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73篇
  免费   241篇
  国内免费   232篇
耳鼻咽喉   110篇
儿科学   27篇
妇产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232篇
口腔科学   43篇
临床医学   975篇
内科学   333篇
皮肤病学   186篇
神经病学   159篇
特种医学   1131篇
外科学   810篇
综合类   1020篇
预防医学   462篇
眼科学   28篇
药学   296篇
  4篇
中国医学   285篇
肿瘤学   22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57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83篇
  2016年   287篇
  2015年   259篇
  2014年   793篇
  2013年   695篇
  2012年   956篇
  2011年   1077篇
  2010年   855篇
  2009年   49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91.
目的分析调强放射治疗(IMRT)鼻咽癌的初步临床结果。方法选择111例初治鼻咽癌患者进行IMRT.其中男性76例,女性35例:年龄22~71岁,中位年龄47岁。根据国际抗癌联盟2002年分期标准,Ⅰ期19例.Ⅱ期58例.Ⅲ期32例,Ⅳa期2例。对鼻咽肿瘤计划靶区(PTV)放射治疗至60~65Gy时根据肿瘤退缩情况,缩野加量至70~75Gy。中下颈65~70Gv,锁骨上区52Gy,危及器官剂量在安全限制范围内,脑干、脊髓平均剂量36.5Gv,左、有视神经47.2Gv、43.4Gy,左、右腮腺剂量40.1Gy,39.6Gy,50%腮腺体积平均受照剂量在30Gy以下。结果中位随访期38个月,22例出现局部或淋巴结复发,局部复发率1年、2年分别为5.4%、14.4%。1年、2年、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8.2%、94.6%和85.6%。急性反应主要以口腔黏膜放射性损伤、骨髓抑制和口干为主。口腔黏膜Ⅰ度损伤为22.5%,Ⅱ度、Ⅲ度损伤分别为44.1%、33-3%。骨髓抑制Ⅰ级发生率为31.5%.Ⅱ级3412%.Ⅲ级14.4%。未发现放射性脑损伤后遗症。结论IMRT对于鼻咽癌各区均有较好的剂量分布,局部控制率和2年、3年总生存率有明显提高.且可较好地保护正常组织免受照射,IMRT逐渐成为鼻咽癌标7佯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脊椎骨孤立性浆细胞瘤(solitary plasmacytoma of spine,SPS)的MRI特征及相关病理机制.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SPS患者的MRI特征及相关病理机制.结果肿瘤位于颈椎1例,胸椎8例,腰椎8例.17例SPS均表现椎体不同程度溶骨性骨质破坏,轻度膨胀性改变,14例累及附件,13例椎体压缩楔变;13例椎体边缘形成不对称软组织肿块,12例软组织肿块突入椎管内,7例包绕椎管形成"围管征";T1WI序列呈等、低信号,T2WI序列多呈等或略高信号;增强扫描均明显均匀强化,14例表现为"微脑样"征象.病理组织学特征:肿瘤细胞由弥漫性密集排列的小圆细胞组成,几乎没有细胞间基质.免疫表型:17例均表达CD138及CD38,12例表达Kap,7例表达Lambda,11例表达CD79a,仅2例表达CD20.结论SPS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了解其MRI特征及相关病理机制有助于与其他单发脊椎肿瘤鉴别,可提高术前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93.
目的 评价短期(3~6个月)与长期(12个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病例包括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无症状心肌缺血,均为原位血管病变。临床观察终点为: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卒中、支架内血栓形成、靶病变再血管化治疗、严重出血、净不良临床事件(net adverse clinical event)。通过检索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等中、英文数据库及手工检索,对符合条件的随机对照研究经质量评估、数据提取,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计纳入12项随机对照研究。Detsky评分均大于5分。共计25 949个病例,随访率97.9%。两组在全因死亡(OR=0.86,95%CI 0.71~1.05,P=0.14)、心源性死亡(OR=0.94,95% CI 0.70~1.25,P=0.67)、支架血栓形成(OR=1.36,95%CI 0.94~1.98,P=0.11)、卒中(OR=1.01,95%CI 0.71~1.42,P=0.98)、靶病变再血管化(OR=0.121,95%CI 0.94~1.55,P=0.14)及净不良临床事件(OR=0.98,95%CI 0.83~1.14,P=0.75)均无明显差别;短期组随访期间心肌梗死发生率高于长期组(OR=1.27,95%CI 1.02~1.59,P=0.04),长期组严重出血的比例明显增加(OR=0.69,95%CI 0.50~0.95,P=0.02)。亚洲人群研究结果:长期治疗组全因死亡高于短期组(OR=0.72,95%CI 0.53~0.97,P=0.03),两组严重出血无明显差别。结论 依据限定的临床观察终点,短期双联抗血小板疗效不劣于长期组;7项亚组人群研究,长期组全因死亡率高,不排除与样本量偏少产生的偏移及(或)人群的个体差异有关,结果还有待进一步验证。此结果可作为临床工作警示,依据患者出血风险及冠状动脉病变结果个体化调整双联抗血小板周期。  相似文献   
94.
【摘要】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是男性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但药物与手术治疗均有其局限性。本文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前列腺栓塞术的近期文献报道,并提出我们的观点,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提供可供选择的安全、有效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95.
