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6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6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流感流行状况及其病原学特征,为制定流感季节性流行的有效应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2015-2017年流感样病例症状监测和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描述其流行特征。 结果 2015-2017年浦东新区综合性监测点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为1.22%,儿童监测点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为4.72%。2015-2017年流感病毒总体阳性率为24.21%,峰值为每年冬春季和夏季,检出流感病毒中以季节性A(H3N2)型为主,占57.24%;成人流感病毒阳性率(31.49%)显著高于儿童(16.92%)(χ2=182.472,P=0.000),流感病毒亚型均以季节性A(H3N2)型为主。 结论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5-2017年流感的流行强度较高,3年检出流感病毒均以季节性A(H3N2)型为主,冬春季和夏季阳性率较高,成人流感病毒亚型季节性流行规律与儿童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正>症状监测是对临床诊断前患者相关的非特异性信息进行监测。相关研究表明,症状监测可应用于公共危机应对,以及大型体育活动与政治集会等大规模人群聚集活动的公共卫生保障[1-2]。浦东新区传染病症状监测预警系统,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卫生保障为背景,建立社区的症状监测系统,探索症状监测的早期预警技术。在监测点医院HIS系统嵌入症状监测模块,严格按症状监测要求填写各类症候群信息,数据每晚12∶00通过医院前置机准时推送到卫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002-2008年浦东新区户籍儿童传染病的发病规律及流行特征,为制定科学的传染病防治对策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上海市浦东新区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 a间浦东新区户籍儿童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1 026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88.80/10万;乙类传染病的疾病谱发生明显变化,由肠道传染病发病为主转变为呼吸道传染病发病为主,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集中在4-6月,肠道传染病主要集中在8-10月;丙类传染病报告7 757例,发病以2~6岁阶段幼托儿童为主。结论加强幼托机构及中小学校呼吸道传染病和手足口病的防控已成为浦东新区户籍儿童传染病的防控重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流行性感冒(流感)的病原学特征及流行规律,比较儿童和成人的亚型特点.方法 对2012-2014年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4年流感病毒总体阳性率为19.11%,监测峰值是每年的冬春季和夏季,检测到的流感病毒以季节性A(H3N2)型为主,占62.78%,各年龄组流感病毒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岁以上年龄组阳性率最高.儿童和成人的流感病毒阳性率分别为13.50%和2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成人与儿童流感病毒亚型构成不同,而季节性流行规律是一致的.2012年冬春季优势株是B(Victoria)型,夏季是季节性A(H3N2)型.2013年流感病毒阳性率高峰不明显,优势株是季节性A(H3N2)型.2014年春季是B (Yamagata)型、季节性A(H3N2)型、新甲H1N1型交替流行,夏季优势株是季节性A(H3N2)型.结论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2年和2014年流感的流行强度较高,2013年流行强度有所下降,3年中检测出的流感病毒以季节性A(H3N2)型为主,冬春季和夏季阳性率较高.成人流感病毒阳性率高于儿童,成人流感病毒亚型季节性流行规律与儿童一致.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浦东新区幼托儿童细菌和病毒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为幼托儿童感染性腹泻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托6家医院,按照1∶5~1∶20不等的抽样间距,采集儿童腹泻初诊病例粪便标本并收集流行病学资料,开展细菌和病毒检测分析。结果 381例粪便标本中,细菌和病毒阳性检出率60.89%,民办幼儿园病例阳性检出率高于公办幼儿园(χ2=6.53,P<0.05)。单纯细菌阳性检出率10.24%,主要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单纯病毒阳性检出率33.33%,主要为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混合感染阳性检出率17.59%,主要为2种病毒混合感染。单纯细菌感染夏季高,单纯病毒感染冬春季高(χ2=34.00,P<0.05)。单纯病毒和细菌感染病例中,出现呕吐症状的构成比分别为42.06%和17.95%,病毒组高于细菌组(χ2=7.48,P<0.05)。结论 上海市浦东新区幼托儿童感染性腹泻病原中细菌和病毒季节高峰明显,民办幼托机构儿童感染较重,应针对不同季节和不同人群开展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分型现状,掌握HCV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浦东新区2008-2009年报告的109例HCV感染者(病例组)和109例健康者(对照组)的危险因素,同时利用巢式RT-PCR检测血清HCV RNA,并进行基因分型,最后比较各基因亚型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和感染危险因素。