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采用"最佳支持治疗联合单次大剂量肝区照射(7.5~8.0 Gy)"与"单纯最佳支持治疗"姑息治疗伴有疼痛症状的弥漫性肝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  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福建省肿瘤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研究标准的弥漫性肝癌伴随肝区疼痛症状的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最佳支持治疗联合单次大剂量肝区照射(7.5~8.0 Gy); 对照组仅采用单纯最佳支持治疗。观察并统计两组治疗后30天内和60天内症状改善情况[疼痛简明记录量表(brief pain inventory, BPI)评分减少>2分或日吗啡消耗量减少>25%]、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基于WHO-QOL-100标准)、患者生存差异及实验组放疗后的不良反应。  结果  共纳入26例患者, 随机分成实验组13例(原发性肝癌12例, 转移性肝癌1例), 对照组13例(原发性肝癌11例, 转移性肝癌2例)。治疗后30天内进行疗效评估, 实验组有10例疼痛明显缓解, 对照组无疼痛明显缓解病例,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实验组9例生存质量改善, 对照组仅1例生存质量改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治疗后60天内进行疗效评估, 实验组10例疼痛明显缓解, 对照组仍无疼痛明显缓解病例,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实验组9例生存质量改善, 对照组仅1例生存质量改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治疗后30天和60天实验组和对照组生存率分别为77% vs.64%和54% vs.38%,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放射治疗中的耐受性良好, 未发现3~4级不良反应。  结论  对于弥漫性肝癌(原发或转移性), 出现肝区疼痛症状患者, 在最佳支持治疗的基础上, 采用单次大剂量肝区照射(7.5~8.0 Gy), 患者耐受良好, 可明显缓解疼痛, 并提高生存质量, 但对延长生存期尚无获益。   相似文献   
2.
鼻咽癌中下颈淋巴引流区合理预防照射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鼻咽癌中下颈淋巴引流区预防照射普遍采用单一切线野,中央挡铅3 cm宽度保护颈段脊髓,剂量计算采用点剂量计算方法,通常是按照输出量(MU)250 cGy/次,给予总剂量6250 cGy.由于颈部外轮廓接近椭圆形,第Ⅲ、Ⅳ和Ⅴ组淋巴引流区深度不同,单纯前野照射无法使各淋巴引流区得到均匀足量照射.笔者通过设计不同的放疗方式,分析比较中下颈部各淋巴引流区的剂量分布,期望找到合理的中下颈淋巴引流区的预防照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放疗同时使用促细胞生成素对中晚期食管癌的放疗增效作用。方法 2000年3月至2002年12月.采用随机分组对30例中晚期食管癌进行放疗与EPO同步治疗(A组),并与30例单纯放射治疗组(B组)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近期疗效:A组有效率90%,B组有效率73.3%。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促红细胞生成素配合放射治疗食管癌可提高疗效并有放疗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累及野调强放疗加或不加沙利度胺对75岁以上食管癌患者的近期疗效、相关副反应及远期疗效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累及野照射(involved-field irradiation,IFI)且符合条件的高龄(≥75岁)食管癌患者,按是否加用沙利度胺分为单纯放疗组和联合治疗组....  相似文献   
5.
