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9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患者血浆代谢物水平的变化,寻找其肿瘤生物标志物。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8月在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通外科住院的166例患者血液样本,将其分为实验组120例和对照组46例。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检测血浆23种氨基酸、26种酰基肉碱,比较结直肠癌患者与正常人群、结直肠癌不同临床分期及手术前后的变化。结果?实验组血浆中丙氨酸(Ala)、精氨酸(Arg)、瓜氨酸(Cit)、谷氨酰胺(Gln)、甲硫氨酸(Met)、鸟氨酸(Orn)、脯氨酸(Pro)、苏氨酸(Thr)、酪氨酸(Tvr)、丁二酰基肉碱(C4DC)、葵酰基肉碱(C10)及二十四酰基肉碱(C24)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不同临床分期结直肠癌患者血浆中的C4D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la、Cit、Gln、Pro、C10、C24水平较术前降低(P?<0.05),而Orn、Thr水平较术前升高(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血浆代谢物,如Ala、Cit、Orn、Pro、C4DC及C10在结直肠癌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起始治疗年龄对多种垂体激素缺乏症男性患者的睾丸形态和功能改善情况的影响。方法以多种垂体激素缺乏症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hCG和hMG治疗,同时维持其他激素正常,观察睾丸、阴茎形态,促性激素水平,身高,骨龄等变化值与开始治疗年龄的相关性。结果入组的54例患者经hCG和hMG治疗6个月后,阴茎长度由治疗前的(2.58±0.69)cm增长至(4.19±0.77)cm,阴茎周长由治疗前的(3.71±1.36)cm增长至(5.95±1.26)cm,睾丸容积从治疗前的(1.76±1.49)ml增加至(5.20±2.30)ml,身高从治疗前的(147.01±12.29)cm增加至(151.98±11.52)cm,骨龄从治疗前的(11.22±2.71)岁增长至(11.64±2.72)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睾丸容积及睾酮水平在治疗前、后的增长值随年龄增长均呈降低趋势,在各年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用药前后睾丸容积增长值、血清促卵泡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水平增加值以及用药前后身高增长值均与开始治疗年龄呈负相关(r=-0.517~-0.334,P0.05)。结论在正常青春期时期适当早期给予多种垂体激素缺乏症男性患者hCG和hMG治疗可更好改善其第二性征和睾丸功能。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体外诱导人多能干细胞(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hPSC)来源的类肾体,探讨类肾的结构成熟度、血管化和非肾系分化现象。方法:通过肾上皮分化试剂盒诱导hPSC成类肾,用免疫荧光观察类肾元结构中特异性标志物CDH1、LTL和PODX的表达,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观察肾小球和肾小管微观结构;第15天类肾移植到SCID小鼠肾包膜下,4周后处死动物,取移植物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免疫荧光法观察移植物中人抗核抗原(human nuclear antigen,HNA)、CDH1、PODX和MECA?32的表达。结果:肾脏特异性标志物CDH1、LTL和PODX呈阳性表达,电镜观察到不成熟的足细胞和肾小管结构;移植后的类肾体积增大,观察到肉眼可见的血管,HE染色移植物内可见红细胞和类软骨组织,HNA、CDH1、PODX和MECA?32呈阳性表达。结论:hPSC可体外诱导结构不成熟的类肾,在体内环境下,类肾可完成血管化并持续生长,但存在大量非肾系结构。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运用中国膳食平衡指数(DBI_16)对山东省18~80岁居民的膳食质量进行整体评价,以指导下一步针对性膳食干预的实施。方法 选取2015年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项目中山东省具有完整膳食与基本信息数据的3 275例18~80岁居民,使用DBI_16评分方法评价其膳食质量。结果 山东省成年居民摄入量严重不足的为蔬菜、水果、奶类、豆类、鱼虾类、蛋类,摄入过量的为食用油和调味品食盐类。居民膳食质量整体上属于中度膳食失衡(DBI_DQD=37.9分)水平,同时处于中度膳食摄入不足(DBI_LBS=27.0分)和低度膳食摄入过量(DBI_HBS=10.9分)水平;农村、男性、鲁西北、60岁以上以及受教育程度较低者膳食摄入过量及膳食不均衡程度较为严重;膳食模式集中于D、E、G、H四种,主要以H模式为主。结论 山东省18~80岁成年居民的膳食摄入情况有待改善,同时存在摄入不足和摄入过量的问题,因此要继续增强平衡膳食相关营养知识的宣传力度,改善居民的营养与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地黄饮子通过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炎症反应发挥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两侧颈总动脉夹闭方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模型复制成功后灌胃给药地黄饮子连续7 d。末次给药后,对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Longa评分和Berderson评分,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测观察大鼠颅内血管变化,HE染色法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大脑皮层组织、血清的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地黄饮子可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行为学Longa评分和Berderson评分(P<0.05,P<0.01);增宽大鼠颅内血管直径(P<0.05,P<0.01);改善大鼠脑组织神经元形态;降低大鼠大脑皮层以及血清中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7(IL-17)含量(P<0.05,P<0.01),增加大脑皮层以及血清中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TGF)-β含量(P<0.01)。