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7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25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生长分化因子5(GDF5)基因rs143383、rs143384、rs6060369和rs22433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贵州地区汉族人群成人终身高的相关性.方法 对贵州地区1 069例汉族健康体检者进行体格检查及问卷调查,收集抗凝血标本并提取DNA.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方法检测GDF5基因的SNPs,并分析其与身高的相关性.结果 成年女性中,GDF5基因rs143383、rs143384、rs6060369和rs224331基因型分布可分别解释身高变异的1.4%、0.9%、1.1%和1.0%(P<0.05);在GDF5基因rs143383和rs143384位点,携带GG基因型的个体平均身高均为最高,分别比AG和AA基因型个体高1.7 cm (P<0.01)、2.3 cm (P<0.05)和1.6 cm (P<0.05)、2.1 cm(P<0.01);在GDF5基因rs6060369位点,携带CC基因型的个体平均身高分别比CT和TT基因型个体高1.7 cm (P<0.05)和2.2 cm (P<0.01).但是在成年男性中未发现GDF5基因上述SNPs位点与身高的相关性.结论 GDF5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贵州地区成年汉族女性身高有关,GDF5基因可能是影响中国汉族成人女性身高个体差异的基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has-miR-27a基因rs895819位点和has-miR-124a基因rs531564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共纳入1 719例孕妇,其中GDM 839例;糖耐量正常和50 g葡萄糖负荷试验阴性者8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TaqMan探针法检测两组孕妇SNP位点基因型,比较两组孕妇各SNP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差异,以及不同基因型间临床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 1)rs895819位点CC、CT和TT基因型频率在GDM组分别为3.1%、39.3%和57.6%,对照组分别为7.1%、37.6%和55.3%,CC基因型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隐性模型(CC vs CT +TT)中两组差异仍具有显著性[P=0.001;OR0.435(0.270,0.702)];GDM组C等位基因频率(22.8%)低于对照组(25.9%)(P<0.05).2)rs895819 CC基因型孕妇空腹血糖低于CT +TT基因型孕妇(P<0.05).结论 has-miR-27a基因rs895819位点与GDM相关,C等位基因降低GDM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国大型城市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各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相关大血管疾病的患病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地10家医院1991~2000年住院的3469名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入选患者的住院病历进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相关大血管疾病的统计分析。结果入选患者中,各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相关大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分别为:糖尿病视网膜并发症31.5%,糖尿病肾脏并发症39.7%,糖尿病神经病变51.1%,高血压41.8%,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5.1%,脑血管疾病17.3%,下肢血管疾病9.3%。经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家族史、糖尿病病程(>5年)、收缩压水平>125mmHg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病程(>5年)、收缩压水平>125mmH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3.12mmol/L)、甘油三酯水平>1.70mmol/L是糖尿病肾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病程(>5年)、入院时年龄(>45岁)、糖化血红蛋白水平(>7.0%)、收缩压水平>125mmH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3.12mmol/L)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病程(>5年)、入院时年龄(>45岁)、收缩压水平>125mmHg、甘油三酯水平(>1.70mmol/L)是脑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上述四城市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各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相关大血管疾病的患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人甲状旁腺素氨基端 1- 34片段 (hPTH1 -34,简称PTH)与阿仑膦酸钠(Alen)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转换和骨密度 (BMD)的影响。方法 70只 6月龄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 7组: (1)基线组;余 6组行去卵巢(OVX)或假手术(Sham); (2) (OVX6)周处死组; (3)假手术对照组; (4)OVX14周处死组; (5)PTH组:OVX后再给予 40μg·kg 1·d 1; (6)Alen组:OVX后再给予 100μg·kg 1·d 1; (7)A+P组:OVX后再给予Alen100μg·kg 1·d 1和PTH40μg·kg 1·d 1, (3)~(7)组均于OVX6周后开始皮下注射不同药物, 5d/周,疗程 8周。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腰椎和股骨BMD,测量血碱性磷酸酶 (ALP)、钙、磷、肌酐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量尿脱氧吡啶啉 /肌酐比值(UDpd/Cr)。结果 大鼠去卵巢后 6周组,ALP及UDpd/Cr明显高于基线组 (ALP: 101U/L±59U/L, 58U/L±10U/LP<0 01),腰椎BMD明显低于基线组 (P<0 01)。ALP及UDpd/Cr水平在Alen组明显降低(ALP: 61U/L±28U/L),PTH组显著升高(120U/L±36U/L),A+P组介于Alen和PTH组之间。PTH、Alen及A+P组腰椎和股骨BMD显著高于骨质疏松对照组 (分别P<0. 01或P<0. 001),达到或超过假手术组。PTH和Alen组各部位BMD无明显差别。A+P组腰椎BMD高于PTH组(P<0. 05),股骨BMD明显高于PTH及Alen组(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痘(简称特发甲旁减)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3'端多态性分布.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确定106例特发甲旁减患者VDR基因型.