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0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脂蟾毒配基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系细胞生长的干预效应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观察中药蟾酥主要成分之一——脂蟾毒配基对体外培养人胃癌BGC-823细胞系细胞生长的干预及其与细胞色素C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活化的关系。 方法:实验于2004—09/2005—12在北京大学医学部细胞生物学系实验室完成。体外培养人胃癌BGC-823细胞系,脂蟾毒配基各组加入不同浓度的脂蟾毒配基(先用二甲基亚砜溶解,再经RPMI-1640培养液稀释至终浓度。细胞增殖及增殖抑制实验、细胞核形态观察及核DNA含量测定实验中脂蟾毒配基浓度分别为0.1,1,10μmol/L;细胞周期分布实验、细胞凋亡率实验、线粒体膜电位实验中脂蟾毒配基浓度分别为0,1,2.5,5μmol/L)。空白对照组加入RPMI-1640培养液。盐酸阿克拉霉素组加入5μmoL/L盐酸阿克拉霉素。采用酸性磷酸酶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细胞荧光分光光度仪观察细胞核形态及核DNA含量测定;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率及其线粒体膜电位变化;Western blot检测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的变化。 结果:①经0.1,1,10μmol/L脂蟾毒配基分别作用24,48,72h后,细胞生长显著抑制,脂蟾毒配基对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百分率与剂量、时间呈正相关,其IC50分别为3.9,2.0,1.5μmol/L。②随脂蟾毒配基作用浓度和时间的延长,癌细胞核荧光强度减弱,细胞核DNA含量明显降低。③0.1,1μmol/L脂螗毒配基作用24~48h后癌细胞阻滞在S期,5μmol/L脂蟾毒配基作用72h时,细胞阻滞在G2+M期;盐酸阿克拉霉素与癌细胞作用24~48h,细胞阻滞在S期,作用72h时细胞阻滞在G2+M期。④脂蟾毒配基作用后,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⑤脂蟾毒配基引起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释放人胞质中的细胞色素C增多,促进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蛋白活化,抑制Bel-2蚤白表达,诱导细胞凋亡。 结论:体外实验条件下,脂蟾毒配基抑制人胃癌BGC-823细胞生长并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其诱导凋亡作用机制与线粒体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
马齿苋俗称马蜂菜,也叫长命菜、长寿菜,是夏秋季节长在田间地头的、在我国许多地区被人们广泛食用的野菜,唐朝孟诜的《食疗本草》中就有马齿苋“煮粥,止痢及疳痢,治腹痛”的食疗应用记载。马齿苋还是一味比较常用的中药材,最早记载于《本草经集注》(约公元480—498年前成书,是南北朝梁代陶弘景所编著),至少已使用了1500年。中医认为,马齿苋性寒、味甘酸,人心、肝、  相似文献   
3.
<正>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微循环学术会议于2011年6月17~19日在山东省烟台市召开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中西医结合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天士力微循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微循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韩晶岩教授任大会主席,山东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王世军教授任大会执行主席  相似文献   
4.
芦瑀  刘育英  刘涟祎  李泉  王传社  韩晶岩 《微循环学杂志》2012,22(2):6-8,16,99,7,10
目的:探讨何首乌水提物对光化学反应诱导的大鼠肠系膜细静脉血栓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将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何首乌组和阿司匹林组,每组6只。用光化学反应法诱导肠系膜细静脉血栓形成,观察各组血栓出现时间、血栓占血管面积一半所需时间、诱导停止后5min、10min、20min和30min时,各组血栓/血管面积比;然后在各组大鼠肠系膜表面滴加甲苯胺蓝,观察细静脉周围肥大细胞脱颗粒,并计算脱颗粒的肥大细胞比率。结果:何首乌水提物可以明显延迟血栓出现时间,明显缩短血栓占血管面积一半所需时间,显著降低血栓/血管面积比,显著减少血管周围肥大细胞脱颗粒。结论:何首乌水提物能明显抑制光化学反应诱导的大鼠肠系膜细静脉血栓形成。该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选用自由基代谢为指标,对比观察了补肾六味地黄汤、化瘀丹坤方及补肾化瘀六味丹坤方的延缓衰老作用。实验结果表明:(1)六味地黄汤及丹坤方均能明显增加老年小鼠红细胞CAT的活性,增加NPSH的含量,减少肝脑MDA含量,即明显改善老年小鼠的自由基代谢紊乱;丹坤方尚能明显增强老年小鼠SOD及GSH-Px的活性;(2)补肾化瘀六味丹坤方的作用明显优于单纯补肾的六味地黄汤或单纯化瘀的丹坤方;(3)补肾化瘀是更为有效的延缓衰老手段,并为衰老的“正虚挟瘀”观点提供了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6.
