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5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46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30篇
  1篇
中国医学   438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面五穴”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疗效、安全性及优势。方法:选取66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埋线组和电针组,每组33例,埋线组采用“面五穴”埋线法,电针组采用电针疗法。在治疗前后进行H-B量表评级和杨氏量表评分,记录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治疗费用以及治疗用时。结果:埋线组完成30例,电针组完成28例。治疗后,两组H-B评级均较前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杨氏量表总分高于治疗前,埋线组总分高于电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埋线组的总有效率为80.00%,愈显率为53.33%,电针组总有效率为64.29%,愈显率为25.00%,埋线组疗效优于电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出现皮下瘀斑、疼痛等轻度不良反应,安全性评价属于二级;埋线组成效比、时间成本均低于电针组。结论:“面五穴”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肯定,具有安全性高、经济实惠、用时短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枳术丸水煎液及其拆方对大鼠结肠Cajal间质细胞(ICC)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并从细胞分子层面分析中医攻补兼施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可能的机制。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成白术组、枳实组、枳术丸组、空白血清组,每组10只。白术组灌以17.7 g·kg-1·d-1白术水煎液,枳实组灌以8.9 g·kg-1·d-1枳实水煎液,枳术丸组灌以26.4 g·kg-1·d-1枳术丸水煎液,空白血清组灌以无菌蒸馏水3 mL,每日1次,连续7 d,取血制备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将4组含药血清分别配成5%,10%,15%,20%4个体积分数,干预24 h,观察ICC的数量、形态,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CCK-8)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测定各组最佳干预体积分数。将大鼠结肠ICC细胞分为正常组、空白血清组、白术组、枳实组、枳术丸组,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检测各组ICC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ICC的凋亡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ICC中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空白血清组、白术组、枳实组最佳干预体积分数均为10%,枳术丸组最佳干预体积分数为5%。与正常组比较,所有实验中空白血清组对ICC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没有明显差异;与正常组及空白血清组比较,白术组、枳实组、枳术丸组ICC增殖率有显著差异(P0.05,P0.01),与白术组和枳实组比较,枳术丸组对ICC增殖率明显增加(P0.05,P0.01);与枳实组比较,白术组对ICC增殖率变化不明显。与正常组及空白血清组比较,白术组、枳实组、枳术丸组ICC的凋亡率无明显差异;与正常组及空白血清组比较,白术组、枳实组、枳术丸组内的XIAP,PCNA蛋白水平均明显上调(P0.05,P0.01),三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结论:枳术丸、枳实、白术在一定浓度下均能通过增加XIAP,PCNA蛋白表达促进ICC的增殖,且对ICC的凋亡无明显影响;以攻补兼施法立法的方剂枳术丸能促进ICC的增殖,并且其增殖效果优于攻伐单药枳实和补益单药白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究左金丸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分子网络调控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检索左金丸化学成分,筛选并预测其入血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检索疾病数据库中与Hp感染相关的作用靶点,构建左金丸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的交互网络,获得左金丸抗Hp的特征性基因;通过DAVID6.8数据库对上述特征性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Cytohubba筛选出左金丸抗Hp感染的关键靶点。结果通过TCMSP筛选、预测得到左金丸32个入血活性成分和197个作用靶点。GO分析共得到199条富集结果,其中生物过程包含炎症反应、RNA信号转录、信号传导等152条,细胞组分包含细胞核、细胞外基质、蛋白复合物等19条,分子功能包含细胞因子活性、DNA结合、ATP结合等28条。KEGG分析结果显示,Jak-STAT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细胞周期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等65条通路与左金丸抗Hp感染密切相关。经Cytohubba筛选得到CXCL8、IL10、IL4、VEGFA、MMP9等10个关键基因。结论左金丸抗Hp感染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作用的特点,可为其活性成分研究和抗Hp药效及机制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金匮要略》的学科属性决定了其教学应是传统与现代教学模式的融合。湖南中医药大学《金匮要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历经10年建设,边建设边实践,通过实践来验证并改进教学模式,多维度线上资源与多元化线下课程有机融合为整体,教学实践初见成效。构建更科学与全面的形成性评价模式是下一步的重要建设任务。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丹参通络解毒汤联合甲基转移酶样3(METTL3)对缺氧/复氧(H/R)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s)血管新生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H/R损伤CMECs模型,将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沉默组、过表达组、中药+沉默组、中药+过表达组,细胞划痕实验观察CMECs迁移情况,CCK-8法检测CMECs增殖能力,RT-PCR检测CMEC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CMECs迁移率、细胞活力明显降低,VEGF mRNA和eNOS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沉默组CMECs迁移率、细胞活力明显降低,VEGF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过表达组、中药+沉默组、中药+过表达组CMECs迁移率、细胞活力明显增加,VEGF mRNA和eNOS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与沉默组比较,中药+沉默组CMECs迁移率、细胞活力明显增加,VEGF mRNA和eNOS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过...  相似文献   
6.