目的:研制针对4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 Salmonella paratyphi A)、乙型副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paratyphi B)、大肠埃希菌O157∶H7(Escherichia coli O157∶H7)、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的基于上转发光免疫层析技术( UPT-LF)的快速定量检测试纸,并对其检测性能进行评价。方法以上转发光纳米颗粒( UCP-NPs)作为示踪物,基于双抗体夹心检测模型,研制针对上述4种靶标菌的UPT-LF试纸;以4种靶标菌的系列浓度标准菌悬液作为标准样品,评价试纸的敏感性、特异性、线性和精密性,并进行模拟染菌食品的检测,评价模拟样品阳性检出率。结果针对4种靶标菌的UPT-LF试纸均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r为0.985~0.996;检测敏感性达105~106 CFU/ml,与其他近缘菌株无交叉反应;对乳制品、饮料、小食品、水产、肉类等细菌污染的食品检出率较高。结论该研究建立的对4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进行快速检测的UPT-LF,简便快速,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线性定量能力,操作性能可满足食品安全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96.
目的:对透析式冰冻红细胞( RBC)洗涤机的处理程序进行改进,使之适用于2 U冰冻RBC的洗涤处理。方法深低温保存2 U冰冻RBC解冻复温后,采用透析式冰冻RBC洗涤机进行洗涤处理,对洗涤程序进行了提高泵速和加液速度、调整溶液渗透压等方面的改进,大幅缩短2 U冰冻RBC洗涤处理时间。对洗涤后的RBC进行血红蛋白( Hb)含量、Hb回收率、甘油残留量(上清渗透压)、游离Hb含量、变形性以及凋亡率等指标的检测,并据此判断洗涤效果。结果改进前后的透析式洗涤程序处理得到的RBC的Hb含量分别为(35.03±4.20)和(53.82±2.08)g;Hb回收率分别为(61.10±8.46)%和(80.22±3.73)%;上清渗透压分别为(307.00±14.50)和(322.00± 29.00)mOsm;游离Hb分别为(0.74±0.04)和(0.80±0.08)g/L;程序改进前后的洗涤时间分别为(1.64±0.31)和(1.04±0.16)h;改进前后的洗涤程序处理得到的RBC在Hb含量、Hb回收率、RBC变形性、洗涤时间等指标上有明显改善。而在甘油残留量、游离Hb含量、细胞凋亡等方面无显著变化。结论经过程序改进,2 U冰冻RBC洗涤时间缩短、洗涤后RBC和Hb含量显著升高,提高了洗涤效率及冰冻RBC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7.
目的验证小鼠损伤脊髓中高表达的microRNA-21(miR-21)在neuro-2a细胞中对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的作用,初步探讨miR-21在脊髓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neuro-2a细胞在体外培养16h,分别按相应体系转染miR-21 mimics,继续培养48h,提取6孔板内细胞总蛋白和总RNA行蛋白印记和实时定量PCR检测,利用HEK293细胞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 neuro-2a细胞转染miR-21 mimics后,其内源性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的表达在蛋白和mRNA水平均明显降低。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显示,miR-21对PDCD4 3'非翻译区(3'-UTR)的预测位点有直接抑制作用,而将此位点突变后,miR-21对PDCD4 3'-UTR预测位点的抑制作用消失。结论 miR-21通过直接作用于PDCD4 3'-UTR靶位点从而在mRNA和蛋白水平抑制PDCD4的表达。miR-21可能在脊髓损伤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8.
目的针对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后假体置换术,使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股骨短柄假体与常规股骨假体的生物力学特性进行对比。方法利用薄层CT资料建立股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我院股骨中空多孔股骨假体相关参数建立两种髋关节股骨假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应用Ansys 5.7有限元分析软件考察两种假体植入后的应力分布,并进行比较。结果短柄假体所受最大mises应力较常规股骨假体明显减小;力学传导模式仍为远端应力集中,最大mises应力仍出现在张力侧。结论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术中短柄假体力学特性优越。  相似文献   
99.
目的筛选我国脊柱外科被引最高的50篇文献,分析其主要特征。方法利用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检索我国33本骨科主要期刊。根据被引频次排名,筛选脊柱外科被引最高的50篇文献,分析其主要信息。结果被引最高的50篇文献被引频次从391次到80次。发表于1994-2006年间。刊登于7本期刊,《中华骨科杂志》、《中国脊柱脊髓杂志》、《中华外科杂志》和《颈腰痛杂志》最多。分布于12个省市,北京最多。来源于24所机构,苏州大学一附院最多。8位第一作者发表一篇以上文献。脊柱退行性疾病相关文献最多。结论被引最高文献的总结有助于认识我国脊柱外科领域经典文献的主要特征,了解该领域发展历史并指导未来研究,为青年医师阅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
<正>患者女,61岁。因"间歇右腰疼痛12 d"于2014年2月26日来我院就诊。患者12 d前大量饮水后出现右侧腰部疼痛,无恶性、呕吐、血尿症状,后症状自行缓解,次日症状复发。体检:肾区无隆起,双肾区无压痛、叩击痛。双侧输尿管走行区无压痛,膀胱区无明显包块,无压痛。影像学检查:超声造影示右肾下极可见低回声包块,超声造影后,该包块与周围肾实质同步增强,增强程度低于周围肾实质。MRI见右肾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