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5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体经络静电荷检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经络静电荷检测基础上,研制了高灵敏微型电荷传感器系统。在112名正常自愿者的十二经脉五腧合穴和啼阳明胃经静电荷检测,发现正常状态下经络呈负电性(-7.87×10^-3--.61×10^-13C),经脉失衡度〈9.06%;而在病理状态下(胃疾患)454例,经脉负电性小于正常人,失衡度在足三里穴达24.09%,稳定性差。又以胃电图离度(CV)分析,正常人空腹时,CV〈20-30%。胃疾患者CV〉30  相似文献   
2.
电针心经对心肌缺血性家兔心力环面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心力环面积为指标,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造成家兔心肌缺血动物模型,结果表明,电针心经地心脏功能的调节作用比电针肺经显著,有相对特异性,说明心经作为一条经脉,与心脏机能活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正> 灸疗法源远流长,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可防治多种疾病。近年来,有人用多种指标对灸疗的治病机理进行了探讨,肯定了艾灸对胃肠运动有调整作用,其电活动表示出双向调整倾向。但是灸对胃体、胃窦和肠不同节段功能区调整作用有无区别,尚缺乏进一步研究,尤其对十二指肠、结肠电活动  相似文献   
4.
针刺补泻手法对家兔实验性胃节律紊乱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5.
针刺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脑电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热凝法阻断大鼠一侧在脑中动脉形成局灶灶性脑缺血模型,应用反映脑缺血、缺氧及脑功能的灵敏的脑电图为指标,观察电针督脉“大椎”、“百会”八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前、后脑电的影响,探讨针剌对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在轻主麻醉下,正常大鼠两侧额顶区脑电图基本是对称的,幅值、频率和波形基本相等、似,用热凝法阻断一侧大脑中动脉后,损伤侧脑电民前和对侧建侧相比,脑电幅值明显下降,为原水平3  相似文献   
6.
毫米波照射肾俞穴对家兔肾血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中枢迷走神经背核复合体(DVC)微量注射血管活性肠肽(VIP),观察胃黏膜血流量(GMBF)变化和电针对GMBF的调整作用。方法:采用脑立体定位仪对大鼠中枢进行定位和注射,电针足三里穴,用氢气清除法测定GMBF;放射免疫法测量外周血中VIP含量。结果:DVC微量注射VIP后,血中VIP含量增加(P<0.01),GMBF明显增加(P<0.01)。电针(EA)足三里穴加强了GMBF放大效应。结论:DVC注射VIP对GMBF有放大效应,证实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NEIS)中VIP是重要的神经肽,DVC是VIP作用的社会中枢特异性部位之一,电针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动脉再狭窄的作用机理。方法:用空气干燥法诱发大鼠颈总动脉再狭窄模型。以复方丹参注射液作对照。观察针刺对动脉再狭窄模型大鼠颈总动脉去内皮损伤的内膜增生及氧自由基的影响。结果:针刺能抑制动脉去内皮损伤的内膜增生。升高模型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降低丙二醛(MDA)的含量。结论:针刺具有抗氧自由基的能力。逆转动脉再狭窄的病理进程,对动脉再狭窄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经经脉与其相应脏腑的相关性。方法:以左心室内压峰值(LVP),左心室内压变化上升最大速率(LVPdp/dtmax),心力环面积(ACFL),心肌收缩成分最大缩短速度(Vmax),心电图及小肠电图为指标。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造成心肌缺血动物模型。观察了电针心经循行路线上的3个测试点和电针肺经循环路线上的3个测试点,以及不电针的对照组心肌收缩功能。心电,小肠电活动的影响。结果:电针心经对心肌收缩功能。心电,小肠电活动的调节作用比电针肺经显著,有相对特异性,结论:心经作为一条经脉,与心肌收缩功能。心电,小肠电活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针刺对吗啡戒断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针刺对吗啡戒断大鼠脑组织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基因 (nNOSmRNA)表达的影响 ,探讨针刺改善戒断症状的分子生物学机理。方法 :建立大鼠吗啡自然戒断模型 ,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测定戒断大鼠脑组织nNOSmRNA的表达。观察戒断后 ,针刺“足三里”和一氧化氮合酶 (NOS)抑制剂L N 硝基精氨酸 (L NAME)对吗啡戒断大鼠戒断症状和脑组织nNOS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戒断组nNOSmRNA表达增加 ,针刺组和L NAME组nNOSmRNA表达比戒断组减少。针刺组戒断积分比戒断组少 ,组间差异显著 (P <0 .0 1 )。结论 :针刺“足三里”穴具有抑制吗啡戒断大鼠脑组织nNOSmRNA表达的作用 ,提示这可能是针刺改善吗啡戒断症状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