<正> 衰老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祖国医学认为正气虚衰是衰老的基本原因。大量研究亦表明,补益肾气和调补脾胃(或气血)对延缓和恢复免疫衰老具有显著作用。有关补虚抗老方药对免疫功能作用已有大量报道,并从免疫系统的不同水平,不同环节进行了探讨。到目前为止,补虚抗老方药恢复或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观察补肾方剂八味地黄汤、化瘀方剂丹坤方及补肾化瘀方剂八味丹坤方的延缓衰老作用。方法:老年小鼠灌胃给药,选用自由基代谢为指标。结果:八味地黄汤及丹坤方均能明显改善老年小鼠的自由基代谢。补肾化瘀八味丹坤方的作用明显优于单纯补肾的八味地黄汤或单纯化瘀的丹坤方。结论:补肾化瘀法是更为有效的延缓衰手段,并为衰老的“正虚挟瘀”观点提供了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8.
<正>第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微循环学术会议于2010年6月18—20日在福建厦门召开。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中西医结合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天士力微循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微循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韩晶岩教授任大会主席,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厦门中医院管昌益教授任大会执行主席。  相似文献   
9.
苁蓉总苷对氢化可的松致肾阳虚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苁蓉总苷对氢化可的松所致肾阳虚模型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方法:连续灌胃给予苁蓉总苷30d,于实验的第11~18天灌胃氢化可的松(正常对照组除外)复制肾阳虚模型,观察记录小鼠的一般状态及死亡情况,使用跳台法观察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结果:(1)苁蓉总苷各剂量组少动、竖毛、少食、少饮、颤抖等阳虚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动物死亡数明显减少.(2)苁蓉总苷各剂量组在给予氢化可的松后,各动物的跳台潜伏期明显延长,5min内的错误次数明显减少.结论:苁蓉总苷能明显改善氢化可的松致阳虚小鼠的一般状况及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并能明显降低小鼠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三七总皂苷(PNS)、三七皂苷R1(R1)、人参皂苷Rb1(Rb1)、人参皂苷Rg1(Rg1)是三七的主要水溶性成份.含有PNS、R1、Rb1、Rg1的中药复方制剂复方丹参滴丸(CP)能抑制光化学反应诱导的大鼠肠系膜细静脉血栓的形成.但是有关PNS、R1、Rb1、Rg1对血栓形成的在体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探讨PNS、R1、Rb1、Rg1对光化学反应(PR)诱导的大鼠肠系膜细静脉血栓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将麻醉的雄性SD大鼠(200~250g)的肠系膜展开至观察板上,经大鼠股静脉注入血啉甲醚(HMME,1mg/kg),用倒置荧光显微镜100瓦汞灯作光源经蓝光滤光片照射在选定的大鼠肠系膜细静脉上.在照射开始时,设定显示器的时间为0分,在血栓达到细静脉管径的1/2时停止照射,通过连接在显微镜上的CCD连续观察并记录30min内细静脉血栓出现的时间、血栓到达细静脉直径一半的时间、血栓与照射的血管面积比.一部分大鼠在光化学反应前10min,经颈静脉分别一次性注入PNS、R1、Rb1、Rg1(各10mg/kg.BW)、或阿斯匹林(AsP,200mg/kg.BW)提前60min灌胃.结果:光化学反应组在照射13.67±2.67s后细静脉开始出现血栓,血栓与血管径的面积比迅速增加.PNS、R1、Rb1、Rg1、ASP可以延长由照射开始到血栓出现的时间,减少血栓的面积.结论:PNS、R1、Rb1、Rg1可以抑制光化学反应后细静脉血栓的形成,其效果与AsP近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