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1篇
  免费   432篇
  国内免费   59篇
耳鼻咽喉   20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58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89篇
内科学   81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47篇
外科学   154篇
综合类   394篇
预防医学   25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36篇
  2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43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204篇
  2020年   198篇
  2019年   232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197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认识骨关节炎和骨质疏松的关系及骨关节炎亚型,为实现患者的分层管理以及精准医疗奠定了基础。骨质 疏松是造成部分骨关节炎进展的重要原因,软骨下骨骨代谢异常和微结构改变是其中重要的病理基础。双膦酸盐 等抗骨质疏松药物可能是伴骨质疏松的骨关节炎亚型患者治疗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3.
4.
胃癌组织p16基因蛋白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 检测 p1 6基因蛋白在胃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分布特点 ,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 采用 S- P免疫组织化学法对 53例胃癌组织及 35例癌旁组织进行 p1 6蛋白的定位观察 .结果 各病理类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均有 p1 6基因蛋白表达 .阳性率分别为 62 .3% (33/53)和 88.6% (31 /35) ,阳性细胞的棕黄色颗粒主要位于细胞核 .胃癌 p1 6基因蛋白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在统计学上无差异 (P>0 .0 5) ;而与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分期在统计学上有差异 (P<0 .0 5) .p1 6蛋白阳性者 5年生存率 51 .0 %高于 p1 6蛋白阴性者 2 0 .0 % (P<0 .0 5) .结论  p1 6基因缺失和表达水平的改变与胃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检测 p1 6基因蛋白表达可作为辅助临床判断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及推测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原癌基因erbB3、erbB4与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关系 ,为该基因作用机制提供新线索。方法 分别采用免疫组化、DNA末端标记技术 (TUNEL法 )和HE染色检测 5 0例宫颈鳞癌中erbB3、erbB4基因蛋白表达及凋亡指数 (AI)和增殖指数 (MI)。结果 宫颈鳞癌中erbB3、erbB4表达率分别为 5 2 .5 %、44 .0 % ,AI、MI值分别为 5 .5 0± 4.10和 4.18± 3 .63 ,随着宫颈癌恶性程度增高、FIGO分期进展、肿瘤体积的增大和淋巴结转移组 ,erbB3、erbB4表达率增加 ,AI、MI值也增高 ,但差异仅在分化程度上有显著性 (P <0 .0 5 )。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erbB3、erbB4表达与AI、MI间无相关性 (r3=0 .10 98、0 .12 3 6,r4 =0 .2 15 1、0 .2 5 5 8,P >0 .0 5 )。结论 erbB3、erbB4和AI、MI预示着宫颈癌恶性潜能 ,但不能作为预后有用指标。erbB3、erbB4的作用机制可能不是通过细胞凋亡或增殖起作用  相似文献   
6.
胆囊癌恶性程度高,早期诊断困难,根治性切除率低,预后极差。虽然手术治疗方式不断改进,但总体疗效仍不能令人满意,目前5a生存率为 3%~5%。因此外科综合治疗的开展仍不失为改善其预后的一种较佳选择。1 手术治疗 目前对于胆囊癌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首选方法,但仅有20%~30%的胆囊癌患者能够获得根治性手术切除。手术的疗效主要取决于癌肿的生物学特性和临床分期,也与手术方式的选择有密切的关系。传统的观点是:根据临床分期,对NevinⅠ、Ⅱ期的病例行单纯胆囊切除术已足够,Ⅲ期可行包括区域淋巴结清扫和肝楔形切除在内的根治性胆囊切除术,而Ⅳ、Ⅴ期病例已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血液净化治疗后,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30 d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及第二附属医院符合纳排标准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79例),电话随访服毒30 d时的预后,分为死亡组(n=40)及存活组(n=39);比较两组年龄、性别、既往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服毒量、服毒至就诊的时间、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值、单核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值、尿素氮、肌酐、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及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死亡组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分析服毒量对死亡组的预测价值;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服毒量与30 d预后的关系。结果 服毒量及APACHEⅡ为3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服毒量预测死亡组的AUC为0.882(P<0.001),临界值为40 mL(敏感度72.5%,特异度87.18...  相似文献   
8.
当代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不高,存在健康医疗保健意识薄弱、饮食生活习惯不健康、体育运动量不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欠缺等问题,原因可能与个人健康素养意识薄弱、健康素养教育体系的不完善、健康素养教育人才的缺乏、家庭健康素养教育的缺失及社会对健康素养培养的投入不足有关。面对这一现状,政府、高校、家庭、个人及社会应当响应《“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的号召,将提升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视为己任,帮助大学生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提高其健康素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健康中国战略作贡献。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狭窄(CAS)的发生率,并探讨影响其发生CAS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西安市某医院内分泌门诊首次就诊的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资料收集、体格检查、血生化指标检测及颈动脉超声检查,对T2DM患者CAS检出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对CAS检出影响因素进行单、多因素分析。结果 2 679例T2DM患者中检出CAS 328例,检出率12.2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越大(OR=1.039)、糖尿病病程越长(OR=1.115)、血糖控制不达标(OR=1.387)、血脂异常(OR=1.970)和高血压(OR=3.725)是T2DM患者合并CAS的危险因素。结论 T2DM患者合并CAS情况突出,应重视对糖尿病病程较长和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监测,针对T2DM患者合并CAS的危险因素,应尽早进行控制及预防,避免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西安市医护人员疼痛管理知识、态度和行为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医护人员疼痛管理的持续改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的医护人员疼痛管理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问卷对西安市4家三甲医院医护人员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医护人员疼痛管理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疼痛管理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 018名医护人员对疼痛管理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答题得分率分别为45.80%、40.73%和46.09%。多重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年限(β'=0.116)、职称(β'=0.089)、疼痛科/肿瘤科相关科室工作经历(β'=0.249)、接受疼痛知识教育或培训(β'=0.357)是医护人员疼痛管理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工作年限(β'=0.227)、疼痛科/肿瘤科相关科室工作经历(β'=0.416)、接受疼痛知识教育或培训(β'=0.269)、知识得分(β'=0.263)是医护人员疼痛管理态度得分的影响因素;工作年限(β'=0.176)、疼痛科/肿瘤科相关科室工作经历(β'=0.263)、接受疼痛知识教育或培训(β'=0.242)、知识得分(β'=0.203)、态度得分(β'=0.237)是医护人员疼痛管理行为得分的影响因素。结论 医护人员疼痛管理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均处于较低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对医护人员的疼痛管理继续教育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