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体温筛选寒热体鼠自然模型的可靠性及对子代的影响.方法:通过测定大鼠肛温将其分为"寒体""热体"组,测定血糖、尿儿茶酚胺含量,雌雄鼠交配,检测子代肛温、血糖、尿儿茶酚胺、胰岛素及丙二醛含量.结果:热体鼠血糖、尿儿茶酚胺含量均高于寒体鼠,热体组子代肛温、尿儿茶酚胺、血糖及丙二醛含量均高于寒体组.结论:体温筛选寒热体鼠自然模型可靠,寒热体鼠体温、血糖呈遗传态势,热体鼠氧化过激反应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研究探讨复方丹参滴丸(cardiotonic pill@,CP)及其主要成分丹参、三七对(is-chemia/repezfusion,I/R)引起的大鼠肠系膜微循环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用连接于彩色摄影机、高敏感摄影机的倒置生物显微镜观察和纪录Wistar雄性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动态.将肠系膜动静脉同时结扎10min,然后解除结扎,建立I/R模型.假手术组(Sham)不做I/R处理.I/R处理60分前,Sham和I/R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CP I/R组、丹参 I/R组、三七 I/R组分别灌胃给予CP、丹参水提物和三七水提物(各0.4g/Kg).结果:丹参水提物可以抑制白细胞的粘附,抑制细静脉血管壁过氧化物,抑制FITC标记白蛋白的漏出.三七水提物可以抑制白细胞的粘附、肥大细胞脱颗粒.CP可以抑制白细胞的粘附、细静脉血管壁过氧化物、肥大细胞脱颗粒和FITC标记白蛋白的漏出.结论:CP多环节改善作用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微循环障碍的作用是其所含有的丹参水提物和三七水提物相须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母体孕期营养对子代胰岛发育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人2型糖尿病与其胎/幼儿时期器官发育尤其是胰岛的发育受限有关,这一课题日益受到重视.因为这意味着对疾病病程概念和慢性病的预防出现革命性变化.人类孕10w时,胰内分泌部开始发生,3月龄时胎血即可测到胰岛素.胰岛组织发育主要在孕期及哺乳期内完成,胰岛的形态定型基本在4周岁内完成.胎儿宫内后期及新生儿期,胰岛细胞分裂加快,数量明显增多,这一增殖过程受血糖、氨基酸营养物质及生长因子等的调节.宫内营养不良或失衡会使胰岛的发育异常,进而影响其出生后的发育轨迹,使成年后的糖脂代谢失衡.因而可以说,成人后糖尿病早在胎中已埋下了病根.  相似文献   
4.
毕娟  信红岭  高子芬  林文翰  钱瑞琴 《中草药》2007,38(8):1207-1209
目的探讨豨醇(奇任醇)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滑膜细胞Bcl-2、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弗氏完全佐剂建立SD大鼠AA模型,分别给予奇任醇、氢化可的松、阿司匹林 环磷酰胺治疗;ILISA法测定实验大鼠血清IL-1β、TNF-α、IL-6水平;踝关节滑膜细胞进行Bcl-2、Fas-L免疫组化染色,运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染色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IL-1β、TNF-α、IL-6水平显著升高(P<0.01),滑膜细胞Bcl-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Fas-L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奇任醇组大鼠血清IL-1β、TNF-α、IL-6水平显著降低(P<0.01、0.05);滑膜细胞Bcl-2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Fas-L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奇任醇可降低AA大鼠血清细胞因子IL-1β、TNF-α、IL-6水平,下调滑膜细胞Bcl-2蛋白表达、促进Fas-L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5.
寻找物质基础非当前中药现代化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寻找药效物质基础是否可能是必要以及成分不明能否实行中药质控三方面论述了寻找物质基础非当前中药现代化关键。指出成分清楚,机制明确及高效,速效等并非是现代中药所必需的特征,分离寻找药效物质基础不是当前中药现代化的首要任务,在成分未完全明了的基础上进行中药质控和建立具有中医药特色的药效评估体系是中药现代化关键,中药质控应强调多环节,多手段和整体特征性模糊识别,而药效评估应在方法学符合现代科学基础上,注重体现中药整体多系统调整,温和缓效,证效相关的作用特点,并与质控相联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走向世界要注意策略。有人以为西方主流医药界尚未完全接受中医主要基于文化差异。这固然是一个重要因素,然而要等到弄明白“阴阳五行”才谈中医药走向世界,恐怕许多洋中药已充斥我们的药柜上。中医药具有整体动态调整和个体化治疗的优势。将中医药的优势按现代主流医药界能够理解的科学语言拿出证据来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策略。寻找与西药硝酸甘油扩张冠脉抗心肌缺血或抗肿瘤药的抑瘤效果相当的中药,或评估中药对某一临床指标的影响,间或有中药优于西药,但这显然是以中药之短与西药之长进行比较。因为单靶点拮抗正是西药之长,多靶点整体调节方是中药作用特色。在这方面我国至今没有过硬的证据,而预防药物时代的到来将是显示中医药优势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7.
亟待建立中药药效标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国际上对中医药要求证据的关键问题是药效的标准。目前 ,照搬西医临床疗效评估体系和药效学实验室标准无法体现中医药作用特点 ,呼吁建立符合中药整体多系统、多靶点、温和缓慢、证效相关作用特点的中药药效标准及其系统化研究  相似文献   
8.
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是创伤、扩血管药物治疗、溶栓治疗、介入治疗、器官移植和休克复苏治疗后再损伤的主要病理基础。I/R引起的微循环障碍是包括过氧化物产生、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细胞粘附增多、血浆白蛋白漏出、肥大细胞脱颗粒、炎性因子释放等复杂的病理变化过程。对微循环障碍某一环节进行干预的传统疗法,并没有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丹参作为活血中药,临床上广泛地用于心脑肝肾等脏器血瘀的治疗。近年来的基础研究结果表明丹参可以多环节地改善微循环障碍,在预防和治疗微循环障碍和靶器官损伤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重点介绍丹参对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微循环障碍和靶器官损伤的多环节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一次性预给药对缺血再灌注后大鼠心脏血流量和心肌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SD雄性大鼠(230g±10g)麻醉后,用3/0缝合线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min后解除结扎,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用激光多普勒血流量仪测定缺血前和再灌注60min时心脏表面的血流量。在再灌注90min后,用氯化2,3,5-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心肌梗塞面积;用原位凋亡细胞(TUNEL)染色法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心肌细胞的凋亡。一部分大鼠在手术前90min,一次性灌胃给予复方丹参滴丸(0.8g/kg)。结果:缺血再灌注后大鼠心脏血流量显著降低,心肌梗死面积和心肌细胞凋亡显著增加。复方丹参滴丸一次性预给药可以显著地抑制大鼠心脏血流量的降低,减少心肌梗死面积,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结论:复方丹参滴丸一次性预给药可以预防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大鼠心脏血流量的降低。减少心肌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丹栀逍遥散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1,自引:7,他引:14  
目的 观察丹栀逍遥散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将63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用麦普替林(西药组3l例)和丹栀逍遥散(中药组32例)治疗,于用药前及用药2、4、6周时采用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中医症状辨证量表等评定药物疗效,用Asberg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治疗后HAMD、SDS和SAS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中医症状辨证量表评定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Asberg副反应量表分值中药组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 丹栀逍遥散治疗抑郁症疗效与麦普替林相当,而不良反应明显少于麦普替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