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4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3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78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9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247篇
预防医学   92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127篇
中国医学   161篇
肿瘤学   5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1.
目的 分析帕尼培南-倍他米隆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感染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某院血液科2007~2012年间收治的恶性血液病伴感染11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常规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观察组患者使用帕尼培南-倍他米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接受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出现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帕尼培南-倍他米隆用于恶性血液病合并感染患者的治疗,可以显著提高其临床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2.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改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影像学改变及早期诊断等问题。方法观察10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头颅MRI改变,以及2例全脑血管造影(DSA)改变。结果10例患者分别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眼球运动障碍、瞳孔异常和偏盲等,头颅MRI显示双侧丘脑、脑干、小脑、枕叶等处多发脑梗死灶,2例DSA结果示在基底动脉顶端血管狭窄。结论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早进行头颅MRI扫描对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DSA有确诊价值。  相似文献   
93.
目的应用藏药二十五味铜灰散的成分之一—自然铜治疗小鼠继发性棘球蚴病,观察金属铜对棘球蚴的杀伤作用及对实验小鼠脏器的损伤作用,为临床上合理应用藏药治疗棘球蚴病提供依据。方法小鼠给予自然铜(200mg/kg)治疗,1次/d,30 d后剖杀小鼠并获取棘球蚴及小鼠肝、脾、肾,制作组织切片,观察病理改变。结果自然铜灌胃治疗30 d后,光镜下观察棘球蚴的角皮层层状结构模糊不清或消失,呈坏死状态,原头节呈凝固性坏死。小鼠肝、脾、肾出现明显病理损伤。结论自然铜对继发性棘球蚴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不宜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94.
目的:了解青海省海东地区乡镇卫生院工作现状,为制定基层卫生发展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青海省海东地区所属3县18个乡镇卫生院相关人员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乡镇每千人拥有卫生人员数0.63;以女性为主(性别比为1:1.60);平均年龄为(35.16±13.82)岁;平均从业时间为(17.63±9.75)年。学历以中专及以下和大专学历为主,职称以初级和无职称为主(均接近或超过60%);医护比为1:0.45。招聘人员所占比重较大(32.8%),无证行医现象严重(41.81%)。不同专业每人日均工作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工作时间最长的是兼职人员,其次依次为药剂、医生、护士和检验人员。结论:青海省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数量不足;卫生人员年龄、学历、职称低,性别比不合理;无证行医人员所占比重较大;卫生队伍相对不稳定;人员配置不合理,且工作中存在相互交叉,卫生人员的工作量不饱满。  相似文献   
95.
  目的  分析2011 — 2019年青海省登记报告的结核病患者治疗结局的影响因素,并通过构建贝叶斯网络模型进行因果效应推断和条件概率分析。  方法  通过全国结核病管理系统导出2011 — 2019年青海省登记报告的结核病例信息,描述其治疗结局现状,并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核病患者治疗结局的影响因素,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纳入贝叶斯网络模型中进行因果关联和条件概率推断。  结果  2011 — 2019年青海省结核病患者治疗成功率为88.86%。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来源中的因症就诊、转诊和追踪以及诊断分型是影响结核病患者治疗结局的保护因素,而高年龄组(≥55岁)、农牧民、患者来源中的健康检查及其他接触者检查、重症、复治和非全程管理督导是危险因素。 通过构建贝叶斯网络模型可以得出,患者来源、是否重症和管理方式与治疗结局存在因果关联,当因症就诊的非重症结核病患者被全程管理督导时,其治疗成功率最高(95.63%),出现不良结局概率最低(4.37%)。  结论  年龄、职业、患者来源、诊断分型、重症、治疗分类和管理方式是结核病患者治疗结局的影响因素,因症就诊的非重症结核病患者被全程管理督导时治疗成功率最高。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脂联素对冠心病的影响及两者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将研究对象分为四组,其中病例组有3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ESA)检测血肿瘤坏死因子α、脂联素含量;并对数据进行多变量的方差分析。结果: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心肌梗死合并颈/肾/脑动脉硬化组(3.34±0.92)、心肌梗死(2.72±0.86)、心绞痛组(1.63±0.54)、对照组(0.94±0.39)μg/L,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联素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对照组(10.71±2.51)、心绞痛组(4.95±1.72)、心肌梗死组(3.87±1.60)、心肌梗死合并颈/肾/脑动脉硬化组(2.86±1.24)mg/L,除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心绞痛组、心肌梗死组和心肌梗死合并颈/肾/脑动脉硬化4组间的C反应蛋白和T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NF-α和APN呈负相关(r=-0.85,P〈0.001)。结论:肿瘤坏死因子α和脂联素与冠心病及其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97.
本文介绍了铁屑处理镀铬废水中六价铬的反应动力学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固-液比M/V=1.5g/ml;温度T=20℃;铁屑粒径D=1.0-2.0mm;活化时间Ta=20min的条件下,K值保持稳定,反应进行得最快,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8.
特高海拔现场高压氧治疗对肺水肿病人肺动脉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特高海拔地区现场高压氧 (HBO)治疗对高原肺水肿 (HAPE)病人肺动脉压的影响 ;评价HBO对HAPE的疗效 ;探讨肺动脉高压 (PH)与HAPE的关系 ;强调现场就地治疗的重要性。方法 在 4636米特高海拔 (气压 5 7.41kPa,氧分压 1 2 .OkPa)现场治疗来自海拔 4636~ 5 1 30米 (气压5 7.41~ 5 3.2 8kPa/431 .6~ 40 0 .6mmHg,氧分压 1 2 .0~ 1 1 .6kPa/90 .0~ 87.0mmHg)的HAPE 32例。治疗前后对其临床症状、X光胸片、血氧饱和度 (SaO2 )、平均肺动脉压 (MPAP)进行自身对照。结果 治疗前后 32例HAPE临床症状、体征及MPAP等各项观测指标显著改善 ,P <0 .0 0 1。结论 特高海拔现场HBO救治HAPE效果肯定 ,它能使显著增高的肺动脉压降低 ,全部病例病情迅速改善 ,其中 1 1例 ( 34.3% )基本治愈。为下送进一步治疗创造了条件。HAPE患者均有PH ,而PH者未必一定发生HAPE ;PH是机体适应缺氧环境的正常代偿 ,PH失代偿的阈值确有必要探讨  相似文献   
99.
丁丙诺啡口含片对晚期癌痛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了丙诺啡口含片对晚期癌痛有镇痛作用。方法:72例经病理或细胞学确诊的中晚期癌症患者,采用多中心开放试验。其中51例给丁丙诺啡含片0.6 ̄1.2mg/d,tid,舌下含化,21例1.2 ̄2.4mg/d,按q8h或q6h舌下含化。资料数据采用t检验及卡方检验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临床镇痛总有效率、显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91.67%,86.11%及5.56%。21例大剂量组镇痛效果优于51例小剂量  相似文献   
100.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胃瘫综合征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胃瘫综合征(PGS)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1995年1月至2001年12月诊治的8例PGS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本组PGS发生率1.43%,5例术后8~14天恢复正常,2例术后15~20天恢复正常,再手术的l例于术后23天恢复正常。结论 PGS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X线钡餐检查和胃镜检查有利于本病的诊断,采取非手术治疗可以治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