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30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7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51.
炙肝散出自<中藏经>,又名四味芍药散,久泄圆.本文通过分析该方的药物功效、主治,组方思想,结合典型病例,阐述了该方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52.
目的评价虎地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秦肠溶片对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区组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临床试验研究设计,将18个临床中心的35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18例)、阳性对照组(118例)、联合用药组(119例),试验组予以虎地肠溶胶囊口服,阳性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联合用药组予以虎地肠溶胶囊+美沙拉秦肠溶片口服,疗程6周。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2、4和6周的症状积分,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355例患者中,符合方案有效病例318例,试验组101例,阳性对照组104例,联合用药组113例。治疗结束时,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为91.09%(92/101),阳性对照组为84.62%(88/104),联合用药组为95.58%(108/113),联合用药组优于阳性药对照组(P<0.05); 用药6周后,试验组和联合用药组在改善脓血便方面优于阳性药对照组(P<0.05); 联合用药组对于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的改善优于阳性药对照组(P<0.05)。结论虎地肠溶胶囊能够对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症状有改善作用,和美沙拉嗪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3.
54.
胃食管反流病辨治体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天龙 《中医杂志》2001,42(10):593-593
胃食管反流病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它是指过多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嘈杂、灼心等症状,并可导致食管、口、咽、喉、气管等组织损害。本病与中医学中嘈杂、吞酸、噎嗝、梅核气、胸痹等症相关。至今对本病,中医尚无统一规范的辨证分型标准,兹结合临床实践经验,谈谈笔者个人的辨治体  相似文献   
55.
中医认为"胃气养生之主。胃强则强,胃弱则衰,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以脾胃为先"。可见脾胃养生非常重要。脾胃养生主要在于四个方面:饮食养生、药物养生、情志养生、运动养生。饮食养生要注意各类食物合理搭配,不单一,不偏食,不挑食。饮食有节,定时定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饮食清  相似文献   
56.
叶酸对胃癌前病变bcl-2、bax及p53 基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叶酸治疗对胃癌前病变组织中bcl-2、bax及p5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胃镜活检经病理证实为胃癌前病变患者38例,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胃癌前病变组织bcl-2、bax基因表达率,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组织p53蛋白表达率.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叶酸10mg,每天三次)与对照组(硫糖铝1.0,每天四次)各19例,治疗结束复查组织中bcl-2,bax基因表达率及p53蛋白表达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bcl-2基因表达率降低(P<0.05),bax基因表达率无明显变化(P>0.05),p53蛋白表达率增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叶酸干预可促进胃癌前病变组织中p53基因的表达,抑制bcl-2基因的表达,而对bax基因表达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7.
目的:以五行学说为指导,制订辨证寻因、五色五味食补、五音疗法、四季养生的中医健康教育方案,评价其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文件检索和自制患者疾病知识问卷的调查,了解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并以五行学说为指导,制订中医特色健康教育方案,以实施前的31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后的32例为观察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满意度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五行学说指导下的中医健康教育能提高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对中医护理宣教的满意度,缩短了住院时间,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58.
目的 观察中医药分期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 53例符合纳入标准的UC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7例,对照组26例.研究组活动期予清肠化湿方口服联合灌肠方外治;缓解期予扶正清肠方口服,若病情复发加用灌肠方.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4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28天、56天和84天进行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前后比较,研究组能够明显改善总体症状评分,且在治疗后第56天对总体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能够在不同治疗阶段改善腹泻、脓血便、腹痛、肛门灼热、里急后重、乏力评分,且治疗后第56天腹泻、脓血便评分,治疗后第84天腹泻、脓血便、乏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第84天,生活质量评分中胃肠症状、全身症状、情感能力、社会能力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并且研究组治疗后第84天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药分期治疗能有效改善轻、中度UC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中后期疗效优于西药,且能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9.
商洪涛  刘沈林 《北京中医药》2007,26(12):808-809
刘沈林教授一贯重视对医案的学习和研究,自己也非常注重对医案的书写,其医案理法方药,丝丝入扣,法度森然,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本文将笔者从师三年来侍诊所记录的部分医案予以整理,以图体现刘教授的辨证论治心法.1胃脘痛案一薛某,男,40岁,2004年4月6日初诊.胃脘烧灼,疼痛痞胀,无泛酸、口苦,舌苔白腻质偏红,脉细.姑拟化湿醒脾,佐以养阴和胃法.  相似文献   
60.
肠易激综合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慢性功能性肠道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交往有明显的负面影响,并直接或间接地消耗大量的公共卫生资源,成为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人们对于IBS的病理生理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新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不断涌现。作者就近年来该领域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