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1篇
  免费   329篇
  国内免费   518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83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282篇
内科学   7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1049篇
外科学   62篇
综合类   652篇
预防医学   289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539篇
中国医学   1624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176篇
  2008年   328篇
  2007年   374篇
  2006年   396篇
  2005年   418篇
  2004年   272篇
  2003年   266篇
  2002年   286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195篇
  1999年   186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51.
为系统分析鸡球虫敏感虫株和抗药虫株不同发育阶段的基因表达情况,利用柔嫩艾美耳球虫敏感株和抗马杜霉素株(由敏感株诱导)的未孢子化卵囊、孢子化卵囊、子孢子和裂殖子为材料构建了一个混合cDNA文库,并用该文库获得了2806条3'端高质量的表达序列标签(ESTs)。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EST序列拼接出1424个假定独立转录本(TUTs),冗余度为49.3%。从cDNA文库中筛选出大量的低丰度表达基因,约占TUT总数的91.5%,且功能未知基因约占TUT总数的83.6%。在功能注释基因中,编码MIC2蛋白、BT1家族蛋白和核糖体蛋白等入侵和发育相关的基因高丰度表达。  相似文献   
52.
昆虫主要依靠嗅觉发现寄主 ,嗅觉在按蚊的寄主搜索行为中起关键作用。本文基于冈比亚按蚊的全基因组序列 ,设计特异引物 ,采用RT -PCR克隆了该按蚊嗅觉结合蛋白候选基因agCP15 88。测序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具有嗅觉蛋白的标志性结构域 ,通过半定量RT PCR技术研究了该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谱 ,发现该基因只在雌蚊触角中表达。这一发现为进一步研究该嗅觉蛋白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3.
为了定量分析骨量分布与载荷环境的关系,基于CT数据建立了大鼠股骨和胫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分别赋予均匀的材料特性和基于CT灰度值的材料特性,用描述骨密度与力学刺激关系的算法来评估简单生理载荷下两种材料模型的有限元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基于CT灰度值模型的有效应力和应变能密度分布与CT灰度分布比较相似,相关系数也较均匀材料模型更高;而且,基于CT灰度值模型的抗断裂能力更强;除此之外,这类模型也更符合骨再造平衡时的力学刺激均匀性假设。基于CT灰度值的有限元模型符合骨的功能适应性原理,可用于进行骨骼内部受力、变形和断裂分析,以及骨再造的数值仿真等研究。  相似文献   
54.
目的 建立蜂蜜中氯霉素、甲砜霉素、氟甲砜霉素及甲硝唑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方法。方法 以乙酸乙酯作为提取剂,经涡旋混匀提取后,氮吹至干,用5%甲醇水溶解,Oasis HLB固相萃取柱净化。经甲醇洗脱,洗脱液经45℃水浴氮吹至干,流动相涡旋溶解,上机测定。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串联质谱检测,采用多离子反应监测(MRM)模式,内标法定量。结果 在优化条件下,4种抗生素浓度在0.1~5.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53,方法检出限≤0.015μg/kg,不同基质中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8.5%~95.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8%~10.7%。结论 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适用于蜂蜜中氯霉素、甲砜霉素、氟甲砜霉素及甲硝唑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55.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并结合近现代文献资料,笔者对杜仲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品质评价、采收加工、炮制历史沿革及产地变迁情况进行了系统梳理及考证,以期为含杜仲的经典名方开发提供参考依据。经考证可知,历代本草均以杜仲为正名,基原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的干燥树皮,古今一致;杜仲最早的产地为河南、山西、陕西、四川一带,自明代以来产地扩展至全国大部分地区,且推崇四川、陕西、重庆、贵州、湖北等地为杜仲的道地产区;近代以来总结其品质以皮厚、块大、粗皮刮净、断面多丝、内表面色暗紫为佳;杜仲的古代炮制加工方法主要有去粗皮切制生用和加酥蜜、姜汁、盐水、酒等辅料炮制,近现代以来炮制方法日趋简化,沿用的炮制方法主要为净制后切制生用、盐炙,建议挖掘不同杜仲炮制品的现代科学内涵,通过标准恢复传统主流炮制方法。基于宋代陈自明的三痹汤中杜仲“去皮,切,姜汁炒”的要求,根据考证结果,建议使用姜杜仲,即参考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炒法,以姜汁为辅料进行炮制后入药。  相似文献   
56.
