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83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某企业工人的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态度观念和行为等情况,为企业工人艾滋病宣传干预策略和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某企业557名在岗工人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企业工人557人,以男性青壮年为主,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为68.94%。有过婚外性行为的91人,占16.34%,年龄(χ2=7.28,P<0.01)、文化程度(χ2=15.82,P<0.01)及婚姻状况(χ2=36.82,P<0.01)对车间工人婚外性行为的发生有显著影响;婚外性行为中每次使用安全套的22人,占24.18%,婚外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率低。结论企业工人有较高比例的婚外性行为,艾滋病知晓率低,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艾滋病宣传干预工作,预防艾滋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92.
PFGE分子分型法在副溶血弧菌腹泻散发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腹泻门诊病人的副溶血弧菌分离株进行分子分型,对缺乏聚集性信息的病例开展实验室监测。方法:对2010年7月27日至29日分离到的40株副溶血弧菌进行PFGE分子分型,利用BioNu-merics分析软件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结果:40株副溶血弧菌PFGE指纹图谱可分为16个PFGE型(P1-P16),其中有6个型别分别有多株菌株处于同一聚类(P1、P2、P3、P8、P10、P13),结果显示在不同的腹泻监测点该时段可能存在多起聚集性病例。结论:应用PFGE分子分型,通过实验室监测可提示可能出现聚集性病例或暴发,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可分析和确诊聚集性病例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93.
目的:了解上海浦东新区感染性腹泻病人气单胞菌的感染及耐药情况,为相关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2个监测点,1245件急性腹泻样本进行气单胞菌检测,阳性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从1245件标本中检出气单胞菌93株,阳性率为7.47%,其中嗜水气单胞63株,温和气单胞26株,豚鼠气单胞4株。6月-8月份为高峰期。药敏试验结果:80%以上菌株对庆大,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头孢噻肟敏感,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四环素、头孢噻吩、萘啶酸不同程度耐药。结论:气单胞菌感染存在季节性差异,与夏秋季腹泻关系密切。持续对气单胞菌及其耐药性的监测对细菌性腹泻病的预防与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4.
上海市浦东新区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浦东新区第五轮全球基金结核病控制项目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的实施效果,为结核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7年12月—2009年9月全球基金结核病控制项目季报表、年报表,分析浦东新区外来流动人口中肺结核病的发现和治疗管理情况。[结果]项目实施2年间共投入专项经费185.5万元人民币。2年间共发现活动性肺结核1 288例,新登记率从项目实施前的43.03/10万上升至51.58/10万。2年间发现新涂阳肺结核病人434例。结核病全程督导管理(DOT)从项目实施前的57.8%上升至94.8%;肺结核病人治疗满1年治愈/完成疗程率从48.8%上升至85.0%。[结论]第五轮全球基金结核病控制项目效果显著,促进了浦东新区结核病防治规划的实施,也为其他项目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95.
目的了解浦东新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公共宣传活动效果,为今后制定公众健康宣传活动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抽取社区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上海市健康教育设计的问卷对调查对象进行调查。结果公众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结论健康宣传活动应以丰富多彩的形式、从百姓切实关注的角度呈现给公众,才能真正推动社会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6.
上海市郊某区大棚果蔬种植者农药使用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大棚果蔬生产行业从业人员农药使用知识、态度和行为,为指导其安全、合理、有效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4个镇,分别从大棚种植比较集中的几个村,各选取70人作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员基本信息和农药使用各环节的知、信、行等。结果共收集到有效问卷274份;大棚从业人员对有关农药购买和安全使用要求有较高的知晓率(73.89%),但应用时重视不够,有61.68%的人能按安全隔离期施药,不记录施药情况的达42.7%。仅有23.36%的被调查户采用了正确的存放农药方式,对使用后的农药包装随意丢弃的达86.13%。87.96%的被调查者在购买农药时首先考虑防治效果,能按说明书要求配制农药浓度的占66.42%;在农药使用各环节的个人防护方面,85.77%的人会穿长袖衣裤,但帽子、口罩、防护眼镜的穿戴率低,分别为29.2%、24.09%和10.58%。86.41%的被调查者认为需要有关农药知识的培训,农技部门专家和农药销售人员对大棚果蔬种植者农药使用行为影响较大。结论要进一步加强农技队伍和农资销售网络人员的建设、培训,并以此为主要的工作平台,将农药安全使用和防护的知识作为培训、推广的内容,推动农业农民职业安全健康和农产品安全卫生保障。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索细菌L型检测在腹泻患者病原检索中的必要性,耐药性。方法对监测点腹泻样品用常规方法作病原检索同时用高渗培养方法进行细菌L型检测,对L型菌回复返祖,分别对L型菌和返祖菌作药敏试验。结果病原菌阳性率9.22%,细菌L型阳性率1.83%,37株L型菌全部回复成返祖菌。L型菌主要对诺氟沙星(78.38%),头孢噻肟(72.97%)敏感,对氨苄西林(83.78%),四环素(70.27%)耐药;返祖菌主要对诺氟沙星(64.86%),复方新诺明(62.16%)敏感,对利福平(94.59%),头孢噻吩(83.78%)耐药。药物种类敏感性差异率100%。结论腹泻患者中存在L型菌,病原菌与L型菌菌谱不一致,L型菌和返祖菌的药物敏感性不同,为临床提供用药依据。  相似文献   
98.
