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5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237篇
内科学   54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107篇
外科学   244篇
综合类   272篇
预防医学   123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571篇
  1篇
中国医学   58篇
肿瘤学   1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探讨应用整形观念,大张网状皮片联合VSD技术治疗深度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2月-2016年10月,选择40例50%TBSA(ITW30%)以下深度烧伤患者,男28例,女12例,年龄16-50岁,平均年龄32岁,烧伤部位为四肢、躯干,包括手足等关节功能部位,切削痂时间为伤后3-7天,1次手术面积控制在20%-30%以下,切削痂创面应用VSD敷料覆盖,术后2周左右,切削痂创面肉芽组织形成,予以大张网状皮片移植,VSD敷料覆盖,持续负压吸引。结果:切削痂术后2周,肉芽组织新鲜生长良好,植皮术后10-14天观察移植皮片成活率95%以上,3-4周后网状皮片扩展良好,创面全部覆盖,随访6个月-1年,外形良好,无明显瘢痕增生及肢体功能活动障碍,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应用整形观念,网状皮片移植结合VSD负压吸引技术是治疗深度烧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促进腹部带蒂皮瓣成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2月-2017年2月,选择20例手部前臂皮肤软组织缺损应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患者,男12例,女8例,年龄16-50岁,平均年龄28岁,其中挤压伤8例,热压伤8例,电烧伤4例,单纯皮瓣修复10例,皮瓣+植皮修复10例,腹部皮瓣蒂部、皮瓣边缘缝合部位、皮片移植区全部应用VSD敷料覆盖,皮瓣蒂部放置负压引流管2-3条,持续负压吸引,术毕无需纱布覆盖包扎,术后10-21天断蒂,比常规断蒂时间3-4周,缩短了1-2周.结果:20例腹部带蒂皮瓣全部成活,无明显淤血肿胀现象,10例移植皮片全部成活,6例皮瓣蒂部皮肤出现红肿渗液,予以换药处理.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以有效保护皮瓣,促进腹部皮瓣血运建立,提高皮瓣的成活率以及缩短断蒂时间.  相似文献   
93.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大气污染的加重,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哮喘目前还不能完全根治,反复发作为其特点,故及早诊断和规范化治疗至关重要。气道慢性炎症是哮喘的本质,其主要病理生理特征是气道高反应性[1]。因此,准确地判断气道炎症程度,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是反映气道炎症的指标之一,可与支气管激发  相似文献   
94.
睾丸肿瘤临床较少见,其好发于青壮年,多为恶性。近年来,我院共收治原发性睾丸肿瘤48例,现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治水平。临床资料:原发性睾丸肿瘤48例,年龄12~84(34.2±6.7)岁。肿瘤位于左侧25例,右侧22例,双侧先后发生肿瘤1例;病程1周~8 a。临床表现:自扪睾丸肿大,无疼痛,部分伴有阴囊坠胀不适;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顽固性肱骨内上髁炎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7月,顽固性肱骨内上髁炎患者11例(11肘),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19~55岁,平均34岁,9例表现为肱骨内上髁及周围严重疼痛,2例伴有尺神经症状.分别行关节镜下直接入路对变性肌腱病灶清理,经肘关节内入路对肱骨内上髁周围病变的滑膜、关节囊、骨赘和肌腱止点处理,关节镜监视下对合并尺神经症状的进行松解.对比患者术前、术后Mayo评分及VAS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手术效果.[结果]11例患者随访5~24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3个月时Mayo评分(92.2±6.0)较术前(74.5±6.7)有显著提高(P<0.01),VAS评分(0.9±1.2)较术前(6.5±1.4)显著下降(P<0.01),术后6个月时Mayo评分显示关节功能进一步改善,VAS评分较前降低;术后(2.8±0.4)个月恢复正常工作及训练.8例患者经过12个月以上随访,肱骨内上髁炎均未复发,肘关节内侧疼痛消失,恢复正常关节功能.未发生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应用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顽固性肱骨内上髁炎,病灶处理彻底、手术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肌间隙入路治疗无神经压迫症状的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1-01-2011-06收治的30例无神经压迫症状的胸腰段骨折患者行肌间隙入路切开复位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对手术时间、出血量、是否应用止痛药物、视觉模拟评分(VAS)、椎体前缘上下终板高度、术后第5天复查血:WBC、CRP、ESR进行分析。结果 3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2.6个月。平均手术时间63 min,出血量178 ml,均未使用止痛药物,VAS评分由术前8.5降至术后1.7。结论肌间隙入路是治疗无神经压迫症状胸腰段骨折的理想入路。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皮瓣修复,其中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7例,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背、足内侧软组织缺损12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1例。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5年。29例皮瓣完全成活,仅1例股前外侧皮瓣发生坏死,二次手术给予植皮。13例患者因皮瓣臃肿,二期行皮瓣修整术;2例患者因术后长期从事体力劳动足跟部发生溃疡;其余患者皮瓣质地柔软,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供区均未出现并发症。足底内侧皮瓣修复患者皮瓣感觉功能完全恢复,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患者感觉均部分恢复,5例吻合神经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患者于术后3~5个月感觉功能完全恢复,剩余患者感觉功能部分恢复。结论足底内侧皮瓣、股前外侧皮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各有优缺点,应根据足踝部软组织缺损面积、部位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皮瓣,以提高皮瓣成活率,重建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98.

