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7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6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70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2篇
  1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1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结直肠癌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在恶性肿瘤中死亡率排第2位,2014年全球估计新发病例数近137万,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3位[1]。近年来,我国的结直肠癌发病率亦在不断升高,在沿海地区已经接近或达到结直肠癌高发国家水平[2]。外科手术仍然是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肿瘤学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多学科治疗的加盟,使结直肠癌的诊治有了更加丰富的内容。现就近年来结直肠癌治疗领域的主要进展及结直肠外科医师应该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慢性前列腺炎是泌尿或男性科最常见的疾病,其病因及病机目前不甚清楚,治疗效果也不太满意,其中以Ⅲ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最为常见,由于病程迁延,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很多病人由此产生焦虑、抑郁症状,大量临床资料表明部分CP患者有雄激素缺乏症状。本组268例CP患者随机分3组采用不同治疗方法以探讨其临床疗效并分析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浸润深度T1、T2结直肠癌发生淋巴结/癌结节转移的危险因素及生存情况。方法对260例伴/不伴系膜转移的结直肠癌病例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统计分析,对侵袭前沿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化分析,对各种影响因素行单变量或多变量Cox回归分析。结果共入选260例T1、T2结直肠癌病例,其中无系膜转移者218例,阳性淋巴结和(或)癌结节者42例。出现系膜淋巴结转移或系膜癌结节者,3年无病生存期DFS和5年总体生存期OS均低于阴性组(P〈0.01),多因素分析提示女性、组织低分化、神经脉管浸润、术前CEA水平〉5μg/L为转移危险因素,CD80在无转移组侵袭前沿表达高于系膜转移组。结论系膜淋巴结转移或癌结节为T1、T2结直肠癌预后不良因素,结直肠癌患者行局部切除须谨慎选择病例,女性、组织低分化、脉管神经浸润、术前CEA增高为发生系膜转移危险因素,CD80在侵袭前沿的高表达为一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5.
结直肠癌肝转移瘤热消融治疗国际专家共识分享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肝转移是结直肠癌致死的最主要原因,手术切除是其首选治疗方式。然而,临床可手术切除的肝转移瘤仅占全部肝转移瘤的10%~25%,对不可切除的肝转移瘤通常采用系统化疗和/或局部消融治疗。近年来热消融技术的治疗效率和安全性日益提高,术后患者5年生存率高于单纯化疗。2013年国际消融专家组发布了结直肠癌肝转移瘤热消融治疗国际专家共识,基于射频消融相关应用的长期随访文献,总结热消融治疗在结直肠癌肝转移瘤治疗中的具体推荐及相关适应证。本文对该共识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与分享。  相似文献   
6.
面肌痉挛案     
正患者,男,48岁。就诊日期:2013年9月22日。主诉:左眼睑跳动3月余,左面颊抽动3周。病史:3个月前,由于工作繁忙、加班熬夜,出现左下眼睑时有跳动,初期每日跳动数十次,每次跳动约5~10min。近2个月,眼睑跳动日渐频繁,并逐渐加重为持续跳动不止,表现为晨起时便开始跳动,直至夜晚入睡方能自行停止。伴有寐差、多梦、头晕、目昏。3周前跳动范围逐渐扩大,由眼睑连及面颊,下眼睑、面颊同时抽动不止,愈是与人面对面交流或公开  相似文献   
7.