陈炬辉 《海峡药学》2011,23(5):113-115
6-氧甲基鸟蝶呤-DNA甲基转移酶(简称MGMT)负责,它是一种重要的DNA损伤修复酶。本文将对其表达、分布情况、治疗策略与治疗的预后关系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调强放疗(IMRT)计划中规定处方剂量(致死剂量DT70Gy及预防剂量DT56Gy)的等剂量曲线外围邻近组织的剂量变化,评价不同医师对靶区勾画的差异所造成的的剂量学影响。[方法]20例初诊鼻咽癌患者,按照IMRT的治疗流程予以靶区勾画及计划设计。将IMRT计划中70Gy及56Gy的等剂量曲线所包含的体积范围定义为V70及V56。围绕V70及V56分别均匀外扩0.5cm及1cm所包含的体积范围,并"挖除"原有V70及V56部分分别形成的"戒指状"体积部分,定义为V70+0.5,V70+1及V56+0.5,V56+1。分别绘制V70+0.5,V70+1及V56+0.5,V56+1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同时分别计算D50、D95。[结果]V70+0.5、V70+1、V56+0.5和V56+1的D50分别为65.94Gy、62.28Gy、51.51Gy和47.03Gy;D95分别为58.86Gy、49.66Gy、38.87Gy和29.03Gy。[结论]IMRT治疗计划中,处方剂量外0.5~1cm处区域存在较高的放射剂量,靶区勾画差异所引起的"剂量缺失"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将“金标导引”应用于3D打印非共面模板辅助下的精准粒子植入术中的“复位环节”,评价其是否缩短3D模板复位时间,并通过对粒子植入前后剂量学吻合程度的观察,评价其是否提高模板复位的准确度,从而证明其对3D模板的复位环节起到良好的优化作用。方法 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建省肿瘤医院接受“CT引导下3D打印非共面模板辅助下的放射性125 I粒子植入术”的恶性肿瘤患者共13例。所有患者均行术前讨论、个体化真空垫制作、金标植入、模拟CT定位及靶区勾画、术前计划设计、3D打印模板制作、术前复位验证、插植及粒子植入,术后验证计划;模板复位过程记录复位完成时间,并对比植入术前、植入术后剂量学参数,包括D90、V90的差异。结果 在金标的导引下,模板复位成功平均耗时4.7 min(1.5~8 min)。13例患者粒子植入前D90为(11238.62±1314.01) cGy,植入后D90为(11039.23±1324.66) cGy;植入前V90为(94.3±0.71)%,植入后V90为(92.73±1.74)%。术前、术后参数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抗病毒治疗在消化道肿瘤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患者放疗中对患者肝功能保护的作用以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标准的30例消化道肿瘤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患者,在放疗治疗消化道肿瘤的同时给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病毒感染.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HBV-DNA定量、Child-Pugh分级、MELD评分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后患者ALT、AST与HBV-DNA水平分别为(51.1±7.4)U/L、(48.6±7.3)U/L、(5.01±1.35) log cop-ies/ml,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的[(72.6±9.1)U/L、(61.3±8.4) U/L、(6.44±1.12) log copies/ml](P<0.05);Child-Pugh分级为A级56.7%,显著性高于治疗前的23.3%(P<0.05);B级为30.0%,显著性低于治疗前的60.0% (P <0.05).治疗后,患者的CRP、PMN、WBC与MELD值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患者躯体功能和总体生活质量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 对于消化道肿瘤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患者,在进行放疗过程中,通过使用恩替卡韦进行抗病毒治疗能够起到明显的肝保护作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鼻咽癌调强放疗的患者,在调强放疗的计划设计中,分别以MR及CT作为标准,勾画腮腺,比较其所勾画的腮腺体积差别及其对三维调强适形放疗(IMRT)计划中腮腺DVH的影响.方法 2008年5月至2008年11月间,20例实施根治性调强放疗的鼻咽癌患者,在放射治疗前1周行MR及增强定位CT扫描,并输入OTP治疗计划系统.然后将20例患者的CT影像及MR影像随机分成4组,由4名放疗科医师分别勾画其腮腺范围.之后将同一患者的CT及MR图像进行融合,评价所勾画的腮腺的体积差异,以CT为标准进行调强放疗计划设计,然后对比两种影像所勾画的腮腺的DVH的差别.结果 以CT和MRI为参照标准勾画的腮腺平均体积分别为(24.53±1.96×7.23)、(31.75± 1.96×12.05)cm3 ;V30 分别为(39.29± 1.96×9.30)%、(47.73±1.96×9.54)%;D50分别为(2 716±1.96×220)、(3 000 ±1.96×339)cGy.结论 以MR为标准勾画腮腺范围及体积较为准确,其与CT之差异主要集中在腮腺深叶及腮腺管、副腮腺区.以CT为标准勾画腮腺可能"遗漏"部分腮腺范围,并可能影响IMRT计划中部分腮腺的V30及D50评价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对放射性肠炎的防治作用,寻找能够有效防治各种放射性黏膜损伤的理想药物。方法将Ⅱ、Ⅲ期盆腔肿瘤患者10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行放疗+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保留灌肠,对照组行放疗+地塞米松等药物保留灌肠,观察两组相关血清和临床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在疗程内,随着时间的推移,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不断升高,观察组的CRP增长速度慢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能显著延长首次直肠临床症状的发生时间;放疗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9.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可有效调节CRP水平,减轻放疗所致的直肠黏膜免疫损伤,推迟直肠黏膜炎症的发生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