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与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中文IBD问卷(IBDQ)、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71例IBD患者(IBD组)进行调查,并与103名正常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IBD患者SF-36及各维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积极应对评分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IBD患者的积极应对和社会支持与其生存质量呈正相关(P<0.05,P<0.01),消极应对与生存质量呈负相关(P<0.05,P<0.01).结论IBD患者的生存质量水平较低,良好的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能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构建养老机构适老化宜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为养老机构适老宜居环境评价提供工具。 方法 基于文献检索建立指标库,运用DPSIR模型法提取并梳理初始指标体系,通过Delphi法对专家进行2轮函询并确定指标,应用优序图法、G1法、决策实验室法组合赋权确定各指标权重。 结果 2轮函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0.91%、9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72、0.72,协调系数分别为0.112、0.298(均P<0.05)。构建的指标体系包含社区水平、社区设施、老年人主观属性、老年人人际关系、社区服务、社区活动、老年人心理状态、老年人老化态度、制度政策9个一级指标和36个二级指标。 结论 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考虑了养老机构客观环境与老年人自身主观感受,可用于养老机构及其他以社区为单位的组织适老宜居环境的评价,以建立优质养老机构,促进老年人社会互动、参与社会活动。  相似文献   
3.
视网膜母细胞瘤与脉络膜黑色素瘤的磁共振成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例视网膜木细胞瘤及18例脉络膜黑色素瘤的磁共振成像观察,发现磁共振成像对脉络膜黑色素瘤诊断优于其它检查方法。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5,11:202-203)  相似文献   
4.
人胰腺癌裸小鼠胰腺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人胰腺癌高转移裸小鼠胰腺原位移植模型.方法将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分别接种于裸鼠皮下和裸鼠胰腺,比较两组移植瘤的生长和侵袭转移情况.结果胰腺癌皮下移植模型与胰腺原位移植模型的体内成瘤率、生长率和形态学上均无显著不同,但前者呈局限性生长,后者的9周转移率为93.8%,其中淋巴结转移、腹膜播散和肝转移发生率各占93.3%、73.3%和53.3%,且肝肿瘤结节CEA阳性,AFP阴性.结论胰腺癌细胞SW1990的胰腺原位移植模型明显优于皮下移植模型,为一较理想的"拟人”胰腺癌转移模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吾真宁、可乐必妥、阿奇霉素(泰力特)3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药物经济学效果。方法对75例慢性前列腺炎病人分别应用吾真宁、可乐必妥、泰力特治疗,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评估。结果无论是症状消失还是体征消失的效果,吾真宁组的成本效果比均低于可乐必妥及泰力特组。结论吾真宁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安全、经济的口服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定量毛细管速率法测定的红细胞沉降率(ESR)与红细胞压积(HCT)的相关关系,以确定其是否需要在实验前对HCT进行处理,并确定其测定结果是否需要进行校正.方法 随机抽取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广州市胸科医院住院病人标本120例(男64例,女56例),健康体检者标本100例(男50例,女50例),均采用EDTA-K2抗凝,分别运用以定量毛细管速率法的Microtest 1自动血沉仪测定ESR,用KX-21血细胞分析仪测定HCT,对数据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Microtest 1自动血沉仪测得的健康体检男性组ESR与其HCT相关系数r=-0.257,P=0.073;女性组相关系数r=-0.209,P=0.146.病例男性组ESR与其HCT相关系数r=-0.122,P=0.376;女性组相关系数r=-0.139,P=0.342.结论 定量毛细管速率法测定的ESR与HCT间,无论是病例组还是健康组,均不存在直线相关关系.采用此法测定的ESR无需调整标本的HCT,测得的ESR也无需经HCT值校正.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高盐诱导的高血压大鼠炎症因子和内皮损伤因子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周龄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30只)和模型组(50只),分别给予正常饮水和2%(质量分数)Na Cl高盐饮水,喂养21天,测量大鼠尾压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大鼠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 WF)、6-酮前列环素(6-K-PG)、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一氧化氮(NO)、内皮素l(ET-1)的含量。结果高盐饮食21天后,模型组大鼠血压显著升高,盐敏感高血压动物模型构建成功。模型组大鼠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舒张期末压(LVEDP)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升高,而左心室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max)降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后左心室收缩压(LVSP)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浆中炎症因子hs-CRP、MCP-1、TNF-α及IL-6水平显著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hsCRP、MCP-1、TNF-α及IL-6与血压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731、0.583、0.858、0.836,P0.05)。v WF和ET-1浓度也显著增加,其水平与血压正相关(r=0.680,0.739,P0.05)。血管舒张因子NO、6-K-PG浓度显著降低,e NOS水平也显著降低,且与血压呈负相关(r分别为-0.710、-0.658、-0.721,P0.05)。结论盐敏感高血压大鼠存在血管炎症反应和内皮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8.