肇刚  王江涛  刘玉杰  李春宝  齐玮 《中国骨伤》2021,34(10):940-946
肩关节后方不稳发生率明显低于前方不稳,但是临床上诊疗难度大,误诊和漏诊率较高。其病因、临床表现治疗策略与前方不稳完全不同。因此,深入认识肩关节周围解剖结构、掌握检查方法、基于解剖和受伤方式对肩不稳进行分型对提高诊断准确率具有关键作用。CT三维重建对肱骨头及肩盂骨缺损的评估和核磁共振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对于后方盂唇及关节囊病变评估有助于精确诊断。治疗方法分为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对肌性不稳建议保守治疗。创伤性及发育不良性不稳建议手术治疗,具体根据肩盂侧或肱骨头侧损伤行不同术式。肩盂侧损伤根据骨缺损情况行软组织手术、植骨手术或截骨手术来重建后方稳定结构;肱骨头侧缺损则根据前方骨缺损面积行植骨术或肩胛下肌填塞术。手术方式有开放手术和关节镜手术,前者优势在于学习曲线短,固定牢固;后者优势在于微创操作及可以多角度观察病变部位并精确控制骨块位置。本文对将上述问题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57.
目的 分析北京市海淀区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及传播链。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应用现场调查和大数据技术分析传播链。结果 2022年4月27日至5月13日, 海淀区发生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全基因组测序系Omicron变异株(BA.2.2进化分支);涉及感染者38例,确诊病例34例,无症状感染者4例;临床分型以轻型(88.2%)为主,无重型、危重型和死亡病例;早期临床症状以咽部不适(50.0%)、咳嗽(29.4%)为主;17 d内传播7代,涉及3起社区聚集、2起单位聚集和8个家庭内传播;暴露方式以同住(47.6%)、同时空暴露(31.6%)为主;代间距MQ1,Q3)为3(1,6)d;总续发率为1.5%(37/2 482),其中家庭续发率为36.7%(18/49)。结论 本起Omicron变异株疫情临床症状轻,家庭、社区聚集性明显,疫情传播速度较快,同时空暴露感染风险较高,需利用信息化技术全面摸排密切接触者,以快制快,有效阻断疫情传播。  相似文献   
58.
腹腔间室综合征的监护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宏  朱光君  常文  刘翠华 《医学信息》2007,20(9):1715-1717
腹腔间室综合征(ACS)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腹内压(IAP)急剧升高到一定的程度后,引起了包括心、肺、肾、脑、胃肠等多器官、多系统的病理生理改变所形成的一种临床综合征。ACS是一种严重的综合征,其发生发展比较隐匿,常被其他症状所有掩盖,病死率极高四。(中外文献报道死亡率高达62.5%-75%)可见于创伤、休克、烧伤、器官移植等多种疾病的病人。早期识别高危病人,监测脏器功能,实施预见性监护,对提高病人救治成功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9.
对当前中药材栽培研究的几点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疆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变,水源充沛,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着丰富的中药资源,它是我国人民防病治病、康复保健的物质基础。中医中药学,是我国灿烂文化遗产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作为中医药的组成部分———中药材的栽培也倍受国家和人民的重视。新中国成立以后,“道地药材”基地的建立、濒危野生药材资源的保护、短缺药材的扩大引种栽培,都取得很大成绩。特别是近年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高科技研究手段的应用,中药材栽培技术、选种育种、病虫害的生物防治、药用真菌的培养,也都取得新的成果。当今…  相似文献   
60.
首次从毛莨科植物尖萼耧斗菜Aquilegiaoxysepala全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得6个化合物,通过光谱分析鉴定其中4个为氧化阿朴菲生物碱即lysicamine(Ⅰ),isomoschatoline(Ⅱ),liridine(Ⅲ),oxostephaniene(Ⅳ),另2个为胡眩苷(Ⅴ)和β-谷甾醇(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