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3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48篇
眼科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睡眠打鼾与浙江省成年人高血压患病关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打鼾与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的关联。方法 对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浙江省桐乡市基线数据进行横断面分析,剔除调查时自报曾被医生诊断患有恶性肿瘤、心脏病和脑卒中患者后,纳入分析30~79岁者共56 728人。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打鼾与高血压患病之间的OR值。结果 调查对象中,经常打鼾、偶尔打鼾和不打鼾的比例分别为24.55%、23.94%和51.51%。男性中的比例分别为32.40%、26.55%和41.05%;女性中的比例分别为19.00%、22.08%和58.92%。调整人口社会学因素、行为生活方式、睡眠时间、BMI和腰围等危险因素后,高血压患病风险随打鼾频率的增加而增加(P<0.001)。与不打鼾者相比,经常打鼾者和偶尔打鼾者高血压患病的OR值(95% CI)分别为1.17(1.12~1.23)和1.12(1.07~1.18)。与不打鼾者相比,经常打鼾与高血压的关联在男性和女性、已绝经女性和未绝经女性、中心性肥胖和非中心性肥胖人群中的关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睡眠时打鼾与高血压患病存在关联。打鼾对高血压的影响在女性、中心性肥胖者和未绝经者中更明显。  相似文献   
22.
目的 利用2018年安徽省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数据,比较不同特征成年居民慢性肾病(CKD)患病率,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18岁居民进行询问调查、身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测。使用复杂加权方法估算不同特征居民的CKD患病率,CKD患病及其相关因素的多因素分析采用复杂抽样数据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共纳入7 181人,成年居民CKD患病率为11.06%,女性CKD患病率(12.49%)高于男性(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民CKD进展的中、高和极高风险程度比例分别为8.66%、2.02%和0.3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3,95%CI:1.00~1.05)和BMI(OR=1.05,95%CI:1.01~1.09)增加、女性(OR=1.38,95%CI:1.22~1.55)、高血压(OR=2.50,95%CI:1.76~3.56)、糖尿病(OR=2.28,95%CI:1.51~3.43)、血脂异常(OR=1.26,95%CI:1.11~1.43)和高尿酸血症(OR=2.16,95%CI:1.68~2.78)均为CKD的危险因素。结论 安徽省成年居民CKD患病率较高,CKD与年龄、性别、BMI、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高尿酸血症相关,应当注重相关危险因素的管控,包括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高尿酸血症,预防CKD及其并发症。  相似文献   
23.
目的分析1990-2015年中国5岁以下儿童营养缺乏性疾病负担状况及25年间的变化情况。方法基于2015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1990、1995、2000、2005、2010和2015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共33个省的5岁以下儿童主要营养缺乏性疾病负担总体及分病种营养缺乏性疾病负担数据资料,应用流行病学方法描述并分析5岁以下儿童营养缺乏性疾病患病率、死亡率和伤残调整生命年率(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DALY率)的人群、时间和地区分布及变化情况。结果2015年中国5岁以下儿童营养缺乏性疾病患病率为17.26%,DALY率为776.26人年/10万,5岁以下儿童DALY率在1990年基础上下降了71.42%。在过去的25年间,中国东、中、西部地区5岁以下儿童营养缺乏性疾病负担均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且营养缺乏性疾病负担性别差距逐渐缩小。在5岁以下儿童主要营养缺乏性疾病中,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和缺铁性贫血疾病负担相对较高。与1990年相比,5岁以下儿童缺铁性贫血DALY率仅下降了15.68%,低于其他疾病下降幅度。结论1990-2015年中国5岁以下儿童营养缺乏性疾病负担持续下降,疾病负担在不同疾病种类以及地区分布中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4.
糖尿病已成为21世纪全球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健康睡眠在国外已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在国内的关注较少。通过文献复习,从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研究两个方面概述了睡眠时间与2型糖尿病发生、胰岛素敏感性和血糖控制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介绍了睡眠时间影响糖尿病的可能机制,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依据,为糖尿病的预防和管理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5.
AimSince vanadium complexes have insulin-mimetic effects and can be used to treat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we aimed to screen a new oxovanadium complex with a low toxicity, and investigate its insulin-mimetic effects, as well as the mechanism of improvement to diabetic mouse renal function.MethodsCells were treated with oxovanadium complexes, and viability was assessed by MTT assay. Diabetic mouse model was established using alloxan. Blood urea nitrogen (BUN) and serum creatinine (SCr) in the mice were measured using an automatic biochemical analyzer, and blood glucose was measured using a Glucoval Compact meter. Expression of proteins related to the insulin signaling pathway in the renal cortex of mice was measured by Western blot analysis.ResultsDiabetic mice developed high blood glucose, BUN and SCr levels compared with control mice. The new oxovanadium complex with 3,5-dimethyl-pyrazolyl ligand, VO(HB(3,5-Me2pz)3)(3,5-Me2pz)(SCN)(SCNH)2, showed low toxicity and significantly reduced blood glucose, BUN and SCr levels in the diabetic mice. Additionally, p42/p44MAPK and Akt phosphorylation was markedly increased in diabetic mice and was decreased by treatment with the new oxovanadium complex. Caveolin-1 (Cav-1) expression was greatly decreased in diabetic mice an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fter treatment with the new oxovanadium complex.ConclusionsThe new oxovanadium complex, with 3,5-dimethyl-pyrazolyl ligand, improves kidney function in diabetic mice, and its mechanism may involve regulation of the insulin signaling pathway.  相似文献   
26.
27.
28.
29.
大学生抑郁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和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以多元线性回归和路径分析方法深入探讨大学生抑郁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多级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1 49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和量表评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路径分析进行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等因素与抑郁间关系及作用模式的分析。结果9.2%的大学生有自杀意念,55.1%的大学生存在抑郁情绪。标准化回归系数显示积极应对、主观支持、受惩罚和客观支持为抑郁的保护因素;学习压力、其他事件、消极应对和健康适应问题为抑郁的危险因素。路径分析发现学习压力可直接导致抑郁,路径系数为0.195,人际关系仅通过间接途径作用于抑郁,路径系数为-0.005,积极应对和社会支持对抑郁有直接的缓解作用,路径系数分别为-0.244和-0.159。结论抑郁的发生与生物、心理和社会等多因素有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在探讨抑郁的发生机制过程中各有侧重,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30.
秦秋兰  毛玮  孟军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9,23(10):1246-1249,1278
  目的  分析2014-2016年广西伤害死亡状况及所造成的疾病负担,为伤害防控策略制定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人口死亡登记系统2014-2016年广西死因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和χ2检验对伤害死亡资料进行分析,并评估潜在寿命损失年(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YPLL)及平均潜在寿命损失年(average years of potential life lost,AYPLL)。  结果  2014-2016年广西报告伤害死亡29 288人,死亡率42.77/10万,3年间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χ趋势2=49.37,P < 0.001)。道路交通事故、意外跌落、溺水、自杀及后遗症、意外中毒是伤害前5位死因。0~14岁年龄组主要死于溺水,15~64岁为道路交通事故,意外跌落是≥ 65岁人群主要死因。伤害导致的AYPLL为29.11年,男性高于女性、城乡无明显差异,自杀及后遗症是居民最大的人均疾病负担。  结论  2014-2016年广西伤害死亡率有所下降,应采取综合性伤害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