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6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6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01.
目的 从癌症筛查服务人员组成和工作服务负荷,了解癌症筛查项目的可持续性。方法 2014-2015年基于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在16个省份项目点选取2013-2015年所有承担项目的医院(71.1%为三甲医院)、CDC和社区中心,采用纸质问卷和网络调查,访谈对象包括宏观管理人员、具体项目管理人员和一线工作人员等,内容包括不同专业人员配备情况、工作人员工作负荷及补偿情况等。结果 完成合格调查4 626份,年龄(37.7±9.5)岁,男性占31.0%。省份间投入人员数量差别较大,以2012年加入项目的8个可比省份为例,副高及以上人员数量为6人(重庆)至43人(北京)不等;细化不同专业间差别也较大。不同机构来源工作人员中,医院(n=2 192)、CDC(n=431)和社区中心人员(n=1 990)自报因参加项目工作量增加所致压力较大的占比依次为19.9%、24.6%和34.1%(P<0.001)。对应不同项目角色分类人员,宏观管理(n=227)、项目具体管理人员(n=376)和一线工作人员(n=3 908)自报压力较大的比例依次为23.6%、22.3%和28.2%(P<0.001)。3 244名(73.8%)工作人员为项目工作加班获得报酬或补偿,其中以与工作量挂钩的劳务费(67.5%)和工作量不挂钩劳务费(26.6%)形式最多见。结论 省份间人员配置情况提示各现场的组织模式不同,客观能力可能存在差异。若要长期可持续性开展癌症筛查工作,建议筛查工作趋向常规化,减轻社区和一线工作人员压力,提高物质和非物质激励,可设专职人员。  相似文献   
102.
103.
目的 探讨2000-2015年中国≥60岁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情况。方法 通过系统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PubMed等中英文数据库中有关老年期痴呆患病率的研究文献,检索时间为2000-2015年。采用R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5篇文献,总调查人数为76 980人,其中患者4 295例;经Meta分析,老年期痴呆患病率为5.15%(95%CI:4.21%~6.09%);亚组分析显示,老年期痴呆患病率女性(6.08%)高于男性(4.10%),年龄越大者患病率越高(60~64岁至≥85岁年龄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从1.01%升至23.60%),阿尔茨海默病患病率(3.56%)高于脑血管性痴呆患病率(1.11%),文盲人群患病率(8.74%)高于非文盲人群(3.17%),非在婚人群患病率(6.83%)高于在婚人群(3.95%)。结论 中国≥60岁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较高,年龄、性别、文化水平和婚姻状况可能影响老年期痴呆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4.
105.
张丽芬  丁峥嵘 《疾病监测》2011,26(9):682-684,688
目的 评价与缅甸接壤边境地区维持无脊髓灰质炎(脊灰)工作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巩固无脊灰成果。 方法 对云南省与缅甸接壤边境地区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监测、脊灰减毒活疫苗(OPV)强化免疫、缅甸入境健康儿童粪便标本脊灰病毒(Poliovirus,PV)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2005-2009年,与缅甸接壤边境6个州(市)累计报告212例AFP病例,所报病例均排除脊灰,15岁儿童AFP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03/10万,报告后48小时调查率为98.60%,14天内双粪便采集率为83.97%,合格粪便采集率为81.15%,粪便标本7天内送达率为92.88%,随访及时率为77.64%,AFP病例粪便标本PV分离率和NPEV(非脊灰肠道病毒)分离率分别为2.40%和9.60%。6个州(市)共开展8轮次OPV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累计应种儿童3 682 599人,实种3 578 530人,服苗率97.17%。省脊灰实验室检测缅甸入境健康儿童粪便标本856份,PV分离率和NPEV分离率分别为3.74%和13.79%。 结论 夯实边境州(市)AFP监测各项工作,加强OPV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防范脊灰野病毒输入,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  相似文献   
106.