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的职业和文化程度构成显著不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输血/血制品使用史(OR=13.97)、创伤性美容史(OR=4.03)和修面/刮胡须史(OR=4.72)是HCV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病例组患者血清HCV RNA检出率为63.83%(60/94),以1b亚型(51.67%)和2a亚型(15.00%)为主;但同时存在1a、3a、3b、6a、6n亚型。其中,1b和2a亚型的感染者年龄较高,且退休人员的比例较高。各亚型患者间,仅创伤性美容史的分布有差异。结论输血/血制品使用、创伤性美容和修面/刮胡须是浦东新区HCV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本地区HCV基因型仍以1b/2a亚型为主,但其他亚型并存,且各亚型的流行特征存在一定差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以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卫生保障为背景,以医疗机构为数据源,探讨建立浦东新区传染病症状监测系统和早期预警的方法.方法 依托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嵌入模块,采集上海市浦东新区21家医院就诊患者的相关症状,通过浦东新区卫生信息网导入症状监测系统数据库进行资料分析;并采用累积和预警模型和绝对值预警方法探测报告数异常情况.结果 2010年5月1日~10月31日期间,监测目标病例共计105352例,以发热呼吸道和腹泻症候群最为常见,东方医院和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报告病例数最多.监测期内系统总共发出191条预警信号,信号数最多的是发热呼吸道和腹泻症候群,最少的是中枢神经系统症候群,信号强度以1级为主.结论 笔者等成功建立了浦东新区医疗机构传染病症状监测系统,并在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期间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8.
〖HT5”H〗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医疗机构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现况,发现管理工作中薄弱环节。方法〓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对浦东新区66家开设口腔科门诊的在管医疗机构进行调查,使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新区大部分医疗机构的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工作均在口腔科完成,占比为83.3%。65.2%的医疗机构未开展牙科综合治疗台水路消毒控制措施;36.4%的医疗机构小型灭菌器使用满12个月或维修后未满载连续3次开展监测工作;34.5%的医疗机构小型灭菌器使用满12个月未开展物理、化学、生物监测;16.4%的医疗机构小型灭菌器更换主要部件后未进行物理、化学、生物监测工作;16.4%的医疗机构牙科手机仍选用超声波清洗。结论〓浦东新区医疗机构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总体情况良好,但仍存在医院感染隐患,需采取针对性的监督及指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2017年4月PD区一例重症手足口病病例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发现感染来源,明确传播关系。方法 对一例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发病过程、流行病学接触史及家居卫生环境等影响因素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的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发病前7 d,该重症病例无可疑外出史,但与同村一儿童有密切接触,该儿童就读班级因发生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而停课,其本人未出现症状,对重症病例、该可疑接触者及其班级首发手足口病病例粪便标本进行人肠道病毒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均为EV71阳性。测序分析发现该3例样品均属于EV71 C4a分支,重症病例与其可疑接触者序列完全一致,可疑接触者与其班级首发病例高度同源。结论 EV71感染手足口病病例排毒时间长,隐性感染比例高,应重视隐性感染者在疾病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此外,集体机构采取关班等措施后,病例/隐性感染者在停课期间可能存在向社区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注射吸毒者分离的HCV的基因分型,分析其病毒种群的增长演化过程与选择压力。方法 采集美沙酮门诊注射吸毒者血清200份,扩增HCV NS5B 377-nt核苷酸片段。结合同期当地的志愿献血者、MSM、法定报告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病例的分离序列,使用BEAST软件包分析主要基因型的进化速率和种群演变过程。采用Datamonkey在线软件包对注射吸毒者分离序列分析选择压力,并与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DAA)结合位点进行比对。结果 美沙酮门诊注射吸毒者HCV RNA阳性检出率19.5%(39/200),其中基因分型分为3a亚型(14份)、3b亚型(13份)、1b亚型(7份)、6a亚型(4份)和6n亚型(1份)。注射吸毒者分离序列与其他人群序列同源性均较高。进化分析表明,HCV 1b亚型的理论感染人数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增加且增速较快,3a与3b亚型则从90年代中期呈逐渐上升趋势。选择压力分析显示,注射吸毒者NS5B 377-nt片段确认有2个正选择位点,在7个DAA结合位点的突变率为2.2%。结论 HCV 3a和3b亚型是上海浦东注射吸毒者丙肝感染的主导基因型。而1b亚型在各人群中普遍分布,进化速率较快,其导致的感染数将持续上升。注射吸毒者HCV NS5B基因片段的DAA结合位点突变率低,预计药物结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