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描述和分析BMI、腰围、腰臀比、腰高比、小腿围、腰围小腿围比值(WCR)、脂质蓄积指数(LAP)、内脏脂肪指数(VAI)、中国内脏脂肪指数(CVAI)、身体形态指数、中国身体形态指数(CABSI)和身体圆度指数与海南百岁老人全因死亡间的关联。方法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的海南百岁老人共1 002人。随访时间的M(Q1, Q3)为4.16(1.31, 5.04)年, 结局为全因死亡, 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各肥胖相关身体测量指标与全因死亡的关联, 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曲线下面积(AUC)进行比较。结果总人群中小腿围对全因死亡的判定能力最强, AUC为0.61(95%CI:0.57~0.64), 分性别结果与总人群一致(P<0.05)。WCR次之(AUC为0.58), 再次是BMI、LAP和腰围, AUC分别为0.55、0.55和0.54, 而CABSI、腰臀比和VAI的判定能力较弱, AUC分别为0.51、0.50和0.50。结论本研究比较了12项肥胖相关指标与海南百岁老人全因死亡间的关联, 发现小腿围的预测判定能力最好, 且呈剂量反应关系, 提示可作为长寿老人死亡风险预测的参...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北京城乡老年人群吸烟状况与相关死亡风险间的关联。方法基于北京城乡老年人群健康综合研究2009—2014年的队列数据, 纳入符合标准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4 499名, 随访其生存与死亡结局。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吸烟状态、吸烟指数、戒烟年数与死亡风险间的关联。结果 4 499名研究对象年龄M(IQR)为70.00(10.00)岁, 其中男性1 814名(40.32%);从不吸烟者、戒烟者和现在吸烟者分别有69.50%(3 127/4 499)、13.20%(594/4 499)和17.30%(778/4 499)。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调整人口社会学特征、生活方式等混杂因素后, 以从不吸烟者为参照, 戒烟者全因死亡风险增加30.6%[HR(95%CI):1.306(1.043~1.636)];现在吸烟者全因、恶性肿瘤和肺癌死亡风险的HR(95%CI)分别增加50.0%[HR(95%CI):1.500(1.199~1.877)]、80.3%[HR(95%CI):1.803(1.226~2.652)]和212.6%[HR(95%CI):3.126(1.626~6.01...  相似文献   
3.
多交叉设计生物利用度试验的等效性分析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生物利用度研究中,对双交叉设计试验,已有成熟的等效性分析的统计方法,包括双单侧t检验法,对信区间法等,近年来,新药生物利用度研究中不时遇到采用多交叉设计的情形,为了判定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之间的等效性,双交叉设计中使用的方法难以满足需求,需借助专用于多交叉设计的生物等效性统计分析方法,本文将介绍一种适合于多交叉设计生物等效性分析的可信区间方法,结合一个实例详细给出不进行对数转换和进行对数转换时的不同处理技术,并提供了用SAS分析的程序代码。  相似文献   
4.
胃癌前粘膜变化的自然演变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研究胃癌前胃粘膜变化发展演变的规律,以及胃镜随访检查对胃癌早期发现的意义。方法 对1417例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其中750例进行胃镜随访检查。结果 1417例中首次胃镜检查即诊断为胃癌患者64例,检出率4.5%;在以后随访检查中又先后发现胃癌82例。癌前变化人群95%癌变所需时间:萎缩性胃炎11.6年,肠上皮化生11.4年,异型增生5.7年,肠上皮化生(中、重度) 异型增生(中、重度)4.5年。胃癌中有许多(54.9%)并不经历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阶段。结论 对胃粘膜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等病变患者的胃镜检查随访有利于提高胃癌(尤其是早期胃癌)的检出率;有必要更新癌前变化的概念,探索研究新的尚未认识的癌前病变,并提出新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5.
新药Ⅱ期临床试验方案的拟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临床试验研究方案是新药临床研究的重要文件之一,科学、周密的研究方案是临床研究取得成功的关键。欧、美国家进行新药临床研究时,研究方案常常是由研制单位(申办者)提供,我国目前暂时仍由临床研究单位制定,研究者应利用新药申办者所提供的、供临床医师参阅的药理、毒理研究结论及有关文献的综述”和国内外有关该药临床研究的参考文献,在遵循GCP原则的基础上科学、周密地制定本项临床试验方案。本文根据ICH-E6文件和我国的GCP要求,对新药Ⅱ期临床试验方案的拟定提出了一些建议,有关Ⅲ期、Ⅳ期临床试验方案可参照执行。  相似文献   
6.
临床试验中评价处理效应的协变量调整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床试验设计和分析中常常包括影响疾病结果的非处理因素,这些因素被统称为协变量。对处理效应的评价,若不合理考虑协变量的影响,常常会导致结论的偏倚乃至错误。因此,在临床试验中要审慎地对待这一问题,在评价处理效应时应该考虑用协变量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以达到处理效应的正确评价。试验设计阶段的协变量调整称为“事先调整”,常用的方法有分层法、动态分配最小化法等。试验分析阶段的协变量调整称为“事后调整”,常用的方法有分层检验法、回归模型法等。通过协变量调整,一方面阐明病人特征在处理组间的不均衡并没有影响到处理效应的正确评价,提高临床试验结果的可信度;另外,协变量调整方法的合理运用还可提高统计效能。本对处理效应评价协变量调整涉及的概念、方法、步骤等进行介绍和探讨,尤其强调了应用中的一些统计学事项。  相似文献   
7.
胆总管十二指肠下腔静脉区正常淋巴结的超声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正常人群中胆总管十二指肠下腔静脉区(CDC)淋巴结的超声表现。方法 随机选择经临床各种方法检查未发现异常的正常人278例,超声扫查CDC区淋巴结。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犬的三尖瓣乳头肌断裂后原位修复或异位修复后的组织愈合情况和功能状态,为临床工作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12条杂交犬随机等分为4组,A组:前乳头肌原位移植;B组:前乳头肌异位移植;C组:后乳头肌原位移植;D组;后乳头肌异位移植。分别于术前;术后、术后4周观察心脏瓣膜关闭情况,测量血流动力学指标并观察术后4周乳头肌的组织学变化。结果;4组犬术后血流动力学稳定,乳头肌原位或异位修复后组织愈合及瓣膜关闭良好。结论:乳头肌离断后无论原位或异位移植均能良好愈合,修复后的乳头肌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9.
交叉试验设计资料的等效性检验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交叉试验是新药临床试验中常用的一种实验设计方法,一般用于比较两种或多种药物或处理的效应是否相同.本文探讨了交叉试验设计资料的两种等效性检验方法,即双单侧t检验和可信区间法.对2×2的交叉试验,以及m×m交叉试验(m>2)中单纯比较两种处理时,双单侧t检验与可信区间法是等价的;对复杂的对比情形只能用可信区间法.交叉试验的等效性检验是基于交叉试验方差分析中的误差均方计算的.  相似文献   
10.
随机化临床试验及随机化的SAS实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从科学的观点来看 ,临床试验中有足够样本含量的随机化、对照、盲法临床试验是最理想的研究设计。不采用随机化和盲法设计 ,当临床医生对某种疗法偏爱或厌恶时 ,会有意无意地影响试验效应的判定 ,甚至剔除某些对象或改变对象处理安排 ,给试验带来偏倚 ,难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目前临床试验中最多采用的是多中心、随机、对照、平行、双盲试验。随机化保证了研究对象有相同的机会进入处理组或对照组 ,但并不是所有的随机化方案都是等效的。有些研究人员自称的随机方案其实并不是真正的随机 ,不能有效地控制偏倚。一些时有报道使用的交替分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