【摘要】美国放射学院(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偶发病变委员会(Incidental Findings Committee,IFC)针对CT和MRI上偶然发现的肾上腺肿块,提出了新的管理建议。该建议是对美国放射学院杂志(JACR) 2010版肾上腺、肾脏、肝脏及胰腺偶发病变管理白皮书中肾上腺部分的更新。由腹部放射科医师和1位内分泌外科医生组成的肾上腺亚组委员会制定了该方案。该方案结合已发表的文献和专家意见,经过反复推敲最终达成共识。该方案依据患者的特征和图像的特点对偶然发现的肾上腺肿块进行分类。对于每种特定的组合,总结良性或惰性的特征(足以终止随访),并提出后续管理建议。该方案涵盖了很多、但并非适用于所有的病理及临床情况,旨在通过提供肾上腺偶发肿块的管理意见以提升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学指标(CA125和HE-4)在彩色多普勒超声O-RADS 4类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有病理诊断结果的卵巢肿块O-RADS分类为4类的96例患者CA125和HE-4数值。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联合CA125、超声联合HE-4,以及超声同时联合CA125和HE-4(三联评估)这3种鉴别方案对O-RADS 4类肿块良恶性鉴别的敏感度、特异度和与病理结果的符合度。结果O-RADS 4类肿块中病理结果为恶性的病例占28.1%(27/96);卵巢恶性病灶组的CA125和HE-4均高于良性病灶组(P<0.05)。三联评估与其他两组比较阳性预测值及特异度最高,但敏感度最低。Kappa检验显示,超声联合HE-4评估卵巢肿物良恶性与病理结果的符合度最高,而联合CA125与病理结果的符合度最低。结论术前血清的CA125、HE-4均有助于超声O-RADS 4类卵巢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但HE-4的总体符合率和符合度最高。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滤泡树突细胞肉瘤(FDCS)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影像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01月-2020年10月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FDCS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2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重点观察及评价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界、数量、密度/信号、强化模式及有无转移。结果:13例FDCS中:①5例为典型FDCS,均来源于腹部肠系膜淋巴结(结内),其中3例为单发,2例多发(2个病灶);8例为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肉瘤(IPL-FDCS)(结外),其中6例病灶位于脾脏(均为单发),2例病灶位于肝脏(单发)。②所有病灶均边界清楚,呈膨胀性生长,12例为圆形或卵圆形,仅1例来源于腹部肠系膜淋巴结FDCS为分叶状。③10例FDCS内见囊变、坏死区,1例伴有钙化,2例脾脏来源FDCS合并出血;④肿瘤实质部分CT或MR增强扫描动脉期均呈明显强化,门静脉期持续强化,延迟期10例病灶(10/13)进一步强化,3例病灶(3/13)强化程度稍减退;⑤1例肠系膜淋巴结来源FDCS患者术后出现复发。结论:腹部FDCS多起源于淋巴结内或肝、脾,影像上多为单发、境界清楚的实性或囊实性肿块伴“渐进式强化”增强模式。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类似影像学表现的病例,应联想到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