目的了解浦东新区2010年3月—2011年6月手足口病的流行趋势和发病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手足口病病例咽拭子、疱疹液和粪便中的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16型(CA16)。结果 2010年3月—2011年6月,共检测样本421份,检出EV71核酸阳性样本148份,CA16核酸阳性样本75份,检出率为52.97%。核酸阳性患者的男女比接近2∶1。2~5岁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年龄段。每年的4~6月份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患者标本在发病2天内采集检测核酸阳性率最高,超过2周基本不能检出。结论 2010—2011年间,浦东新区手足口病的流行趋势与其他地区相似,患者的年龄分布和时间分布特征明显,相关部门可以据此做好手足口病的防病工作。2011年是EV71的流行年,要加强手足口病的监测和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99.
目的 了解王港地区儿童意外伤害发生情况和认知现状,分析伤害发生的原因,为降低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和预防其发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并为提高儿童意外伤害认知率提供建议。方法 整群抽取王港地区两所小学作为研究现场,对现场中3~5年级的所有在校学生开展问卷调查,收集整理信息后用Epi Data 3.1进行资料录入,SPSS 18.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学龄儿童男女百分比分别为59.26%和40.74%;916名学生父母最高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所占百分比为89.72%;942名学生为外来务工人员携带儿童,所占百分比为92.26%。儿童高危行为发生率为51.91%,意外伤害发生率为9.01%;意外伤害类型构成排前三位的是跌倒/坠落、动物伤和烧烫伤。结论 王港地区儿童意外伤害高危行为和意外伤害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防止儿童跌倒/坠落、动物伤和烧烫伤的发生是目前健康管理干预的首要任务;与父亲相比,母亲的文化程度对儿童的成长和教育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0.
背景 恶性肿瘤对人群健康的危害已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但目前针对劳动适龄人群恶性肿瘤死亡情况的研究依然较少。目的 了解2002—2015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劳动适龄人口恶性肿瘤死亡情况及其趋势,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02年1月—2016年2月收集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死因监测数据库中2002-01-01至2015-12-31死亡的劳动适龄人口恶性肿瘤死亡资料。人口学资料来源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安局。分析2002—2015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不同性别、年龄段劳动适龄人口恶性肿瘤死亡情况(死亡人数、粗死亡率)及不同性别、年龄段、死因分类劳动适龄人口恶性肿瘤粗死亡率年变化趋势。结果 2002—2015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劳动适龄人口恶性肿瘤死亡19 021例,粗死亡率为74.15/10万。2002—2015年上海市浦东新区男性劳动适龄人口恶性肿瘤粗死亡率大于女性(P<0.005)。2002—2015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劳动适龄人口恶性肿瘤粗死亡率随年龄的增大而上升(P<0.005)。2002—2015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劳动适龄人口恶性肿瘤粗死亡率呈现波动状态〔年均变化百分比(APC)=-0.20%,P=0.420〕。2002—2015年上海市浦东新区男、女性劳动适龄人口恶性肿瘤粗死亡率年变化趋势不显著(APC男性=-0.01%,P=0.983;APC女性=-0.48%,P=0.208)。2002—2015年上海市浦东新区30~39、40~49、50~59岁劳动适龄人口恶性肿瘤粗死亡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APC30~39岁=-2.96%,P<0.001;APC40~49岁=-2.90%,P=0.002;APC50~59岁=-1.59%,P=0.033)。2002—2015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劳动适龄人口主要恶性肿瘤死因分类中,肺癌、结直肠癌、胰腺癌粗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APC肺癌=2.04%,P<0.001;APC结直肠癌=1.99%,P=0.019;APC胰腺癌=2.35%,P=0.038),肝癌、胃癌粗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APC肝癌=-3.78%,P<0.001;APC胃癌=-2.12%,P=0.004)。结论 2002—2015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劳动适龄人口恶性肿瘤粗死亡率现波动状态,其中肺癌、结直肠癌、胰腺癌粗死亡率逐年上升,值得关注,需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