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2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
3.
  目的  比较采用"最佳支持治疗联合单次大剂量肝区照射(7.5~8.0 Gy)"与"单纯最佳支持治疗"姑息治疗伴有疼痛症状的弥漫性肝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  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福建省肿瘤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研究标准的弥漫性肝癌伴随肝区疼痛症状的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最佳支持治疗联合单次大剂量肝区照射(7.5~8.0 Gy); 对照组仅采用单纯最佳支持治疗。观察并统计两组治疗后30天内和60天内症状改善情况[疼痛简明记录量表(brief pain inventory, BPI)评分减少>2分或日吗啡消耗量减少>25%]、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基于WHO-QOL-100标准)、患者生存差异及实验组放疗后的不良反应。  结果  共纳入26例患者, 随机分成实验组13例(原发性肝癌12例, 转移性肝癌1例), 对照组13例(原发性肝癌11例, 转移性肝癌2例)。治疗后30天内进行疗效评估, 实验组有10例疼痛明显缓解, 对照组无疼痛明显缓解病例,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实验组9例生存质量改善, 对照组仅1例生存质量改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治疗后60天内进行疗效评估, 实验组10例疼痛明显缓解, 对照组仍无疼痛明显缓解病例,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实验组9例生存质量改善, 对照组仅1例生存质量改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治疗后30天和60天实验组和对照组生存率分别为77% vs.64%和54% vs.38%,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放射治疗中的耐受性良好, 未发现3~4级不良反应。  结论  对于弥漫性肝癌(原发或转移性), 出现肝区疼痛症状患者, 在最佳支持治疗的基础上, 采用单次大剂量肝区照射(7.5~8.0 Gy), 患者耐受良好, 可明显缓解疼痛, 并提高生存质量, 但对延长生存期尚无获益。   相似文献   
4.
颈部脂肪组织肿瘤的CT诊断(附1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部脂肪类肿瘤CT诊断方面的文献报道较少 ,本文收集我院 1995年至今临床资料较为完整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12例 ,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 ,并探讨其CT征象及鉴别诊断。1 材料与方法1.1  12例中男 5例 ,女 7例。年龄 16~ 45岁 ,中位年龄 36岁。全组均表现为无痛性肿物 ,4例肿物近期见增大。发现肿物的时间 :由 11天至 9个月。部位 :左右颈各 6例。病理类型 :良性8例 ;脂肪瘤 4例 ,纤维脂肪瘤 2例 ,浸润性脂肪瘤 2例。恶性 4例 ;脂肪瘤样脂肪肉瘤 2例 ,粘液样脂肪瘤 1例 ,多型性脂肪肉瘤 1例。治疗 :手术治疗 12例 ,其中 4例术后补充放疗…  相似文献   
5.
总结14例胃肠肿瘤患者氟尿嘧啶和西妥昔单抗联合治疗期间诱发导管周围皮肤湿疹的观察及护理。加强对患者局部皮肤评估、早期干预,发生皮疹时缩短换药周期,给予生理盐水换药,地塞米松或艾瑞松软膏外涂,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14例胃肠恶性肿瘤患者的湿疹均痊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腹部手术患者(肝癌,胃癌,肠癌)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结果 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可提高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潘建基  宗井凤 《中国肿瘤临床》2012,39(24):1989-1992
放射治疗是鼻咽癌主要的治疗方法。我国鼻咽癌放疗始于20世纪40年代,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放疗设备、放疗技术的更新以及临床经验的积累,使鼻咽癌常规放疗后的5年生存率由30%提高到70%左右。然而,鼻咽癌常规放疗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如放疗后复发:常规放疗后仍有10%~18%鼻咽局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胃癌中凝血酶敏感素-2(thrombospondin-2,THBS2)基因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THBS2基因表达与胃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水平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82例配对的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THBS2 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胃癌组织中MMP-2表达情况,通过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价肿瘤组织MVD;分析THBS2 mRNA的表达与MVD、MMP-2表达的相关性。  结果  THBS2 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02);胃癌组织中THBS2 mRNA的表达水平与肿瘤浸润程度、MVD及MMP-2表达密切相关(P=0.023,r=0.35,P < 0.01,P=0.004),但与性别、年龄、肿物大小、组织分型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53,P=0.53,P=0.21,P=0.84,P=0.96)。  结论  THBS2可能在胃癌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THBS2可能通过调节MMP-2的表达,促进肿瘤生长与转移,但其确切的作用及机制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NKG2D配体MHC-I类相关分子A(MHC class I-related molecules A,MICA)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术后化疗联合NK细胞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  福建省肿瘤医院9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手术后,分为单纯化疗组40例、化疗联合NK细胞治疗MCIA阴性组(简称MICA-组)25例及化疗联合NK细胞治疗MICA阳性组(简称MICA+组)25例,比较其疗效。   结果  与单纯化疗组及MICA-组相比,MICA+组CD3+、CD4+T细胞阳性率、NK细胞阳性率及CD4+/CD8+比率明显高于治疗前[(64.2±6.4)% vs(51.3±5.6)%,(39.8±8.2)% vs(29.5±3.2)%,(25.3±2.1)% vs(16.4±4.3)%,(1.4±0.5)vs(1.1±0.7);均P < 0.05],T-reg细胞明显低于治疗前[(6.3±4.5)% vs(17.3±2.4)%,P < 0.05]。3组疾病控制率及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MICA+组KPS评分治疗后明显提高,MICA+组能明显改善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外周神经毒性症状,MICA+组疾病进展时间(time to progression,TTP)及总体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均明显延长(均P < 0.05)。但单纯化疗组及MICA-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食管癌组织MICA表达阳性的中晚期患者进行化疗联合自体NK细胞能有效能有效提高免疫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能延长生存期,且回输安全、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0.
应敏刚  叶青  黄峰 《中国肿瘤临床》2014,41(14):881-884
低位直肠癌在我国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外科手术是低位直肠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对直肠解剖生理和低位直肠癌生物学特点研究的不断深入,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尤其腹腔镜技术的应用已成为当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腹腔镜低位直肠前切除术、腹腔镜低位直肠前切除术联合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或经肛门直肠脱出外翻等术式是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切除保肛手术可选的手术方法。消化道重建可选择双吻合器法、手工经肛结肠肛管吻合以及结肠J型储袋成形吻合等方式。各种术式有其特有的适应范围和优缺点,应以优先保证手术根治同时兼顾生活质量为原则合理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