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5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86篇
内科学   8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81篇
综合类   229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59篇
  9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7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梁君林  万德森  潘志忠  周志伟  高枫 《广东医学》2007,28(10):1623-1625
目的 探讨Dukes'A,B期结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与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 88例Dukes'A,B期结直肠癌,其中复发转移组和非复发转移组各44例,Dukes'A期26例,Dukes'B期62例.两组肠壁浸润深度、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尽可能相符.应用细胞角蛋白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淋巴结微转移.结果 复发组9例(20.5%),共20个淋巴结免疫组化发现微转移;非复发组4例(9.1%),共7个淋巴结发现微转移.淋巴结微转移与性别、年龄、病程、肿瘤部位、大体类型、肿瘤直径、分化程度、分期和肠壁漫润深度无关.结论 应用细胞角蛋白免疫组化技术可以帮助发现Dukes'A,B期结直肠癌常规HE染色不能发现的淋巴结微转移,但淋巴结微转移可能和Dukes'A,B期结直肠癌预后相关不大.  相似文献   
52.
类癌是神经内分泌系统肿瘤中组织分化较好、生长缓慢的低度恶性肿瘤.类癌在体内分布较广泛,超过70%的类癌发生在消化道内, 直肠类癌发生率仅次于小肠、占第二位[1] .由于所有的类癌均具有恶变倾向,因此必须重视对类癌的诊断与治疗.我院1999~2005年共收治直肠类癌27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3.
直肠癌Miles术后早期肠梗阻的原因分析与治疗(附1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后早期肠梗阻是腹部外科手术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和术后早期再手术的主要原因之一.直肠癌Miles手术由于损伤较大及盆腔的解剖特点,术后早期肠梗阻更易发生.笔者回顾性分析了424例直肠癌Miles手术后16例发生早期肠梗阻的资料,对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防治措施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与吉林省肿瘤医院两个中心结直肠癌患者120例在术前随机分为2组(PN组60例、EN组60例),并在术后分别应用PN、EN2种方法进行营养支持治疗7d,能量供给为104kJ(25kcal)/(kg.d),术前和术后3d、5d、7d测定血浆白蛋白、IgA、IgG、IgM、淋巴细胞计数、T淋巴细胞亚群分类。结果:术后第5天,EN组血浆白蛋白升高,免疫功能指标较PN组有明显增强(P<0.05)。结论:EN支持能更好地改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6年1月到10月间,我科收治的6名GIST患者的临床表现、术前检查、术中所见、治疗方法、预后等临床资料。结果:4例行根治切除,2例行姑息性手术,全部患者无手术死亡,1例行姑息性手术患者正在服用靶向治疗药物格列卫。结论:胃肠道间质瘤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和手术原则,对于这样的病人外科医生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6.
张凯  李博  洪洙  苏博伟  刘铜军 《吉林医学》2007,28(11):1287-1288
目的:探讨CO2激光一次性根治肛周脓肿的可行性。方法:163例患者均局部浸润麻醉,内口位于肛管直肠环下方128例,一次性使用CO2激光切开内口及脓腔,充分引流脓汁;内口位于肛管直肠环上方35例,激光切开结合内口挂线术。结果:163例均在2~4周全部治愈,随访1年,其中21例失随访,其余142例未发现脓肿复发或肛瘘形成。结论:准确找到内口是CO2激光一次性根治肛周脓肿的关键。  相似文献   
57.
便秘是常见的消化道功能异常所引起的临床症状,多以内科对症治疗为主。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 sTC)是慢性顽固性便秘中的一种类型,常需手术治疗。我院1997-2004年对27例STC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7(男9,女18)例,年龄18-64(平均  相似文献   
58.
于威  赵俊英  王磊  刘铜军 《吉林医学》2008,29(22):2141-2142
外科手术常常会追求一次完全、彻底清除病灶,认为只有这样才可以让病人免受二次手术打击,减少患者的痛苦。而临床上常有由于一期手术时间过长或打击过大造成死亡的病例,有的患者术后出现肠瘘等严重的并发症。笔者结合有关文献,按照损伤控制性手术(DCS,damage control surgery)原则对患者进行了手术,不但挽救了患者的生命,而且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现通过对两个病例的分析并结合复习文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9.
【目的】通过比较结肠正常黏膜、腺瘤、腺癌组织之间的蛋白质组表达差异,寻找结肠腺癌相关的蛋白质,筛选结肠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物。【方法】运用比较蛋白质组学技术,对8例结肠癌患者(伴有腺瘤)的正常黏膜、腺瘤、腺癌组织提取的总蛋白进行双向电泳(2-D),分析凝胶图片选择两两间差异表达超过2倍的蛋白质进行MALDI-TOF/TOF质谱分析和生物学信息分析。【结果】成功建立结肠正常粘膜、腺瘤、腺癌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在凝胶电泳图谱中平均蛋白质斑点数分别为3066、2986和3289,其中两两间表达差异超过2倍的斑点共有31个,质谱分析和数据库检索共鉴定出18种蛋白质,包括keratin 8、S100A6、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等。从功能分析,这些差异蛋白与癌细胞的发生、增殖、分化、转移等相关。【结论】比较蛋白质组学能较好地提示结肠腺癌与腺瘤及正常组织间的蛋白质表达差异,而对相关差异表达蛋白的研究有可能为结肠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分子靶向。  相似文献   
60.
直肠癌患者179例根治术后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我们从2000年1月-2005年1月行直肠癌根治切除术179例(含河北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院部分病例),进行术后临床病理分析如下,以供临床在选择直肠癌手术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