目的  经腹腔和气管建立大鼠芥子气(SM)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比较两种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细胞凋亡的差异。方法  选取Sprague Dawley大鼠136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8只,其他4个组为腹腔SM组、腹腔丙二醇对照组、气管SM组、气管丙二醇对照组,每组32只。腹腔SM组腹腔内注入稀释的SM 0.1 ml(0.96 LD50=8 mg/kg),气管SM组气管内注入稀释的SM 0.1 ml(0.98 LD50=2 mg/kg),正常对照组未做任何处理。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测定法(TUNEL)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及电镜观察,判断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①腹腔SM组各时间段肺泡间隔TUNEL染色阳性细胞表达率较气管SM组增多(P <0.05)。②腹腔SM组各时间段肺泡间隔凋亡蛋白Bax阳性表达率较气管SM组升高(P <0.05);腹腔SM组各时间段肺泡间隔凋亡蛋白Bcl-2阳性表达率较气管SM组降低(P <0.05)。③腹腔SM组各时间段肺泡间隔凋亡蛋白酶Caspase-3、Caspase-9阳性表达率较气管SM组增多(P <0.05)。④电镜显示,染毒72 h,腹腔SM组和气管SM组Ⅰ型和Ⅱ型肺泡上皮凋亡细胞形态特征为上皮细胞膜附着的微绒毛断裂缺失,排列紊乱;线粒体嵴模糊,粗面内质网表面附着的核糖体脱离,并游离于细胞质中。结论  SM经腹腔和气管染毒致大鼠急性肺损伤,通过内源性通道引发细胞凋亡调节异常,SM经腹腔染毒大鼠各项细胞凋亡指标比经气管明显升高,推测可能与SM腹膜腔的快速吸收有关。

  相似文献   
99.
骨科护士实施康复护理工作现状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洁 《中国康复》2005,20(2):122-122
目的:了解临床骨科护士康复观念及康复知识掌握情况.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掌握康复知识的途径、对康复护理工作的认识、实施康复护理的现状以及康复知识需求等.结果:骨科护士康复知识肤浅,因此直接影响康复治疗的进行.结论:提高临床护士的康复治疗水平,需加强在校教育、继续教育和临床带教.  相似文献   
100.
对1例足踝部大面积复合组织缺损合并高凝血症、多重耐药菌感染、急性肝功能损伤患儿行三期带蒂腓骨瓣重建足弓术。护理重点包括:高凝血症采用集束化护理,严密监控血栓与出血的发生;创面水疗换药法控制感染,持续高热的有效护理,积极预防败血症及感染性休克;指导落实正确供区皮瓣扩张训练方法,采用皮区分区观察法密切观察皮瓣血运情况,及早发现血管危象;实施综合镇痛护理措施,加强患儿及家属的心理干预。结果患儿保肢成功,足踝部创面愈合,外观满意,踝关节活动评价为优。随访18个月,患儿可完成穿鞋、行走、跑、跳等动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