结直肠癌发病率位居我国常见恶性肿瘤的第3~4位;在欧美等西方国家中,直肠癌在结直肠癌中的比例约为40%,而我国直肠癌比例高达60%,并且其中70%~80%位于直肠中下段,因此,低位/超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在我国较为常用.在一百多年的直肠癌外科治疗历史中,低位/超低位直肠癌的治疗从最初只能接受永久性造口发展到如今有60%~70%的患者能够保留肛门.主要的保肛术式包括经腹前切除术(anterior resection,AR)、局部切除术(经腹、经肛门、经骶尾部等途径)和直肠拖出切除术(Bacon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含hFⅦ-LC+hIgG1-Fc cDNA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亚株CHO-K1获得以组织因子(TF)为靶点的免疫治疗结合物用于肿瘤的靶向治疗。方法:用分子生物学方法从汉族人肝组织和淋巴细胞中分别获得hFⅦ-LC和hIgG1-Fc DNA片段并用连接酶正向克隆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中。以脂质体法转染阳性质粒入CHO-K1细胞,G418加压筛选获得阳性单克隆细胞;Excel 301无血清培养液扩大培养,培养液Ni-NTA亲和层析纯化和制备hFⅧ-LC+hIgG1-Fc融合蛋白,ELISA法检测该融合蛋白与TF的靶向作用,免疫激活物与结肠癌细胞HT-29及NK细胞混合培养检测结合物激活NK细胞的能力。结果:以汉族人肝组织和淋巴细胞为模板扩增的hFⅦ-LC和hIgG1-Fc DNA片段经测序证实与基因库报道的系列完全一致;经酶切分析、测序证实构建的hFⅦ-LC+hIgG1-Fc融合基因片段完整地落在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的阅读框架中;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试剂能获得含pcDNA3.1(+)-hFⅦ-LC+hIgG1-Fc阳性的CHO-K1细胞,经1g/L G418加压筛选可以获得分泌hFⅦ-LC+hIgG1-Fc融合蛋白的单克隆细胞株;ILExcel301无血清培养液用Ni-NTA亲和层析纯化可以制备1.3 mg hFⅦ-LC+hIgG1-Fc融合蛋白,经ELISA法鉴定与TF具有高亲和力,免疫激活物与结肠癌细胞HT-29及NK细胞混合培养表现出明显的激活NK细胞的能力。结论:成功构建了hFⅦ-LC+hIgG1-Fc融合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获得了分泌hFⅦ-LC+hIgG1-Fc融合蛋白的CHO-K1单克隆细胞株,为制备以TF为靶点的肿瘤免疫治疗结合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硝酸甘油软膏治疗肛裂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硝酸甘油软膏治疗肛裂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从7个临床中心入组240例慢性肛裂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硝酸甘油软膏,120例)和对照组(凡士林软膏,120例),疗程为8周。比较两组肛裂愈合率、肛裂疼痛强度VAS评分、肛管静息压的变化及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结果共有221例(92.1%)完成了试验,其中试验组114例,对照组107例。治疗终点(56d),试验组和对照组肛裂愈合率分别为78.9%(90/114)和29.0%(31/107),排粪后肛裂疼痛VAS评分下降率分别为(94.8±15.7)%和(61.2±3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12例和6例患者接受了肛门直肠测压,首次用药前后肛管静息压下降值试验组为(20.2±18.5)mmHg,对照组为(7.1±14.7)mmHg,但两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152)。试验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2.1%(48/114)比913%(10/107),P〈0.05],但不良反应事件主要为轻度的头痛、头胀,可自行缓解。结论硝酸甘油软膏可有效缓解肛裂疼痛,促进肛裂愈合,且使用安全、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氨基酸葡萄糖注射液联合长链脂肪乳注射液(OO)肠外营养支持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自然病程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共120例,分为3组,即常规治疗组(常规组,n =32),普通肠外营养治疗组(普通肠外营养配方,PN组,n=50)和特殊肠外营养(NPN)治疗组(氨基酸葡萄糖注射液联合长链脂肪乳注射液组,n=38).营养支持持续1周.观察血/尿淀粉酶、血常规、肝肾功能、血浆内毒素,比较治疗前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Balthazar CT评分、并发症、平均住院费用、住院天数.结果 3组患者血/尿淀粉酶、血常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N组患者治疗后谷丙转氨酶显著高于常规组[(45.6±29.6) U/L比(26.8±15.0) U/L,P=0.001)和NPN组[(45.6±29.6) U/L比(25.0±22.8) U/L,P<0.001].常规组第7天血浆内毒素水平较第1天升高[(4.08±2.06) pg/ml比(3.26±0.71) pg/ml,P=0.037],PN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NPN组血浆内毒素水平降低[(2.66±0.90) pg/ml比(3.12±0.68) pg/ml,P=0.014],且NPN组内毒素水平显著低于常规组(P<0.001).治疗后3组间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规组Balthazar CT评分显著高于PN组和NPN组(3.2±1.7比1.8±0.8,3.2±1.7比1.6±0.6,P<0.001).常规组有2例患者出现肾功能衰竭,其中1例死亡;PN组与NPN组无死亡,出现严重并发症(胰腺局部并发症、败血症、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少于常规组(PN组,P=0.005;NPN组,P=0.003).常规组平均住院费用显著高于PN组和NPN组[(46896.02±28 220.06)元比(19 633.52±10 268.28)元,P<0.001; (46 896.02±28 220.06)元比(18 032.06±11 036.86)元,P<0.001).NPN组住院天数明显少于PN组[(21.6±12.6)d比(25.8±16.8)d,P=0.005]和常规组[(21.6±12.6)d比(36.2±18.6)d,P=0.003].结论 氨基酸葡萄糖注射液联合长链脂肪乳注射液(OO)有助于减少肠道内毒素的吸收,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