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直肠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从1975年开始结直肠癌发病率就开始快速增长,全球每年约有50万新发病例,结直肠癌发病率占男性癌症发病率的10.1%,占女性癌症发病率的9.4%,在世界范围内每年有394,000人死于结直肠癌[1].最新资料统计,结直肠癌发病率在男性癌症患者中位居第三,在女性癌症患者中位居第二.2008年调查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120万个结直肠癌新发病例及608700个死亡病例[2].澳大利亚、新西兰、欧洲和北美洲发病率最高,亚洲、非洲和一些医疗资源丰富的西方国家发病率较低,在一些医疗基础设施和卫生资源缺乏的国家,发病率持续升高.  相似文献   
2.
创伤是指机械性致伤因子所造成的损伤,为动力作用造成的组织连续性破坏和功能障碍。而多发伤是临床常见的严重创伤,由单一致伤因素所造成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部位的损伤,且其中一处可危及生命或肢体者,占严重创伤的30%以上,是致  相似文献   
3.
经肠镜治疗大肠息肉839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我科自1997年以来采用Olympus CF-230 I电子结肠镜及其附件治疗大肠息肉839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结直肠癌腹腔镜围手术期机体免疫生理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腹腔镜围手术期机体免疫生理变化。方法 86例拟行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分为传统开腹组46例和腔镜组40例。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1d、第3d、第8d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检测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LgA、LgM、LgG,CD4+,CD8+,胃动素(MTL),胃泌素(GAS),白介素-6(IL-6)。结果开腹组胃动素术后明显低于腔镜组(P〈0.05)。胃泌素两组术后明显升高(P〈0.05),同时期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腔镜组CD8+术后第8d与同期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LgA、LgM、LgG含量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术后CRP含量明显增高(P〈0.05)。两组患者IL-6术后明显高于术前水平(P〈0.01),术后第8d腔镜组IL-6降至术前水平,开腹组仍高于术前,且同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对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和生理反应的抑制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相比传统开腹手术在免疫功能和生理反应上具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甘嘉亮  高枫  唐卫中  刘小健  郭云  张小龙 《广西医学》2011,33(12):1557-1560
目的 检测散发性结直肠癌微卫星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41例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应用荧光标记PCR检测国际通用的5个微卫星位点,分析微卫星不稳定性(MSI)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MSI检出率为24.39%(10/41),其中MSI-H为9.76%(4/41),荧光标记PCR与多重荧光PCR检出率接近;散发性...  相似文献   
6.
DCC基因与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人类消化道恶性肿瘤,在西方发达国家及我国部分地区,其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二位。它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涉及多基因、多步骤、多阶段参与的复杂过程,包括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缺失或失活,错配修复基因的突变及危险修饰基因改变等。其中抑癌基因的异常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失活或缺失导致该基因的功能缺失,从而导致细胞去调节性生长和转移潜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中APC、K-ras、p53、MMR基因突变模式。方法应用酚/氯仿法提取48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相应正常黏膜组织的DNA,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和DNA测序等方法检测APC基因第l5外显子突变密集区(mutation cluster region,MCR)区段、K-ras、p53和MMR基因的突变。结果hMLH1未发生突变,APC、K-ras、p53基因和hMSH2的突变率分别为37.5%(18/48)、43.8%(21/48)、35.4%(17/48)和4.2%(2/48)。APC、K-ras、p53或hMSH2基因突变率高达91.7%(44/48)。APC、K-ras,p53基因均发生突变的发生率为4.2%(2/48)。结论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并不完全遵循由正常结直肠黏膜上皮细胞向腺瘤和侵袭性癌转化的过程,可能存在其他结直肠癌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8.
我们对照分析经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肠鸣音恢复及肛门排气时间,并测定血清胃动素(MTL)、胃泌素(GAS)水平变化,探讨手术方式与患者术后胃肠道运动功能恢复、血清胃肠道激素水平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回顾分析47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重症胸部损伤的早期临床表现、救治方法及治疗效果等资料,结果全组患者中,休克发生率46.8%(22例),低氧血症57.4%(25例)。总结出此类多发伤患者早期低氧血症和休克发生率高,采取措施尽快纠正低氧血症和休克,是提高此类患者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P33ING1在肛管癌中的表达及与P53和细胞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P33ING1在肛管癌中的表达及与P53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2例肛管癌标本中P33ING1和P53的表达,同时检测其细胞凋亡,并与肛管腺瘤和乳头状瘤及肛周炎性肿块对照组比较。结果在肛管癌、肛管腺瘤及乳头状瘤、肛周炎性肿块组织中P33ING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5%、97.2%及97.5%;P53分别为50.O%、22.2%及27.5%;平均细胞凋亡指数则分别为(10.27±1.23)‰、(42.67±1.04)‰及(42.75±0.98)‰。肛管癌中P33ING1、P53阳性率及平均细胞凋亡指数与另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53表达阳性的21例病例中有18例P33ING1表达阴性。结论P33ING1在肛管癌组织中低表达,对肛管癌的发生、发展可能起重要作用。P33ING1和P53互相协同,抑制细胞生长、促进调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