236 5 mg·g~(-1),最低含量为0.368 7 mg·g~(-1),最高含量为2.500 7 mg·g~(-1),相差6.8倍。结论:建立了黑参中人参皂苷Rg_3含量的测定方法,对不同批次样品进行测定后发现,人参皂苷Rg_3含量差别明显,为黑参的质量控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芷酒炖前后对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白芷酒炖前后挥发性成分及其相对百分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从白芷生品中初步检测出53个峰,鉴定出36个成分;从白芷酒炖中检测出32个峰,鉴定出26个成分;与生品成分比较,酒炖白芷中有22种成分未测到,但新增了12种成分,表明酒炖白芷中的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含量均发生了变化。结论白芷酒炖后由于受热及辅料黄酒的作用使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及含量发生了明显变化,并存在成分转化,本研究为白芷酒炖的炮制机理及其在都梁丸中应用的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茯苓抑制小肠收缩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离体小肠灌流技术,以平均肌张力为指标评价小肠收缩活性。小鼠离体小肠恢复自发收缩后,累积加入茯苓提取液,观察茯苓对离体小肠自发性收缩的影响;分别以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氯化钡(BaCl_2)和氯化钙(CaCl_2)致离体小肠痉挛性收缩,累积加入茯苓提取液,观察茯苓对不同工具药导致的小肠痉挛性收缩的影响;以阿托品(atropine)预孵育离体小肠,观察阻断M受体对茯苓抑制小肠收缩作用的影响;利用分子对接技术将茯苓中的33个化学成分与M胆碱能受体(ID:3UON)进行分子对接,计算结合自由能,进一步从分子层面揭示其作用机制。结果:茯苓能够明显抑制离体小肠自发收缩,抑制Ach、BaCl_2、CaCl_2所致离体小肠痉挛性收缩;阻断M受体后,茯苓对Ach所致小肠收缩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茯苓中齿孔酸、松苓酸A、3-氢化松苓酸等多种成分能够与M受体结合。结论:茯苓抑制离体肠收缩的机制可能与阻断M受体有关,其中齿孔酸、松苓酸A、3-氢化松苓酸可能是茯苓抑制小肠收缩的主要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4.
东北八种老鹳草没食子酸含量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尹海波  何静  王冰  许亮 《中药材》2007,30(6):637-638
采用HPLC法比较东北三省8种老鹳草没食子酸的含量,结果:鼠掌老鹳草中没食子酸含量最高达0.301%,建议可作为老鹳草药用来源。  相似文献   
5.
儿童先天性髋脱位是一种较常见的畸形,治疗方法很多,疗效不一,尤其对较大儿童髋脱位尚无理想方法。我科1998年至2006年采用髋臼加盖成形和股骨粗隆下旋转截骨联合治疗6~13岁的发育性髋脱位共计17例,21个髋关节,随访15例,19个髋关节。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7例,21个髋关节,其中男性4例,6个髋关节;女性13例,15个髋关节。左侧9例,右侧4例,双侧4例。随访2~8年,平均4.8年。髋脱位可分为三度:Ⅰ度脱位属半脱位;Ⅱ度脱位,股骨头已脱出髋臼或髋臼上缘;Ⅲ度脱位指股骨头向上移位较高,达髂翼处。本组21例中Ⅰ度3例,Ⅱ7例,Ⅲ度11例。…  相似文献   
6.
大连市133名妇教人员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报告的HIV感染者中,以吸毒人群为主,大连市发现的HIV/AIDS以经性途径感染为主。为了解妇教人员对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情况,为今后在劳改人群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提供依据,2002年6~10月,首次对大连市公安局女子收容所的妇教人员进行了HIV/AIDS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总结实验教学中的经验,探索提高药学专业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思路与方法。方法:列举药理学实验教学中采用的方法,为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可改进的途径。结果: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得到增强,实验兴趣得到提高。结论:实验教学改革为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药典,由本草、药图、图经三部组成。作为第一部由政府编撰的药典,《新修本草》既总结了之前的本草学成就,又对后来的本草学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具有较高的文献研究价值。近年来,有关学者对《新修本草》药物、编撰者、体例、语言、古残卷和辑本等方面研究颇多,但缺乏系统的总结整理,笔者对1979年—2018年间有关《新修本草》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理,希望对以后的学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王咏梅  于善 《现代保健》2012,(13):145-146
目的:分析大连某公司部分员工发生食物中毒的原因、特点、致病菌及防控措施.方法:应用流行病学和卫生学调查方法进行发病经过和病例调查、现场卫生勘验与控制.结果:(1) 发病时间为2008 年7 月19 日0-6 时,潜伏期为7~13 h、平均10 h ;(2) 共有19 人发病,主要症状为上腹部阵发性疼痛( 占89.5%) 和水样便( 占89.5%),对症治疗后预后良好;(3) 引起中毒的餐次为7 月18 日晚餐,从剩余晚餐标本和患者粪便标本中检出弗劳地枸橼酸杆菌.结论:本次事件是一起由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毒餐次为7 月18 日晚餐;弗劳地枸橼酸杆菌所致食物中毒潜伏期短,主要症状为腹泻和腹痛,对症治疗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46岁,因心悸、胸闷进行性加重1个月入院。体检:神志清楚,贫血貌,双肺呼吸音粗,心前区无异常搏动,心浊音界叩诊无增大,心律齐,110次/min,胸骨左缘4,5肋间可闻及明显舒张期隆隆样杂音,无传导,腹部膨隆,双下肢水肿。心脏超声示右心房肿物,下腔静脉栓子形成。患者1年前于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