结果 VDR基因3'端各多态性位点基因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群体遗传学定律,与健康志愿者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基因型特发甲旁减患者身高、体重、BMI和发病年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未发现中国特发甲旁减患者VDK基因3'端多态性与健康志愿者差异有显著性,不同VDR基因型患者发病年龄及BMI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2285666和rs2106809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妊娠糖尿病(GDM)孕妇及正常孕妇妊娠中晚期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GDM孕妇344例,糖耐量正常(NOT)孕妇417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ACE2及ACE基因多态性,并于孕24~28周留取受试者空腹静脉血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和脂蛋白a[Lp(a)]水平。结果GDM和NGT两组间ACE2 rs2285666、rs2106809和ACE I/D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GDM患者的TG水平显著高于NGT孕妇[(2.69±0.95)mmol/L vs(2.38±0.81)mmol/L](P〈0.05),HDLC水平显著低于NGT孕妇[(2.11±0.46)mmol/L vs(2.20±0.43)mmol/L](P〈0.05)。将受试者按ACE2 rs2285666、rs2106809ACE和ACE I/D基因型分组,ACE DD基因型组TC、LDLC水平高于ACEⅡ组,分别为(6.33±1.09)mmol/L vs(6.05+0.96)mmol/L、(3.62±0.89)mmol/L vs(3.39±0.79)mmol/L(P〈0.05),进一步将受试者分别按ACE I/D基因型分组,NGT组DD基因型受试者TC和LDLC水平明显高于Ⅱ基因型组,分别为(6.46±1.20)mmol/L vs(6.06±0.95)mmol/L和(3.73±1.03)mmol/L vs(3.43±0.77)mmol/L(P〈0.05),而GDM组各基因型组之间各血脂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ACE I/D多态性与孕妇孕中晚期血脂水平有关,NGT组DD基因型孕妇比Ⅱ基因型孕妇的TC、LDL水平高,GDM可能也存在ACE I/D多态性对孕妇妊娠中晚期血脂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胰岛β细胞具有高度发达的内质网,是对内质网应激最敏感的细胞之一。高浓度的游离脂肪酸引起内质网应激反应进而诱导了β细胞的凋亡,葡萄糖则促进了脂肪酸通过内质网应激引起的β细胞凋亡。总之,内质网应激介导了糖脂毒性引起的β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传统中药茜草水溶性提取物(RCAE)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体质量、脂肪含量及糖脂代谢指标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构建含PPARγ2启动子序列的p GL3-Enhancer-PPARγ2(625 bp)-Luc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质粒;建立稳定转染该质粒的3T3-L1前脂肪细胞系;用不同浓度(0.1 mg/L~1 000 mg/L)水提法提取的RCAE作用该细胞或用100 mg/L RCAE作用不同时间,检测PPARγ2启动子活性;用100 mg/L RCAE刺激人脂肪细胞并检测PPARγ2 mRNA表达;同时高脂饮食喂养大鼠,观察小和大剂量RCAE干预对血糖、血脂、胰岛素水平、体质量和内脏脂肪质量等的影响。结果 10 mg/L RCAE能促进3T3-L1细胞荧光素酶的表达,是对照组的1.43倍(P0.01);当浓度达1 000 mg/L时,荧光素酶活性增加至对照组的3.24倍(P0.01)。100 mg/L RCAE刺激3T3-L1细胞28 h,荧光素酶活性达最大值,是对照组的2.72倍(P0.01);还能显著促进人脂肪细胞中PPARγ2 mRNA的表达,是对照组的2.27倍(P0.01)。与高脂对照组相比,小剂量茜草组的空腹胰岛素水平及HOMA-IR显著降低,内脏脂肪质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小剂量RCAE能显著减轻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的内脏脂肪质量和改善胰岛素抵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PPARγ2基因启动子活性和促进PPARγ2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神经中间丝蛋白NF-66能否作为判断胰岛素瘤良恶性的分子标志物.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胰岛素瘤组织、瘤旁胰腺组织及3株胰岛素瘤细胞株NF-66蛋白的表达,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统计分析胰岛素瘤NF-66蛋白表达与肿瘤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132例胰岛素瘤组织中102例(77%)表达NF-66蛋白,98例瘤旁胰腺组织均未见该蛋白表达(P=4.86×10-31);3株胰岛素瘤细胞株均高表达NF-66蛋白.118例良性胰岛素瘤中96例(81%)表达NF-66,而14例恶性胰岛素瘤中6例(43%)表达NF-66,恶性胰岛素瘤的表达显著下降(P =0.003).胰岛素瘤NF-66表达与肿瘤大小(以3cm为界)、远处转移、远处并淋巴结转移均呈显著负相关(46%比81%,P=0.009;38%比81%,P=0.013;43%比81%,P=0.010);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复发和生存状态不相关.结论 胰岛素瘤中NF-66表达下调与肿瘤的恶性生物学特征有关,可能成为潜在的鉴别胰岛紊瘤良恶性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我国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血清维生素D(VitD)和骨密度状况以及评估IBD患者骨密度状况的血清骨代谢指标。方法收集57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52例克罗恩病(CD)患者及48例正常对照者的临床资料,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3)、钙(Ca)、磷(P)、血清碱性磷酸酶(AL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β-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检测IBD患者骨密度。结果 UC组和CD组患者血清25OHD3水平较正常组分别下降27.88%和15.31%(P<0.001、P=0.047)。UC患者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发病率分别为22.81%和3.51%,CD患者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发病率分别为23.08%和3.85%。UC组、CD组和正常组间PINP、ALP、β-CT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BD患者骨量正常组和骨量减少和(或)骨质疏松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25(OH)D3水平及骨密度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IBD患者存在VitD缺乏,易出现骨量减少/骨质疏松,但血清骨代谢指标PINP、ALP、β-CTX并非评估和监测我国IBD患者骨密度状况的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