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7篇
  免费   202篇
  国内免费   911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3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917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725篇
  3篇
中国医学   1751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158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152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179篇
  2014年   207篇
  2013年   225篇
  2012年   345篇
  2011年   287篇
  2010年   243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肝纤维化的发生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病理和细胞生化过程,受到多种细胞因子及细胞内多种信号转导通路网络的调控。在这个复杂的调控网络中涉及到很多作用靶标,但很多靶点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尚没有完全定论。发生肝纤维化后,如无有效的治疗措施,最终将恶化为肝硬化。肝硬化患者的肝脏结构发生改变,导致肝脏解毒功能下降,从而使循环血液中内毒素增加,导致肝硬化失代偿期出现门脉高压、内毒血症、高动力循环综合征、肝性脑病等并发症。近年来研究发现大麻素受体参与急、慢性肝病及其并发症的改善与恢复过程,被认为是抗肝纤维化的潜在治疗靶点。该文从大麻素系统概述、大麻素受体与肝纤维化、大麻素受体防治肝纤维化的信号通路、大麻素及其受体在肝硬化并发症中的作用等方面综述了大麻素受体在肝纤维化及肝硬化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2.
目的基于传统煎药工艺建立不同产地黄芪的HPLC指纹图谱,用于黄芪药材质量的评价。方法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对15批不同产地的黄芪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并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选取了12个色谱峰作为指纹图谱共有峰,15批样品的相似度计算结果均大于0.990,说明各产地黄芪药材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通过聚类分析可将15批样品聚为4类;主成分分析采用3个主成分对黄芪药材进行综合评价,综合得分结果显示,甘肃民乐县所产批号为HQ-18001(S1)、HQ-18002(S2)和甘肃岷县所产批号为HQ-18007(S7)、HQ-18006(S6)的黄芪药材在所有样品中的综合得分位于前4名。结论建立基于传统煎药工艺的黄芪药材质量评价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结果可靠,可以用于黄芪药材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相似文献   
53.
目的基于多元统计分析和网络药理学分析预测五味子醋制前后潜在的质量标志物。方法采用UPLC-Q/TOF-MS解析生、醋五味子饮片中主要的木脂素类成分,并运用多元统计方法筛选出炮制前后潜在的差异化学成分,即化学标记物。进一步通过网络药理学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显著差异成分相关的主要作用靶点和通路,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关系,预测生、醋五味子潜在的质量标志物。结果筛选了五味子醋制前后差异性成分40个,其中8个为生、醋五味子之间显著性差异成分(即化学标记物)。鉴定并确认了其中的5个化学成分,分别是5-羟甲基糠醛、五味子甲素及其同分异构体、五味子乙素和五味子酯丁。而其余3个化学标记物通过解析一级、二级质谱信息,推测它们很可能也属于木脂素类成分。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表明,鉴定并确认的5个潜在质量标志物与五味子的主要药理作用密切相关。最终五味子乙素和5-羟甲基糠醛被确定为最具代表性的潜在质量标志物。结论五味子醋制前后其化学成分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变化,经研究分析确定五味子乙素和5-羟甲基糠醛可作为五味子醋制前后代表性的潜在质量标志物,并推测木脂素类成分可能为五味子醋制保肝的重要效应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54.
目的:优选定痛宁颗粒中川芎与细辛挥发油的提取和包合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挥发油提取量为指标,优选挥发油的提取工艺;以包合物收得率和挥发油包合率为指标,优选β-环糊精(β-CD)的包合工艺。结果:挥发油提取最佳工艺为:加8倍量水,浸泡1h,提取6h;包合最佳工艺为:挥发油∶采用饱和水溶液法,β-CD为1∶8,在50℃包合1.5h,包合温度为。结论:优选的挥发油提取及包合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55.
目的:建立降脂合剂中5-羟甲基糠醛(5-HMF)、苍术素(atractydin)、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的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ibar ODS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 L·min-1,检测波长为300 nm,柱温为35℃,进样量10μL。结果:5-羟基甲基糠醛在7.812~250.0μg·m 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3),回收率为100.03%(RSD=1.76%,n=5),苍术素在7.812~250.0μg·m 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8),回收率为100.41%(RSD=1.42%,n=5),丹酚酸B在7.812~250.0μg·m 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2),回收率为100.77%(RSD=2.15%,n=5),其精密度、稳定性和平均加样回收率均符合含量测定要求。结论:本法简单易行,结果准确可靠,可有效地用于降脂合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6.
目的研究铜胁迫对茅苍术药效成分β-桉叶醇、苍术酮和苍术素积累及其生物合成关键酶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R)、法呢基焦磷酸合酶(FPP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在铜胁迫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测定茅苍术HMGR、FPPS的表达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茅苍术3种药效成分的含量;采用SPSS软件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DPS软件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当铜胁迫在100 mg/kg以内时,茅苍术根茎内FPPS表达量与苍术酮含量略有增加;但铜浓度继续增加时,HMGR、FPPS表达量与3种药效成分含量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铜胁迫下HMGR、FPPS的表达量与β-桉叶醇、苍术酮和苍术素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灰色关联度分析发现铜胁迫下茅苍术根茎中β-桉叶醇、苍术酮的含量与HMGR、FPPS的表达量关联较大,FPPS基因的表达对β-桉叶醇和苍术酮合成贡献较大,但苍术素含量与这2种关键酶基因的表达关联度较小。结论阐明了铜胁迫下茅苍术2种关键酶基因表达量与3种药效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揭示了铜胁迫下茅苍术药效成分β-桉叶醇、苍术酮与萜类生物合成关键酶HMGR、FPPS的关系,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研究铜胁迫下茅苍术药效成分合成的分子调控机制,为提高茅苍术药材的品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7.
《中成药》2019,(9)
目的建立复方甘草清疡合剂HPLC指纹图谱。方法复方甘草清疡合剂的分析采用Waters XTerra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37 nm。结果 10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30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5。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甘草清疡合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8.
疫苗是现代社会公共健康保障的主要技术支柱之一。近年来,疫苗安全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促进我国疫苗生产规范不断完善。本文基于《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对比美国FDA版cGMP,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征求意见稿)》,从疫苗的生产质量、法律惩处、经济效益等方面,探讨中国疫苗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并从法律、企业、从业人员和公众宣传等角度提出了可能的整改措施以及对策。  相似文献   
59.
薄荷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植物药和食品添加剂,其发挥功能的主要成分为薄荷醇。研究发现薄荷醇具有抗炎镇痛、抗菌抗病毒及止咳等多种生理功能。近年来,研究发现薄荷醇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能抑制多种恶性肿瘤的生长和演进。然而,也有研究发现使用添加薄荷醇的香烟制品其肺癌发病率明显高于一般烟民。该文对薄荷醇的生理功能及其受体TRPM8进行综述,着重对近年来薄荷醇及其受体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探讨薄荷醇在临床应用的局限性和不良反应,为后续的科学研究及指导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泽泻HPLC指纹图谱,并对其进行模式识别。方法泽泻乙腈提取物的分析采用Hanbon Hedera ODS-2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水-乙腈,梯度洗脱;柱温35℃;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10 nm。对结果进行化学模式识别(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正交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结果 19批四川产地样品指纹图谱中有17个共有峰,11批广西产地样品指纹图谱中12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4。正交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结合HPLC-MS/MS及对照品比对,筛选出泽泻醇B、泽泻醇A、11-去氧泽泻醇C、23-乙酰泽泻醇B、泽泻醇O、24-乙酰泽泻醇A6种主要差异性成分。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将四川、广西产地泽泻进行明显区分,从而用于该药材的质量控制与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