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6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预防给药错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对给药错误的概念、定义进行综述整理,对于发生给药错误的原因给予分析和界定,探讨多部门协作机制下给药错误的防范与管理策略。结果:在多部门协作机制下,建立用药组织管理体系,提倡无惩罚的给药错误上报系统,借助于药事管理信息化技术的改进,有效改善和优化了医院用药流程,提升了患者用药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仿生双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病变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双动臼杯在脊柱僵硬患者中应用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行双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21例(41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女3例。临床随访根据X线检查、Harris评分系统及手术前后髋关节总活动度进行评价。结果21例(41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3~38个月,中位数为25个月,平均(25.47±6.59)个月。Harris评分由术前(40.80±10.35)分增加到术后末次随访的(87.41±10.18)分,髋关节总活动度由术前(51.87±15.71)°增加到术后的(198.53±18.8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检查显示所有髋关节假体位置良好,2例(3髋)出现异位骨化,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关节脱位、假体松动、感染。结论双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病变可明显改善髋关节功能,减轻疼痛,双动臼杯高稳定性的特点,降低了 AS患者髋臼假体安放的手术技术要求,容错率较高,从而最小化脱位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学科建设是医院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工程,是医院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必要条件,学科建设的提升需要高质量的物力配备作为条件支持,而招标采购作为医院运营管理机制的重要组成,在服务学科建设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招标采购质量直接作用着学科建设质量、进程、结果。该文从公立医院招标采购切入,探讨对医院学科建设的影响和需要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李俊业  王冲  赵振杰 《新中医》2023,55(24):96-100
目的:观察筋骨痛消丸联合塞来昔布对膝骨关节炎(KOA) 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 例KOA 患 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 例。对照组应用塞来昔布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筋骨痛消丸治 疗。用药2 个月后,评估2 组临床疗效,比较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 评分、 膝关节屈曲与伸直最大角度、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7(IL-7)、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2(FGF-2) 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为67.44%,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治疗后,2 组中医证候积分、NRS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 NR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血清IL-1β、IL-7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FGF-2 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IL-1β、IL-7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FGF-2 水平高于对照 组(P<0.05)。治疗后,2 组膝关节屈曲、伸直最大角度均较治疗前增大(P<0.05),且研究组膝关节屈曲、 伸直最大角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筋骨痛消丸联合塞来昔布治疗KOA 疗效优于单用塞来昔布治 疗,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下调炎症因子水平,减轻关节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新型肌肉硬度测试仪评估不同支撑平面对健康成年人竖脊肌的影响,并进行信度研究。方法 招募20名健康成年人。每位受试者先后坐在两种软硬不同的支撑平面(瑞士球和硬面椅)上由治疗师A完成竖脊肌硬度测量后,治疗师B按同样方法 对所有受试者再次进行测量。治疗师A于5 d后按同样方法对所有受试者再次进行测量。结果 同一治疗师与不同治疗师应用新型肌肉硬度测试仪在瑞士球和硬面椅上评估受试者竖脊肌硬度信度均为优秀。受试者坐于瑞士球上时竖脊肌硬度显著高于硬面椅。结论 应用新型肌肉硬度测试仪在不同支撑平面上评估受试者竖脊肌硬度切实可行,且信度较高,可用于临床康复训练及评估。瑞士球训练是有效激活成年人竖脊肌的一种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6.
