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72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CT动态增强对鉴别肾上腺乏脂肪腺瘤与肾上腺结节样增生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肾上腺乏脂肪腺瘤和27例肾上腺结节样增生患者的病例资料,统计两组病例各期增强CT值,利用公式灌注值P=CT静脉期-CT平扫期、廓清值C=CT静脉期-CT延迟期、绝对廓清灌注指数APC=(C/P)×100%及相对廓清灌注指数RAPC=(C/CT静脉期)×100%得到相关参数,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鉴别两者的最佳价值。结果肾上腺乏脂肪腺瘤直径较结节样增生更大;肾上腺乏脂肪腺瘤病灶各期CT值均明显高于结节样增生,且两者灌注值P、廓清值C、APC及RAPC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灶位置、对侧肾上腺萎缩及动脉期CT值对鉴别两者无显著意义。结论CT动态增强扫描有助于鉴别肾上腺乏脂肪腺瘤和肾上腺结节样增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调神健脾”配穴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脑-肠肽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12月嘉兴市中医医院就诊的66例IBS-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n=33)与药物组(n=33)。药物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针刺组选取百会、印堂及太冲等穴位针刺治疗,疗程均为4周。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脑-肠肽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及随访时IBS-D临床症状积分与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量表(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quality of life,IBS-QOL)评分,评估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脑-肠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所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在临床症状与IBS-QOL部分维度改善程度方面优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神健脾”配穴针刺治疗IBS-D疗效显著,可明显缓解腹痛,提高生活质量,调适负面情绪和焦虑等情绪障碍,可能与针刺通过降低脑-肠肽水平、调节体内脑-肠互动紊乱失衡状态、下调内脏高敏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论治水气病入手,对其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初步探讨其辨证论治水气病规律。张仲景在《内经》“开鬼门,洁净腑”基础上,提出了“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有水,可下之”之治疗大法。张仲景论治水气病理、法、方、药千余年来沿用至今,为后世的水肿以阴阳为纲的分类以及从肺、脾、肾论治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水肿的辨治拓宽了思路。  相似文献   
4.
正姜黄素为中药材姜黄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利胆、抗炎、抗病毒、降血脂、抗氧化、抗肿瘤和延年益寿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且毒性很低,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剂、食品色素和医药领域中~([1,2]),姜黄素及其类化合物~([3])的研究巨具价值。1姜黄的古籍方药研究中药中有姜黄和片姜黄两种药材,两种均为姜科植物,前者为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 L.的干燥根茎.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为临床治疗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INAHL、Pro Quest、Psyc ARTICLES、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有关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同时筛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7年7月30日。由2名研究员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评价质量、提取资料和合并数据,采用RevMan 5.3版软件对文献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11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共计57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在有效性上,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的疗效优于单纯的吞咽训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并不能缩短咽传递时间(P>0.05);在安全性上,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可降低发生误吸的风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可改善生活质量(P<0.01)。 结论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可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并降低发生误吸的风险,且目前尚无证据表明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可缩短咽传递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血清白细胞介素-32(interleukin-32,IL-32)、白细胞介素-33(interleukin-33,IL-33)、白细胞介素-35(interleukin-35,IL-35)水平与不同亚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之间的关系,并探讨胃癌患者血清IL-32、IL-33、IL-35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胃癌(GC)患者4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40例及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NAG)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检测患者血清IL-32、IL-33、IL-35水平。比较各组患者血清IL-32、IL-33、IL-35水平与Hp感染率及其亚型之间的关系。结果1)3组患者血清IL-32、IL-33、IL-35水平的比较:GC组患者血清IL-32、IL-33、IL-35水平均明显高于CAG组及CNAG组(P<0.01);CAG组患者血清IL-32、IL-33水平均明显高于CNAG组患者(P<0.05);CAG组患者血清IL-35水平与CNAG组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3组患者Hp感染率的比较:GC组患者Hp感染率及Ⅰ型Hp感染率均明显高于CNAG患者(P<0.05),Hp感染率及Ⅰ型Hp感染率在GC组与CAG组、CAG组与CNAG组之间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3)血清IL-32、IL-33、IL-35水平与不同亚型Hp感染之间的关系:在3组患者中,Ⅰ型Hp感染组血清IL-32、IL-33、IL-35水平均明显高于Ⅱ型Hp感染组及Hp阴性组(P<0.05),Ⅱ型Hp感染组血清IL-32、IL-33水平与Hp阴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在CNAG组患者中,Ⅱ型Hp感染组血清IL-35水平明显高于Hp阴性组(P<0.05)。结论1)Ⅰ型Hp感染者发生GC的风险增加。2)在CNAG、CAG及GC患者中,Ⅰ型Hp感染者血清IL-32、IL-33、IL-35水平均显著升高。3)血清IL-32、IL-33、IL-35水平在GC患者中明显升高,其水平变化有利于提高GC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Graves病患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与肝功能各指标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 2014年1月—2018年6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Graves病患者231例。其中,男性53例, 女性178例。检测所有患者TRAb、甲状腺功能及肝功能指标;通过非参数检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及ROC曲线,分析Graves病患者肝功能异常指标与TRAb的关联性。结果 231例患者中,有58.4%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受损;TRAb水平四分位分组后发现,随着TRAb水升高,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上升(P?<0.05),而肝功能指标中只有碱性磷酸酶(ALP)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控制性别、年龄、FT3、FT4和其他肝功能指标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随着TRAb水平升高,血清ALP升高的相对危险度增加(P?<0.05),TRAb水平四分位的OlR值达3.284(95% CI:1.221, 8.832);ROC曲线分析显示,当TRAb≥11.96?IU/L时,ALP升高的危险增加。结论 TRAb水平是Graves病 患者ALP升高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探讨胰腺实性浆液性囊性肿瘤的特征性影像表现,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浆液性囊性肿瘤的临床和影像表现。结果:21例胰腺实性浆液性囊性肿瘤中,位于胰头部8例,体尾部13例。病灶形态呈分叶状7例,类圆形14例,边界清晰。肿块平均直径为(29.5±11.0)mm。6例可见钙化,3例上游胰管扩张。21例术前影像诊断全部误诊为其他实性肿瘤。胰腺实性浆液性囊性肿瘤CT平扫呈等或稍低密度,MRI呈T1WI稍低信号,T2WI明显水样高信号,CT及MRI增强扫描均呈明显强化。结论:胰腺实性浆液性囊性肿瘤CT难以诊断,MRI的T2WI水样高信号是最具特征性的影像表现,对诊断及鉴别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乳腺X线成像的影像组学特征对G1级与G2/G3级分叶状肿瘤鉴别诊断的研究及不同特征提取视角对其诊断效能的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7年12月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分叶状肿瘤80例,并筛选其中45名患者的乳腺X线成像图像进行影像组学特征分析,包括G1级14例,G2/G3级31例。并分别采用CC位单视角、MLO位单视角、人工干预的混合单视角以及CC位及MLO位双视角方法提取病变的影像组学特征。运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来判定每种方法对于预测分叶状肿瘤分级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并进行对照。结果:CC位单视角、MLO位单视角、人工干预的混合单视角以及CC位及MLO位双视角模型的对应的AUC分别为0.694、0.689、0.730、0.850。其中双视角较其他方法相比可明显提升诊断效能,敏感度为87.1%,特异度78.6%。在双视角模型中大小、灰度和及方差等8个参数为G2/G3级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些特征值在两组患者中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乳腺X线成像影像组学特征提取方法能有效鉴别G1级与G2/G3级分叶状肿瘤,其中CC位及MLO位双视角方法效能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