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2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桡骨头切除对肘关节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19  
目的:探讨桡骨头粉碎性骨折不同治疗方法对肘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10个尸体标本,分别测定在其它组织无损伤时,肘内侧副韧带切断时,肘内侧副韧带和前臂骨间膜均切断时的力-位移曲线(纵向位移)及肘外翻角。结果:肘内侧副韧带切断时的纵向位移及肘外翻角均大于其它组织无损伤时;肘内侧副韧带和前臂骨间膜均切断时的纵向位移及肘外翻角均大于其它组织无损伤时和肘内侧副韧带切断时,两两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在其它组织无损伤时,单纯桡骨头切除是安全的;合并肘内侧副韧带损伤时,可在有效修补韧带的同时作单纯头切除,必要时行假体置换;合并肘内侧副韧带和前臂骨间膜均损伤时,最好作假体置换。  相似文献   
2.
改良Hoke跟腱滑动延长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推荐一种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手术方法和要点,以提高疗效。[方法]采用Hoke术滑动分离延长跟腱加距下关节后关节囊和(或)加踝关节后关节囊松解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共48例76足。男30例,女18例,双侧28例,单侧20例;平均年龄7个月,最小年龄4个月,最大18个月。术后平均随访1年6个月,最短6个月,最长为3年。[结果]畸形完全纠正为66足占86.84%,畸形复发5足占6.94%,其他2足占2.77%。[结论]改良的Hoke跟腱滑动延长较好的纠正了马蹄,距下关节松解跟骨与距骨之间充分的旋转复位,而使马蹄畸形得到更好的纠正。此种手术方法矫形可靠,简单安全,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性分析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儿童股骨转子下骨折33例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分析。方法2006年12月至2010年3月采用上述方法治疗33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儿,男19例,女14例,年龄4~16岁,平均11.6岁。结果随访16~36个月,平均28.8个月,33例骨折均骨性愈合。髋关节功能按Sanders评分,优28例,良2例,差3例,优良率90.90%。并发症:骨折成角畸形5例,其中畸形愈合1例,钉尾激惹5例,患肢短缩2例,关节活动受限3例。结论微创手术治疗儿童转子下骨折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术前把握手术指证、术中规范操作、术后加强功能锻炼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拇食指背皮瓣局部转移在虎口挛缩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拇食指背皮瓣局部转移纠正虎口挛缩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中度虎口挛缩病例,应用拇指近节背皮瓣转移修复12例,应用食指近节背皮瓣转移1例。供区创面取同侧前臂内上方或腹部带真皮下毛细血管内皮片植皮。结果:转移皮瓣及游离植皮片全部成活,经1-8年的随访,原虎口挛缩畸形者得到了完全或接近正常的矫正,拇指握、外展、对掌功能有明显的改善,皮瓣供经游离植皮后功能及肤色基本正常。结论:拇、食指背皮瓣可作为  相似文献   
5.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是指骨盆承重环的骨折和脱位,即Tile分类的B型和C型。其病情复杂、发展迅速、治疗棘手。治疗的方式不同,其结果也不大相同。我科2000年1月-2007年12月收住不稳定性骨盆骨折106例,分别作骨牵引、开放整复内固定和微创经皮内固定,针对不同治疗方式施行不同护理,取得良好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髋臼前柱拉力螺钉内固定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髋臼前柱拉力螺钉内固定的解剖学基础。方法:取12个骨盆标本,其中男7个,女5个。于双侧髋臼中部垂直于前后柱表面截骨,以逆行法沿前柱中心打入一克氏针,其从髂骨后外侧穿出点为P点,作一参考线AB,其中A为坐骨大切迹顶点,B为髂前上、下棘切迹,由P点向AB作垂线,与AB相交于D点,与髋臼上缘相交于E点。然后测量以下数值:①AB,AD,PD,PE的距离;②骨盆俯卧位时前柱克氏针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与矢状面的夹角β;③测量髋臼前柱截面的半径;④测量髋臼前柱克氏针在骨皮质内的长度。结果:PD是AB的中垂线。PD的距离男性为(1.59±0.25)cm,女性为(1.49±0.20)cm;PE的距离男性为(3.67±0.40)cm,女性为(3.28±0.12)cm;夹角α男性为(25.0±2.6)°,女性为(23.9±3.5)°;夹角β男性为(37.5±2.5)°,女性为(37.4±2.2)°;前柱截面的半径男性为(6.45±0.27)mm,女性为(6.34±0.34)mm;前柱克氏针的长度男性为(11.5±0.4)cm,女性为(11.2±0.5)cm。结论:髋臼前柱拉力螺钉内固定在解剖学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闭合复位经皮因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肘部最常见的骨折,随着微创技术的进展,为了减少并发症和手术创伤,近年来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查阅了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相关文献,对肱骨髁上骨折的分类标准、闭合复位方法与参考标准、各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的进针技术及其疗效,以及闭合复位经皮内固定治疗的并发症与防治措施等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脊髓损伤后局部产生的各种抑制因子以及神经断端之间的瘢痕都是脊髓损伤难以修复的重要原因.通过细胞移植不仅可以补充局部损失的细胞,而且可以促进损伤脊髓功能的恢复.本文对脊髓损伤修复中的各种常见种子细胞进行了综述,并对各种细胞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最后根据目前的研究现状,对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髋臼骨折手术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髋臼骨折多为高能量的严重创伤,骨折累及关节面,移位形式复杂、合并伤多,髋臼部位解剖深而且特殊,故治疗难度大。对移位的髋臼骨折保守治疗无法恢复股骨头与髋臼的匹配关系,最终发展成骨关节炎,疗效不佳。近20年来,随着内固定技术和影像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骨科医生主张手术治疗移位的髋臼骨折。  相似文献   
10.
椎体内裂隙征(intravertebral cleft,IVC)由Maldague等[1]首次报道,因其被视为脊柱椎体动态不稳致患者长期疼痛的原因而引起医生的广泛关注[2-4]。随着对IVC了解的深入,人们发现IVC不仅出现在慢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