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9篇
  免费   257篇
  国内免费   833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37篇
基础医学   394篇
口腔科学   54篇
临床医学   133篇
内科学   309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68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91篇
综合类   1258篇
预防医学   407篇
眼科学   20篇
药学   516篇
  1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19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221篇
  2011年   243篇
  2010年   220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277篇
  2006年   173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225篇
  2002年   203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80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的分离与原代无血清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一种体外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分离与原代培养的方法。方法 :采用两步消化法对皮肤进行消化 ,获取角质形成细胞进行体外无血清培养基培养 ,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透射电镜鉴定及生长曲线的绘制与分析。结果 :该方法可获取较多高纯度的角质形成细胞 ,且在体外可快速稳定增殖。结论 :两步消化法和体外无血清培养是一种理想的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分离培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构建弓形虫致密颗粒抗原 1 (GRA1 )真核表达质粒 ,为进一步开展DNA疫苗的保护性研究打下基础。方法 :采用PCR扩增出编码GRA1目的基因 ,用EcoRⅠ /XhoⅠ分别对扩增产物和真核表达质粒pcDNA3进行双酶切 ,将GRA1定向克隆到pcDNA3EcoRⅠ /XhoⅠ位点 ;对重组质粒进行PCR ,双酶切初步鉴定后做序列测定。结果 :特异扩增出预计的GRA1片段 ,大小为 5 73bp ;扩增产物双酶切后成功连接到pcDNA3中 ,经PCR ,双酶切及序列测定结果表明重组质粒中含有GRA1读框。结论 :成功构建弓形虫GRA1真核表达质粒。  相似文献   
23.
该文报道了来自患者自体或同种异体LAK细胞对42例中晚期癌症患者的疗效分析,其中CR2例,PR14例,MR12例,SD11例,PD3例。总有效率为38.10%,绝大多数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期延长、未观察到严重毒副反应。并初步证实体外致敏可增强LAK细胞的抗瘤活性。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早期生长反应因子(Egr-1)及其信号转导在矽肺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细胞免疫荧光、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二氧化硅(SiO2)刺激后Egr-1的表达定位,用报道质粒及EMSA检测其活性改变;用激酶活性分析法检测si0:刺激巨噬细胞后ERK1/2活性改变,进一步用激酶抑制剂初步探讨SiO2活化Egr-1的信号转导通路。结果SiO2刺激RAW264.7细胞短时间Egr-1核蛋白表达及转录因子明显增加;且在处理后30~60min,Egr-1核蛋白结合活性明显升高(为未处理组的20倍);在刺激后15min ERK1/2活性开始升高,30min达高峰(活性为对照组的29倍)而后渐降至基础水平;进一步用激酶阻断发现,Egr-1 mRNA及蛋白表达均减少。结论SiO2能激活巨噬细胞中Egr-1,且此过程可能由ERK1/2、p38介导,提示SiO2-ERK1/2、p38-Egr-1通路可能在矽肺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1例散发多发性外生性骨疣患者的基因突变情况,确定其致病基因。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DNA直接测序法检测EXT1以及EXT2基因的突变热点区域;并应用错配引物PCR扩增引入酶切位点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和鉴定突变。结果经测序证实在患者EXT1基因的第7内含子3’剪接位点上游26bp处发现一杂合突变,此杂合突变不存在于其表型正常的父母双亲中,是一个新生突变;错配引物扩增与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在150名家系外正常对照者中没有此突变。结论EXT1基因1633-26(C→A)突变可能是导致这个患者发生多发性外生性骨疣的致病突变。  相似文献   
26.
醛糖还原酶是糖代谢多元醇通路的限速酶。最新研究表明:心肌缺血时醛糖还原酶活性增强,抑制醛糖还原酶可以通过保护糖酵解途径和抑制氧化应激,减轻心肌缺血损伤,改善缺血再灌注后心肌功能。醛糖还原酶抑制剂作为潜在的治疗心肌梗死的有效措施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27.
目的 建立携带人类淀粉样前体蛋白瑞典型突变(Swedish mutation of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SWE)基因的转基因小鼠模型。方法 采用受精卵原核显微注射法,将人类APPSWE转基因导入C57及昆明种小鼠受精卵内,然后将注射后保持完整的受精卵移植到假孕母鼠的输卵管内,然后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荧光原位杂交及逆转录PCR分析子代小鼠中外源基因的整合及表达情况。结果 注射后卵的存活率和幼子出现率分别为76.62%和10.38%;外源基因整合率为35.29%;共获得6只首建小鼠,已稳定传3代,PCR检测共55只阳性;提取阳性小鼠心、脑、肝、肾组织及骨骼肌以人类APPSWE基因外显子特异的引物进行逆转录PCR分析,结果发现其心、脑组织及骨骼肌中具有人类APPSWE基因的表达。结论 说明携带淀粉样前体蛋白瑞典型突变基因的转基因小鼠模型已制备成功。  相似文献   
28.
[摘要] 原发性脑瘤是发生于神经系统常见的疾病,高度恶性的胶质瘤占原发性脑瘤的40%,主要分为I型胶质母细胞瘤(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和II型胶质母细胞瘤(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二者的产生有着不同的遗传学改变。I型胶质母细胞瘤的产生途径是从一种恶性程度较低的星形细胞瘤(II级,主要为p53基因突变和血小板来源的生长因子/受体过表达)至恶性的间变型星型细胞瘤(III级,主要为Rb基因突变,CDK4基因扩增,9p、11p、13q和19q的等位基因缺失),再到胶质母细胞瘤(IV级,最常见的遗传学改变是7号和20号染色体的获得,10号染色体的丢失以及PTEN和LRRC4基因的缺失,PDGFα及其受体的过表达)的渐进的发展过程;而II型胶质母细胞瘤则是一种没有恶性程度渐进过程的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的扩增是最常见的遗传学改变。  相似文献   
29.
人类睾丸生精细胞凋亡相关基因TSARG3的克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克隆人类睾丸生精细胞凋亡相关基因TSARG3。方法:从已获得的小鼠稳睾和正常睾丸对照中表达量有明显差异的表达序列标签片段(BE644537)入手,构建人同源表达序列标签重叠群,应用基因特异性引物和载体特异性引物,在睾丸cDNA文库的DN或进行巢式PCR扩增、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从睾丸cDNA文库中分离出人类睾丸凋亡相关基因的5’末端而获得全长cDNA,命名为TSARG3,GenBank登录号为AF419291(保密期为1年),同时应用相同方法克隆了该基因在小鼠中的同源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AF419292。结论:获得人类睾丸生精细胞凋亡相关基因TSARG3,该基因可能与人类睾丸生精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30.
转化生长因子α,β1对大鼠肺泡Ⅱ型细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Zeng Q  Qian Z  Su T  Sun Q  Jiang H 《中华病理学杂志》1999,28(6):432-435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α和β1对肺泡Ⅱ型细胞增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原代培养的成年大鼠肺泡Ⅱ型细胞,加入TGFα、TGFβ1作用48小时,测定肺泡Ⅱ型细^3H-TdR掺入量和细胞数量,并用斑点杂交、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胞内细胞周期蛋白D1、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4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随TGFα浓度递增,肺泡Ⅱ型细胞^3H-TdR掺入量和细胞数量均逐渐增加,呈量效正相关;T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