结论地黄饮子可能通过纠正脑缺血后体内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的失衡状态,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脑组织损伤,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多位点序列分型法(MLST)检测我院梅毒螺旋体(TP)的临床样本DNA基因型。方法:收集梅毒患者皮损棉拭子,提取其中的TP DNA。提取的DNA通过荧光实时定量PCR证实为TP DNA;使用MLST法对样本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检测55例DNA标本,发现9种MLST分型,1.1.8分型为42例,3.2.3分型为5例,1.1.1分型为2例,24.1.8分型为1例,25.1.8为1例,1.52.8为1例,1.53.8为1例,1.1.17为1例,25.3.1为1例。其中24.1.8,25.1.8,1.52.8,1.53.8,1.1.17,25.3.1为首次报道的分型。所有分型都存在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结论:我院患者的梅毒螺旋体基因型存在多样性,其中优势分型为1.1.8,各分型都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能CT定量参数联合血清骨硬化蛋白(SOST)、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OP)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77例绝经后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分为OP组(92例)和非OP组(84例)。采用双源CT扫描研究对象的L1~L4腰椎,测量钙的CT值、钙浓度及脂肪分数。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DXA)对腰椎L1~L4的骨密度值(BMD)进行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研究对象血清中的SOST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清中Hcy的水平。结果:OP组与非OP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绝经年限和糖尿病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P组的BMD显著低于非OP组(P<0.05)。OP组钙的CT值及钙浓度显著低于非OP组(P<0.05),两组间的脂肪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P组的血清SOST、Hcy水平显著高于非OP组(P<0.05)。钙的CT值、钙浓度与BMD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1),血清SOST、Hcy水平与BMD间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01)。多因素二元Logi...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血清钙、磷、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与99Tcm-MIBI显像的相关性,计算血清钙、磷和PTH的Cut-off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19年9月经手术病理学确诊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234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显像和血清PTH、钙、磷等生化检查。结果 原发性(PHPT)和继发性(SHPT)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者PTH水平中位数分别为210.93(122.60~529.20) pg/mL和1842.501342.502345.00) pg/m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 -10.83,P = 0.000),SHPT组显著高于PHPT组。PHPT组和SHPT组血清钙水平中位数分别为2.86(2.65~3.15) mmoL/L和2.43(2.32~2.58) mmoL/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 -7.52,P = 0.000),PHPT组显著高于SHPT组。PHPT组和SHPT组血清磷水平中位数分别为0.80(0.64~1.03) mmoL/L和2.26(1.97~2.63) mmoL/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 -10.15,P = 0.000),PHPT组显著低于SHPT组。将年龄、性别、PTH值、钙值、磷值作为自变量,MIBI显像结果作为应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PTH值为PHPT组的影响因素(OR: 1.012,95%CI:1.002~1.023),相关性分析得出r = 0.60(P = 0.000);SHPT组无相关因素。绘制PHPT组99Tcm-MIBI影像显像结果ROC曲线,对应最大曲线下面积0.91,计算Cut-off值为113.1 pg/mL。绘制PHPT组和SHPT组钙值、磷值与PTH值散点图,相关性分析得出PHPT组:钙值与PTH值具有中度相关(r = 0.64,P = 0.000),磷值与PTH值具有低度相关(r = -0.28,P = 0.032);SHPT组:钙值与PTH值具有低度相关(r = 0.17,P = 0.03),磷值与PTH值无相关性(P = 0.15)。结论 PHPT组血清PTH水平与MIBI显像结果具有中度相关性,血清PTH水平越高MIBI显像阳性率越高,MIBI显像对应的分界值为113.1 pg/ml。PHPT组血清Ca水平与血清PTH水平具有中度相关性,而SHPT组血清Ca水平与血清PTH水平具有低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