《The Journal of infection》2019,78(6):439-444
ObjectivesSynovial fluid C-reactive protein (syCRP) has been recently described as a new biomarker in preoperative diagnostics to identify 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s (PJI).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syCRP in a large cohort of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PJI and to calculate the optimal cut-off to diagnose PJI.MethodsBetween September 2015 and June 2017, we prospectively included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PJI, in which syCRP was additionally measured along with routine preoperative diagnostic serum and synovial biomarkers. We analysed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syCRP using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ResultsWe included 192 cases (hip n = 80, knee n = 91, shoulder n = 21) with a final diagnosis of PJI in 26 cases (14.0%). Combined for all joints, the syCRP valu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PJI group than in the no PJI group (median: 13.8 vs. 0 mg/l; p < 0.001). The optimal cut-off (Youden Index: 0.71) for the PJI diagnosis combined for all joints was at a syCRP value of 2.9 mg/l with a sensitivity of 88%, a specificity of 82%, and a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98%.ConclusionsSyCRP features high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but is not useful as a single diagnostic parameter in suspected 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 (PJI).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评估楚雄市血吸虫病潜在传播风险,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楚雄市军屯村者纳屯和李家村腰站2个自然村作为风险评估村,通过查阅、审核和收集2015–2017年2个村血吸虫病疫情和防治资料,结合钉螺、野粪与人群病情等现场调查结果,分析楚雄市血吸虫病传播风险。结果 楚雄市者纳屯和腰站2个村共有钉螺分布面积1.49 hm2,钉螺平均密度0.54只/0.1 m2,有螺框出现率为5.41%,未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居民血清学阳性率为3.36%,未发现粪检阳性血吸虫感染者。共捡获并检测各类野粪58份,未查到血吸虫感染阳性野粪。2个村血吸虫病传播风险评级均为Ⅲ级。结论 虽然楚雄市已处于血吸虫病低传播风险状态,但钉螺分布密度仍较高,且存在传染源输入等风险。今后仍应加强传染源控制,加大灭螺工作力度,巩固血吸虫病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分析云南省昆明市2016-2018年MSM中HIV-1分子网络的特征,探讨HIV-1传播网络的危险因素,为干预的有效实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6-2018年在昆明市连续收集新报告的感染HIV-1的MSM的样品540份,通过巢式PCR扩增HIV-1的pol区基因,按照最大似然进化树中bootstrap值 > 95%和基因距离 < 3%构建分子网络,对研究对象进入网络和网络增长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459份样品获得pol序列,检测到7种HIV-1基因型,其中以CRF07_BC(49.2%,226/459)和CRF01_AE(40.3%,185/459)为主,其他基因型包括URFs(4.8%,22/459)、CRF08_BC(3.1%,14/459)、CRF55_01B(1.7%,8/459)、B亚型(0.7%,3/459)和CRF68_01B(0.2%,1/459)。共163条序列进入网络,入网率为35.5%(163/459),形成56个簇,簇内个体数在2~13个之间。对研究对象进入网络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已婚和多性伴者在网络中检测到的比例较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伴数是MSM感染者分子网络增长的影响因素;按照每年出现≥3个新增感染者的网络为活跃传播簇的标准,有6个传播簇可判定为活跃传播簇,外地、有STD史、离异和学生的MSM是活跃传播簇干预的关键对象。结论 昆明市MSM中HIV-1基因型日趋复杂,进入分子网络的相关因素包括已婚和多性伴,活跃传播簇中外地、有STD史、离异和学生MSM需要加强干预,本研究为分子网络运用于该人群的干预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分析2005年至2010年云南省涂阳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涂阳患者的病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年至2010年涂阳肺结核患者平均治疗成功率94.64%(初治95.74%,复治93.4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大、首诊单位在综合医院、复治、外地户籍、2月末痰检阳性、非全程督导及非系统管理是影响治疗成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后患者治疗成功率有了很大提高.应根据影响患者治疗成功的危险因素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0.
2010年12月14日,云南省德宏州中缅边境的潞西市轩岗乡户弄村发生1起缅甸输入O1群稻叶型霍乱疫情,患者经云南省德宏州人民医院规范治疗7 d,症状消失,两次采样,实验室检测结果为阴性,痊愈出院,病例未出现重症及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