自噬是一种细胞自我保护和自我更新机制,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利自噬可以减缓肺癌进展,而不利自噬能够促进肺癌进展,故调节自噬水平在肺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正虚邪滞”是王永炎院士“虚气留滞”理论的延伸,是指因肺脾肾气亏虚,引发津液代谢异常,导致痰瘀阻滞的病理过程,以肺脾肾气亏虚为本、痰瘀阻滞为标,是肺癌的关键病机。肺癌的自噬机制与“正虚邪滞”有着相互贯通之处,肺脾肾气亏虚是肺癌有利自噬减弱的关键因素,进而抑制了肿瘤细胞凋亡,并导致有害物质蓄积;痰瘀阻滞是肺癌不利自噬增强的直接因素,进而促进了正常细胞自噬性死亡,削弱了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导致肿瘤细胞增殖和迁移。正虚与邪滞相合,致使自噬状态向着不利的方向不断发展,最终导致肺癌持续进展。因此,中医干预肺癌自噬机制需以扶正抗邪为原则,补益正气以治其本,祛痰化瘀以治其标,增强有利自噬的同时抑制不利自噬,将自噬水平调节到最佳状态,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迁移,促进肺癌的缓解。通过分析现有文献可知,目前通过自噬途径治疗肺癌的中医药以中药单体为主,中医药干预肺癌自噬的作用主要集中在促进自噬激活层面,这可能是因为藉由肺脾肾气亏虚引发的有利自噬减弱是肺癌发展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古今名医论治胸痹心痛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借鉴。方法:整理《古今名医临证金鉴·胸痹心痛卷》中历代名医论治胸痹心痛的有效经验方,将复方录入Excel2010建立数据库,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进行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采用SPSS Modeler18.0进行因子分析。结果:共纳入74位医家的333首经验方,涉及中药289味,以甘草、丹参、茯苓、半夏、当归、郁金、桂枝、薤白、麦冬、瓜蒌、红花、五味子、党参、白芍、陈皮为核心中药。药性以温、平为主,药味以甘、辛、苦为主。归经以心经为主,与肺、肝、脾、胃经密切相关。功效以燥湿化痰和活血化瘀为主,辅以补脾益气,养阴生津。关联规则获得茯苓-甘草、五味子-麦冬、瓜蒌-薤白、半夏-茯苓、等17个核心药对。因子分析将药物分为6个公因子,涵盖生脉散、瓜蒌薤白半夏汤、橘红汤、桂枝汤、等方,累计贡献度64.68%。聚类分析将药物分为4个组合,共奏豁痰宽胸、健脾利湿、活血化瘀、益气养阴、气血阴阳并调之效。结论:本研究通过数据挖掘总结了历代名医论治胸痹心痛的临证经验,为临床用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一个操作简单、检测快速和结果准确可靠的可广泛用于小动物实验研究的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测定方法。方法以大鼠佐剂型关节炎模型(adjuvant-induced arthritis,AIA)为研究对象,对应用微量毛细管倾斜法进行血沉测定的两个主要变量倾斜角度和测定时间进行优选。结果微量毛细管倾斜角度对血沉的升高影响明显,血沉值由小到大顺序依次为90°<45°<30°。尽管测定时间由15 min延长到30 min再到60 min,实验结果显示测定时间对血沉值影响不明显。与标准魏氏法(Westegren)平行比较,微量毛细管倾斜法测得的血沉值组内离散度更小,组间差异更显著。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微量毛细管倾斜法,倾斜角度45°,测定时间15 min,可广泛用于小动物实验研究的血沉测定。  相似文献   
9.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仅次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第二大致盲性眼底疾病,主要以老年患者为主,但中青年RVO患者致盲率较高。发病原因与全身脑微血管病变有一定的相关性。为明确中青年RVO可能发病原因,本文系统回顾分析了中青年RVO的危险因素,发现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发病的眼别大致相当,且本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传统的发病因素如高血压病、糖尿病、青光眼仍是中青年RVO高危因素,同时有其独特的病因,炎症与中青年RVO密切有关。其他如亲血栓危险因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在RVO中的作用仍有争议。此外,吸烟会增加RVO的风险,社会经济地位似乎也是一个风险因素。因此中青年RVO致病因素复杂多样,多与脑、心血管等重要疾病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Meta分析研究高血压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为高血压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检索国内文献库,纳入符合要求的高血压与中医体质相关性文献,提取原始文献资料并评价研究的质量;以RevMan 5.3软件进行异质性检验和Meta分析,并通过亚组分析探索异质性来源,以漏斗图评估发表偏倚。结果 共有10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涉及高血压病人4 401例,对照组7 934例,全部为横断面研究。痰湿质(OR = 2.24,95%CI:1.77 - 2.83,P < 0.001)、阴虚质(OR = 1.28,95%CI:1.13 - 1.45,P < 0.001)、气虚质(OR = 1.21,95%CI:1.06 - 1.37,P = 0.005)、血瘀质(OR = 1.24,95%CI:1.06 - 1.46,P = 0.007)是高血压人群更易出现的体质类型;而平和质是对照组更易出现的体质类型(OR = 0.56,95%CI:0.51 - 0.61,P < 0.001);阳虚质、气郁质、湿热质、特禀质在高血压人群和非高血压人群的分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亚组分析显示是否明确纳入既往诊断的高血压和研究质量是异质性主要来源;目测漏斗图未发现明显发表性偏倚。结论 痰湿质、阴虚质、气虚质、血瘀质是高血压易感体质,平和质是保护体质,但由于纳入研究质量不佳,且存在设计缺陷,无法说明中医体质与高血压发生的因果关系,结论需谨慎对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