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2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12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8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7 毫秒
211.
目的制备聚电解质逐层组装的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凝胶,考察体外释放规律,观察体内释放过程。方法使用高压静电成囊机制备海藻酸钠壳聚糖微凝胶核心,通过静电吸附原理将聚电解质逐层包裹在微凝胶表面形成包衣层;考察不同物料比例、包衣层数对体外释药性能的影响;小鼠皮下注射制剂后,制备组织切片观察体内释放过程。结果海藻酸钠浓度、氯化钙浓度、聚电解质包衣层数影响脉冲释放时滞以及时滞后释放速度。结论聚电解质逐层组装的微凝胶脉冲制剂,体外释药性能可灵活调控,体内释药可见,并且制剂安全,生物相容性好。  相似文献   
212.
三嵌段温敏性聚合物PLGA-PEG-PLGA的的制备、表征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开环聚合法合成了不同LA/GA比例的具有温度敏感性的三嵌段聚合物PLGA-PEG-PLGA.用~1H NMR及凝胶渗透色谱对结构、分子量和多分散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得PLGA-PEG-PLGA结构单一稳定,在人体生理温度范围内可以发生溶液-凝胶相转变.难溶性药物醋酸环丙孕酮和尼莫地平在LA/GA为5:1的dg三嵌段共聚物水溶液中的最大溶解度是水中的669和512倍.  相似文献   
213.
目的 研究不同内水相明胶浓度、不同微球挥干固化方法和不同pH值释放介质等对丙氨瑞林微球的体外释放趋势的影响.方法 由溶剂挥发法复乳法(W/O/W)制备丙氨瑞林微球,内水相分别采用0%、8%、16 %明胶水溶液,使用室温常压挥发和低温真空挥发法固化微球.体外释放实验中,采用pH-4.5、pH=7.0、pH=10.0三种释放介质,于第1、7、14、21、28、35天取样,残余法测定体外释放微球突释量及释放度,使用电子扫描电镜记录微球释放期间各取样点的微球降解程度.结果 有机溶剂挥发固化方法会影响微球的体外释放模式,含不同明胶浓度内水相的微球有不同的体外释放模式,微球中的丙氨瑞林在释放介质pH-10.0中释放速率最快,而在pH=4.5中不能完全释放,最适宜的释放介质是pH=7.0缓冲液.结论 不同挥发固化方法制备会影响微球的突释量,但对微球的整体体外释放趋势没有影响,内水相浓度对体外释放的趋势有影响,释放介质的pH值对丙氨瑞林微球药物的释放有影响.  相似文献   
214.
[摘要]PLGA骨组织工程支架在骨损伤修复和再造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但由于PLGA亲水性差,不利于种子细胞在支架上的粘附和增殖。RGD肽修饰PLGA支架后,材料的细胞亲和性可得到有效改善,促进种子细胞粘附和增殖。本文就近年来RGD修饰的PLGA骨组织工程材料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15.
氟比洛芬巴布剂的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氟比洛芬巴布剂进行体外质量评价。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00版)的有关规定,对氟比洛芬巴布剂的释放度、透皮性能、粘着性、赋型性、稳定性、皮肤刺激性进行考察。结果:氟比洛芬巴布剂释药符合Higuchi方程,透皮呈零级过程,48h累积透过量达32%,粘着性、赋型性、稳定性、皮肤刺激性均达到要求。结论:氟比洛芬巴布剂有望成为一种安全、舒适的局部给药体系。  相似文献   
216.
目的:制备Ⅲ型钠磷共转运子小分子干扰RNA(NaPi-Ⅲ siRNA)-壳聚糖纳米球,并考察其理化性质及体外释放情况.方法 :将壳聚糖和NaPi-ⅢsiRNA通过复凝聚方法制备NaPi-ⅢsiRNA-壳聚糖纳米球;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其粒径分布,RNase酶解实验观察其对NaPi-ⅢsiRNA有无保护作用,并计算其包封率、载药量和对NaPi-ⅢsiRNA的体外控释能力.结果:成功制备NaPi-ⅢsiRNA-壳聚糖纳米球.电镜观察发现纳米球呈球形,分布均匀;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其平均粒径为173 nm;经RNase酶解后,纳米球混悬液D260上升较单纯NaPi-ⅢsiRNA溶液上升缓慢(P<0.05,t=4.32);药剂学分析发现其载药量为28.1%,包封率为73.07%,12 h内NaPi-ⅢsiRNA的体外释放率不足20%.结论:复凝聚方法制备的NaPi-ⅢsiRNA-壳聚糖纳米球包封率高、稳定性好、大小均匀,体外能显著延缓NaPi-ⅢsiRNA释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NaPi-ⅢsiRNA免受酶解.  相似文献   
217.
草苔虫内酯冻干脂质体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园媛  陈建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6,27(11):1254-1257
目的:制备草苔虫内酯冻干脂质体,建立该脂质体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经典的旋转薄膜分散法制备草苔虫内酯脂质体,以氯仿为脂质溶媒,旋转蒸发挥干有机溶剂,水化后探针超声乳化,加入支撑剂后冻干即得.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草苔虫内酯冻干脂质体的含量,以Agilent C18为色谱柱,以甲醇-水75:25(0~38 min),73.7:26.3(38~45 min),79:21(45~48 min)为流动相;柱温为25℃;流速为1.5 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28 nm.采用Zetasizer粒径测定仪测定脂质体粒径;采用离心超滤法测定脂质体的包封率.结果:草苔虫内酯冻干脂质体粒径大小均匀,平均粒径0.423 μm;RP-HPLC法测定,在44~220 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0.999 8;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良好(RSD<2%);高、中、低(88、110、132 μg/ml)3个浓度的回收率分别为100.8%、98.4%、100.9%;最低检测限4.4 ng;最低定量限为17.6 ng;脂质体包封率达98.68%.结论:本制备方法适于制备草苔虫内酯脂质体,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操作简便、专属性强,符合质量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