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0篇
  1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正>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问题,现今在世界范围内,糖尿病患病率、发病率和患者数量呈急剧上升态势,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统计:2011年全世界糖尿病患者数已达3.66亿,较2010年的2.85亿增加近30%。近3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生活方式西方化和人口老龄化,肥胖率逐年上升,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也呈快速增长趋势,现成年人糖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在阴道B超引导下介入疗法结合口服米非司酮法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异位妊娠患者100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时间以用药至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值降至正常边界为准,治疗后做对比分析。结果3组患者在治愈时间、腹痛持续时间及阴道出血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阴道B超引导下介入治疗异位妊娠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微创的方法,同时加口服米非司酮可以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左侧桥小脑角肿瘤术后脑出血伴肺气肿患者抢救成功的临床护理。方法:对2014年11月收治的1例左侧桥小脑角肿瘤术后脑出血伴肿气肿患者抢救成功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包括心理护理、并发症防控等。结果:患者病情(意识)逐渐好转,于3天后转往普通病房继续治疗,并于11天后康复出院。结论:针对左侧桥小脑角肿瘤术后脑出血伴肺气肿病例,加强抢救过程中的整体、护理干预,对保障预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4.
目的通过超声心动图评价一氧化氮(NO)吸入预测肺动脉高压患者肺血管病变的可逆性。方法对50例即将进行心脏手术的肺动脉高压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测吸入10~20ppm NO 15min前后与术后1月肺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参数变化,包括肺血管阻力(PVR)、肺动脉平均压(PAMP)、肺动脉收缩压(PASP)和肺循环血流量(PVCO)。结果与吸入NO前比较,39例肺血管反应阳性的患者吸入NO 15min、1月后PVR、PAMP、PASP明显降低(P0.01),术后监护室停留天数为(1.34±0.38)d,术后1月患者恢复良好。11例肺血管反应阴性患者在吸入NO前后肺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监护室停留天数为(2.95±0.93)d,术后1月仍无改善,甚至有2例患者肺血管参数有所增高。结论初步结果显示吸入NO可以作为预测肺动脉高压患者血管参数可逆性的手段。  相似文献   
35.
目的:应用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对哮喘病患者进行治疗与护理,并总结其护理体会。方法:对比分析法是对应用常规性护理治疗与应用雾化吸入沙丁胺醇联合护理干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我院自2013年5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病患资料进行临床治疗,按照随机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护理下应用抗感染治疗的方式,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干预下应用雾化吸入沙丁胺醇的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与护理的效果,每组患者各60例。结果:观察组治疗与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哮喘病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在医学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超声评估甲状腺结节纵横比(A/T)≥1时对甲状腺微小癌(TMC)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甲状腺癌患者89例(共124个结节),术前超声测量最大横切面纵横径,并根据甲状腺癌最大径将患者分为甲状腺癌组(最大径>1 cm)和TMC组(最大径≤1 cm),比较两组A/T≥1的分布情况.结果 124个甲状腺结节经病理证实良性结节33个,其中5个(15.2%)A/T≥1,28个(84.8%)A/T<1;恶性结节91个,其中65个(71.4%)A/T≥1,26个(28.6%)A/T<1.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A/T≥1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状腺癌组42个甲状腺结节,其中24个(57.1%)A/T≥1,18个(42.9%)A/T<1.TMC组49个甲状腺结节,其中41个(83.7%)A/T≥1,8个(16.3%)A/T<1.两组A/T≥1的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03,P<0.01).结论 A/T≥1是一项诊断甲状腺癌尤其是TMC的超声特征,其应用可以提高TMC检出率.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65岁以上中国老年T2DM患者起始加用每日1次地特胰岛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是一项为期24周的多中心开放观察性研究。本研究将入选的中国患者分为高龄组(≥65岁)和低龄组(65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进入试验的患者中高龄组702例(21.5%),低龄组2565例(78.4%)。整个研究过程中两组均未报告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和严重低血糖事件。和胰岛素治疗前比较,试验结束时平均体重的变化值高龄组-0.17kg(95%CI:-0.39~0.04),低龄组-0.15kg(95%CI:-0.29~-0.01);HbA1c变化值高龄组-0.99%(95%CI:-1.12~-0.86),低龄组-1.22%(95%CI:-1.29~-1.14);FPG变化值高龄组-2.48 mmol/L(95%CI:-2.69~-2.27),低龄组-2.74mmol/L(95%CI:-2.86~-2.62)。试验结束时,高龄组试验前接受过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平均胰岛素日剂量为12.33IU,未接受过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为15.38IU;低龄组试验前接受过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平均胰岛素日剂量为15.03IU,未接受过胰岛素治疗的患者16.98IU。结论对65岁以上老年T2DM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的患者起始加用每日1次地特胰岛素治疗安全有效,其安全性及降糖效果均与65岁以下患者相似。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65岁以上中国老年T2DM患者起始加用每日1次地特胰岛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为期24周的多中心开放观察性研究。本文将入选的中国患者分为高龄组(≥65岁)或低龄组(〈65岁)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进入试验的患者中702例(21.5%)进入高龄组,2565例(78.4%)进入低龄组。整个研究过程中两组均未报告药物严重不良反应和严重低血糖事件。和胰岛素治疗前比较,试验结束时平均体重的变化值高龄组-0.17 kg(95%CI:-0.39~0.04),低龄组-0.15 kg(95%CI:-0.29~-0.01);HbA1c变化值高龄组?0.99%(95%CI:-1.12~-0.86),低龄组?1.22%(95%CI:-1.29~-1.14);FPG变化值高龄组-2.48 mmol/L(95%CI:-2.69~-2.27),低龄组-2.74 mmol/L(95%CI:-2.86~-2.62)。试验结束时,高龄组试验前接受过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平均胰岛素日剂量为12.33 IU,未接受过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为15.38 IU;低龄组试验前接受过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平均胰岛素日剂量为15.03 IU,未接受过胰岛素治疗的患者16.98 IU。 结论 对65岁以上老年T2DM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的患者起始加用每日1次地特胰岛素治疗安全有效,其安全性及降糖效果均与65岁以下患者相似。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采用异甘草酸镁与熊去氧胆酸联合进行治疗的近期效果,并探讨其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2013年收治的4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组采用异甘草酸镁与熊去氧胆酸联合治疗,两组患者均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完成治疗后γ-GGT、ALP、AST、ALT、TBIL等临床指标改变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改变较为明显,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采用熊去氧胆酸与异甘草酸镁药物联合进行治疗,获得治疗效果较为明显,使患者的肝功能生化指标得到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西北地区健康人群血清铁、血清镁的参考区间。方法参照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IFCC)多中心酶学研究的筛选标准募集18~〈80岁健康者722例,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及罗氏检测试剂盒对血清铁、镁进行检测。结果 2种方法、城市与农村人群、各年龄段人群铁、镁检测结果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将结果合为一组。男、女性铁检测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需按性别进行分组,即,男:10.05~36.21mmol/L,女:6.19~30.87mmol/L;男、女性镁检测结果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将其合为一组,参考区间为0.74~1.06mmol/L。结论西北地区健康人群铁、镁95%参考区间窄于国内检测结果的95%参考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