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6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卫生系统指导或指南文件是系统性开发声明,用以协助应对卫生系统决策挑战的适宜方案、实施决策以及监测和评价实施效果。AGREE国际协作组织开发了一个系统性评价工具—卫生系统指南研究与评价系统(AppraisalofGuidelinesResearch&Evaluation—HealthSystems,AGREE-HS),以协助卫生系统指南的开发、报告和评估。本文扼要介绍了AGREE-HS工具的基本情况、适用范围、结构、内容及使用方法,为中国卫生系统指南的开发和评价提供便利,同时也展望该评价工具在中医药领域应用的作用与意义,以期有益于中医药卫生系统指南的研究与评价。  相似文献   
2.
近10年,中医药临床试验在美ClinicalTrials.gov注册的试验数量不断增多。为了解中医药临床试验注册特点,本研究全面检索美国ClinicalTrials.gov注册库,采用EXCEL表对纳入分析的临床试验逐条录入。最终纳入348个中医药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中国是中医药临床试验注册的主要国家,其次是美国;中医药临床试验以干预性研究、院校和医院主办、评价药品的安全性或(和)有效性为主;中医药干预性研究中,中国大陆主办、公司主办、招募中试验及多中心研究试验比例增加,中国香港、台湾主办、研究完成试验、研究状态不清楚试验、Ⅲ期临床试验及研究发表试验比例下降;中医药临床试验研究发表比例较低,试验注册信息缺失类型多、比例高。  相似文献   
3.
基于文献对中医临床常见证型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通过对符合标准的286篇文献中病名、证候的数据提取、规范和频次统计,得出疾病、证候的频次分布,分析文献涉及疾病中临床常见证型,分析证候相关疾病和疾病相关证候的分布规律,整体上了解中医临床常见疾病的基本证型分布情况,为临床和科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目前我国中西医临床路径的疾病谱覆盖情况。方法获取截止2019年5月国内已经颁布的中西医临床路径,由2名研究者独立提取资料,包括中西医路径名称、发布时间、关注疾病等,并采用《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ICD-10)编码对临床路径涉及疾病进行标引和分类。对于中医临床路径,同时采用《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TCD)中医病证编码对疾病进行标引和分类。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中西医临床路径发布时间和疾病谱覆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7年共发布1 212个西医临床路径,依据ICD-10分类标准,覆盖疾病系统种类20类;2010—2018年共发布405个中医临床路径,涉及疾病种类18类,按照TCD代码对中医临床路径进行归类,共涉及7种疾病分科。已颁布的西医临床路径数量远高于中医临床路径,但在疾病种类覆盖方面存在交叉,存在部分中医临床路径并未发现关于同疾病的西医临床路径。结论整体中西医临床路径发布年份的时间节点较为一致,不存在中医临床路径远滞后于西医临床路径的问题。未来在制定路径病种选择时应结合中医优势病种、路径空白疾病领域以及当前路径质量等方面综合考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符合适应症的心血管疾病的安全性。方法 2015年10月通过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Clinical Trial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数据库和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数据库,收集关于应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心血管疾病用药安全性的所有研究类型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并提取资料。所纳入研究包括随机对照试验、非随机对照试验、观察性研究(病例对照、队列研究、病例系列、病例报告等),分别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偏倚风险评估工具、TREND非随机对照研究报告规范、SUMARI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185篇文献,其中随机对照试验155篇,非随机对照试验6篇,病例系列11篇,病例报告13篇。纳入13篇病例报告中,出现不良反应15例。在155篇RCT研究中,使用舒血宁注射液患者共8 553例,出现不良反应162例,4例发生不良事件;不良反应结局主要是对胃肠系统、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等,损害程度多为轻度;不能明确舒血宁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与用药剂量、方式、溶媒、联合用药的关系。