秦文英  智宗协 《广东医学》2020,41(20):2127-2131
目的 探究Narcotrend(NT)指导下全麻在小儿下肢骨折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92例下肢骨折患儿,按麻醉深度监测方式不同分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临床经验指导下全麻,观察组实施NT指导下全麻。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瑞芬太尼用量、丙泊酚用量、麻醉效果、术后24 h麻醉并发症,对比麻醉前(T0)、麻醉诱导后(T1)、手术开始(T2)、手术结束(T3)、拔管时(T4)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及术前、术后12、24、72 h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CD3+、CD4+/CD8+、CD4+)。结果(1)麻醉相关指标:观察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麻醉效果:观察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流动力学:T1、T2、T3、T4时观察组HR、MAP低于对照组,且波动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外周血T淋巴细胞:术后12、24、72 h观察组CD3+、CD4+/CD8+、CD4+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术后24 h并发症:观察组术后24 h并发症发生率(8.70%)低于对照组(2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T指导下全麻应用于小儿下肢骨折,麻醉效果良好,能有效稳定血流动力学,减轻免疫抑制,缩短拔管时间,提高苏醒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桥接外固定系统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1年9月于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骨与关节感染诊疗中心采用桥接外固定系统治疗的27例胫骨慢性骨髓炎患者,所有患者均彻底清创后采用桥接组合外固定系统联合抗生素人工骨填充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骨愈合时间,外固定佩戴时间,钉道感染发生率,末次随访根据慢性骨髓炎疗效标准评定疗效。结果 2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5~31个月,平均(27.97±1.68)个月;骨愈合时间8~12个月,平均(9.74±1.16)个月;外固定佩戴时间12~15个月,平均(13.61±0.94)个月;钉道感染发生率14.8%(4/27)。3例患者出现骨折不愈合,行自体髂骨植骨治疗后愈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骨髓炎均未复发,痊愈18例,好转9例。结论 桥接外固定系统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具有损伤小、多维固定、方便佩戴、临床疗效满意的优点,是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斜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与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LDD)的临床疗效。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数据(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等中英文数据库中关于OLIF与MIS-TLIF治疗LDD的临床对比研究文献,检索时限为自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12月,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提取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地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椎间隙高度(disc height,DH)、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 angle,LLA)、并发症发生率、融合率等指标,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均为队列研究,NOS评价均为中高质量。共有1220例患者,其中OLIF组572例,MIS-TLIF组64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OLIF组手术时间(MD=-26.00,95%CI:-38.69~-13.32,P<0.0001)和住院时间(MD=-2.81,95%CI:-3.71~-1.92,P<0.00001)更短,下地时间更早(MD=-0.54,95%CI:-0.70~-0.37,P<0.00001),术中出血量(MD=-44.04,95%CI:-46.97~-41.12,P<0.00001)更少,VAS评分(MD=-0.37,95%CI:-0.67~-0.06,P=0.02)、ODI(MD=-4.48,95%CI:-8.75~-0.20,P=0.04)、DH(MD=1.08,95%CI:0.73~1.43,P<0.00001)、LLA(MD=3.00,95%CI:1.61~4.38,P<0.0001)的改善均优于MIS-TLIF组。两组并发症发生率(OR=1.38,95%CI:0.96~2.00, P=0.09)、融合率(OR=2.13,95%CI:0.91~4.97,P=0.08)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相较于MIS-TLIF,OLIF治疗LDD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地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缓解疼痛和功能障碍、改善椎间隙高度和腰椎前凸角更优;而并发症发生率和融合率则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李煜  唐洪涛  郑付杨 《新中医》2021,53(4):114-119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通络方内服外敷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方法:将123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内服组、外敷组及内服外敷组各41例。术后叮嘱患者常规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采用肝素进行抗凝,尿激酶进行溶栓。在此基础上,内服组予活血化瘀通络方内服,外敷组予活血化瘀通络方外敷,内服外敷组同时予活血化瘀通络方内服与外敷。比较各组临床治疗疗效、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并观察术后DVT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内服外敷组92.68%,明显高于内服组75.61%、外敷组53.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内服组明显高于外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内服外敷组心率明显低于内服组、外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明显高于内服组、外敷组(P<0.05),内服组、外敷组以上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服外敷组毛细管血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以及血细胞比容明显低于内服组、外敷组(P<0.05),内服组、外敷组以上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服外敷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明显低于内服组、外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以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内服组、外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服组、外敷组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服外敷组术后DVT发生率2.44%,明显低于外敷组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内服组7.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服组、外敷组术后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通络方内服外敷治疗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血液回流,促进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减少术后DVT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抗骨增生胶囊联合双醋瑞因胶囊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及关节液中趋化素(Chemerin)和肿瘤坏死因子样弱凋亡诱导因子(TWEAK)的影响。【方法】 将15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双醋瑞因胶囊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抗骨增生胶囊治疗,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量表(LKSS)评分、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 1(IL-1)、白细胞介素 6(IL-6)、环氧合酶 2(COX-2)]以及血清和关节液 Chemerin 及TWEAK表达水平,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治疗3个疗程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0.7%(68/75),对照组为77.3%(58/75),研究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WOMAC评分和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LK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且研究组对WOMAC评分和VAS评分的降低作用及对LKSS评分的升高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IL-1、IL-6、COX-2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研究组对血清IL-1、IL-6、COX-2水平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治疗后,2 组患者血清和关节液 Chemerin、TWEAK 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研究组对血清及关节液 Chemerin、TWEAK表达水平的下降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5)治疗期间,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骨增生胶囊联合双醋瑞因胶囊治疗膝骨关节炎更具临床优势,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和关节液Chemerin、TWEAK表达水平,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