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心血管疾病总体安全性可接受,现虽系统分析了关于舒血宁注射液安全性病例报告的直接证据,但缺少针对该药安全性的机理研究或临床观察性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真实世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及用药规律。方法基于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真实世界数据,提取2006年1月—2011年12月全国17家三甲医院HIV感染者病历资料,包括患者一般信息、疾病特征及入院期间中西药临床应用情况。结果共收集451例HIV感染者资料,有年龄记录者261例,平均36岁,其中以18~65岁居多[90.4%(236/261)];男女比例为2.8∶1;HIV患者最常入住的科室为传染病科[66.96%(302/451)],其次为呼吸科[8.2%(37/451)]。患者入院方式以门诊为主[79.6%(359/451)],其中以急诊方式入院占20.18%(91/451)。患者多因感染性疾病住院,其中以结核病最多(8.29%),其次为细菌性肺炎(6.44%)。349例有完整用药记录,共使用西药399种,中成药80种。抗微生物药使用频率最高(11.86%),以复方磺胺甲噁唑最多(2.81%)。80种中成药以清热解毒剂最常用(19.27%),其次为解表剂(10.30%)、补益剂(8.97%)、祛痰剂(7.31%)。抗微生物药联合清热解毒剂是最常见的中西药组合。451例HIV感染者经中西药治疗,病情稳定,好转率达51.2%。结论 HIV感染患者中使用频率最高西药是抗微生物类药,使用频率最高中成药为清热类药物。抗微生物药与清热解毒类中成药联合应用在临床上也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的主要中医证候要素特征。方法 采用隐结构模型方法,构建826例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的隐树结构图,采用隐类概率、条件概率、互信息及累积信息覆盖率量化症状/证候数据,以人工判读方法诠释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的主要证候要素特征。结果 以累积信息覆盖率达到95%为主要证候要素的判定标准,826例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以中、重度症状/证候表现为主(隐类概率分别为35%和60%),其证候要素以气虚、气滞、火热、瘀血、阴虚、阳虚为主,证候要素靶位以心、肝、肾为主。结论 基于隐结构模型的证候要素评价方法,可量化各变量(证候要素、中医症状)的关联程度及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8.
对证使用有毒中药是控制其毒性的有效措施,用现代语言诠释其科学内涵对于健全和国际化推介中药毒性理论具有重要意义。采取能够反映中医学整体观的司外揣内研究思路和方法,从量-效/毒关系研究入手,建立恰当的对应证候动物模型,采用代谢组学、网络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理论和技术,构建并解析各层次分子网络,有望诠释有毒中药对证控毒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9.
<正>本世纪信息网络的发达与基因组学应用于医学基础和临床研究,为中医药学学术方向的发展变革拓宽了时空。由信息时代向高概念时代的转变已经开始且逐渐深化。高概念的特征首先是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一方面是现今西学概念思维是主客二元、对象化的思维,尽管能抽象出事物的本质性规定,然而绝不可能揭示"天、道、自然"动态整体宇宙及具体事物的本真。另一方面是科学与人文的疏离,技术向前进了,而医生离患者越远了,在医疗体制改革进入深水期的今天,人文  相似文献   
10.
笔者尝试以历史观重视医学始源的研究,说明中医学具有科学与人文的双重属性,表现在:其一,天人合德、儒道互补是中医学的根基;其二,阴阳理论是对立事物辩证、交替、统一的大成智慧;其三,生生不息、和而不同体现国学之美;其四,充分开放跟紧科技文明的新趋向。由于近百年西学东渐的影响,有学者曾提出几千年前的传统中医学理论是打不开、看不透的"黑箱",笔者认为张仲景提出的"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既是辨证论治的总则,也是打开中医学理论黑箱的关键。"观其脉证"即观天地阴阳、生灵万物、健康疾病之象;知犯何逆,也就是辨证的思辨程序。大数据时代,可以运用"激活数据学"方法和信息守恒理论,由象—素—候—证的递进演变成为具有"内实外虚""多维界面""动态时空"的证候。"随证治之"是针对证候为中心的组方遣药,以燮理阴阳、承制调平为准的复杂系统。故新时代中医药学科技文明的研究方向应该是高度开放、格物致知,中西医并重,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统一的医药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