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7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42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74篇
基础医学   8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68篇
内科学   50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54篇
综合类   350篇
预防医学   23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61篇
  5篇
中国医学   98篇
肿瘤学   2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鞘内注射吗啡和舒芬太尼超前镇痛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琳  徐铭军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6):1478-1481
目的 观察鞘内注射吗啡、舒芬太尼超前镇痛对术后疼痛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情况,同时观察阿片类药物鞘内注射超前镇痛与传统硬膜外给药在术后镇痛方面的区别.方法 选择60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20例,均实施腰-硬联合麻醉.采用双盲法鞘内注药:吗啡组(M组):罗哌卡因20 mg+吗啡0.3 mg;舒芬太尼组(S组):罗哌卡因20 mg+舒芬太尼8 μg;对照组(R组):罗哌卡因20 mg,3组均加10%葡萄糖至3 ml.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泵(PCEA)配方:各组均为0.16%罗哌卡因+0.0025%氟哌利多+0.9%氯化钠溶液至100 ml,其中R组在PCEA中添加吗啡6 mg(浓度为0.006%).镇痛泵设置:背景剂量2 ml/h,自控镇痛1 ml,锁定时间15 min,每小时限量6 ml,镇痛时间24 h.随访记录术后2、4、6、8、24、36、48 h时患者的镇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普瑞斯-亨利(P-H)评分进行评价;比较3组患者PCEA总按压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并记录围术期不良反应.结果 各组VAS及P-H评分呈现一致性,M组于各时点VAS分别为(10±7)、(13±8)、(11±8)、(16±8)、(10±8)、(6±6)、(3±4)分,均明显低于R组各时点VAS:(25±13)、(32±10)、(40±9)、(39±12)、(28±10)、(20±9)、(13±11)分(P<0.05);S组各时点评分为(2±2)、(9±11)、(19±15)、(25±9)、(19±8)、(12±6)、(8±7)分,均明显低于R组(P<0.05);S组VAS于术后2 h低于M组(P<0.05),后5个时点VAS M组低于S组(P<0.05).PCEA泵的使用情况:M组与S组总按压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在各时间点与R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术期不良反应:M组、S组及R组发生恶心者分别为17、2、17例;发生呕吐者分别为11、1、8例;出现瘙痒者分别为6、12、5例.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鞘内注入吗啡0.3 mg或舒芬太尼8 μg用于超前镇痛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镇痛方式.其中鞘内注射吗啡的镇痛作用强而持久但不良反应多,可用于中长手术的术后镇痛;鞘内注射舒芬太尼的镇痛时效短、作用强,且副作用少,可应用于剖宫产术等时间较短手术的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92.
数字技术在临床医疗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数字技术在临床医疗工作中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它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和手段,使部分临床医疗工作实现数字化、可视化和智能化,达到提供精确可靠的诊断、快捷有效的治疗为目的。为此,着重阐述了国内外虚拟仿真技术、医用数字机器人、微机电数字系统、数字医疗设备、数字医学图像等数字技术在临床医疗业务中的研究与应用,以及数字技术基本概念和规律特点等。  相似文献   
93.
数字化医院建设与数字医学的发展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数字化医院是我国卫生信息化发展纲要明确规定的建设目标。对于促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为此,对数字化医院基本概念、国内外数字化医院建设现状与进展进行全面阐述。简要概述数字化医院的六个主要特征:医疗设备数字化、医疗方式网络化、医院管理信息化、医疗服务数字化、辅助决策智能化和支持社区与家庭保健常态化。根据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进程,从四个方面展望了数字化医院的发展趋势,探讨了数字化医院建设与数字医学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94.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coactivator 1 alpha,PGC-1α)属于人体内一种重要的核转录辅助激活因子,是线粒体生成的关键调节因子,通过与核受体及转录因子的相互作用参与线粒体的生物合成、适应性产热、能量代谢、细胞凋亡、细胞信号转导和肿瘤发生等多种生物学过程。近年来PGC-1α在卵巢中的作用备受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PGC-1α可通过参与卵泡发育、卵泡闭锁、调控卵巢激素合成与分泌等多种途径影响卵巢功能。PGC-1α的表达和功能异常与卵巢功能减退、多囊卵巢综合征和卵巢癌等病理反应相关。随着研究不断地深入,PGC-1α通过调控细胞信号转导对卵巢功能的调控机制逐渐被揭示。本文就PGC-1α在卵巢中的作用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卵巢功能异常及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
Infertility concerns at least 70 million couples worldwide. An important proportion of cases is believed to have a genetic component, yet few causal genes have been identified so far. Hundreds of genes are probably involved in spermatogenesis and oogenesis and this genetic heterogeneity has so far hindered the identification of genes causing infertility in the human. Careful morphological examination of spermatozoa can provide cues to identify homogeneous cohorts of patients likely to have the same genetic defect. We studied a cohort of North-Africans patients with a rare phenotype of large-headed spermatozoa. Using a homozygosity mapping strategy, we could map the morbid gene and we identified the same homozygous mutation (c.144delC) in the aurora kinase C gene (AURKC) of all patients studied initially. We then genotyped a total of 62 patients. All who had a typical phenotype with close to 100% large-headed spermatozoa were homozygously mutated (n = 34), whereas no AURKC mutations were detected in the others. A carrier frequency of 1/50 was established from individuals from the Maghrebian population, indicating that 1 in 10,000 men from North-African can be expected to present this form of infertility, a frequency comparable to that of Y-microdeletions, thus far the only known recurrent genetic event altering spermatogenesis. Then we demonstrated by flow cytometry that all spermatozoa have in fact a homogeneous 4C. We recommend the realisation of a molecular diagnosis to all patients with large-headed spermatozoa. ICSI is formally contraindicated for all homozygous patients who can have recourse to donor sperm or adoption. One cannot be as categorical for the patients not harbouring an AURKC mutation.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教师和绿化队员工两类职业对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分别入选参加体检的教师232例及绿化队员工158例,对其进行自身疾病认知情况调查及常规体格检查。结果:教师组高血压及糖尿病的患病率均高于绿化队组,而两组体检血压、血糖结果无显著差异;教师组对高血压及糖尿病的认知率和治疗依从性优于绿化队组。结论: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和治疗依从性影响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7.
经胸骨正中手术切口感染创面的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方法修复经胸骨正中手术切口感染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1997年12月~2006年12月,分别用胸大肌内侧头肌瓣、胸大肌瓣、上蒂腹直肌瓣及大网膜移位修复经胸骨手术切口感染创面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28~72岁,平均52岁。合并糖尿病8例,肺炎及心力衰竭4例,脓胸3例,慢性肺功能不全4例,恶性肿瘤1例,严重肥胖6例。11例为较新鲜裂开创面,2例为慢性创面。创面范围10cm×5cm~22cm×10cm。结果3例分别于术后3d因血管吻合处破裂大出血、肺炎及癌转移死亡。其余10例伤口期愈合6例,随访6个月~5年,均无复发;2例切口皮肤拉拢缝合处部分皮肤坏死,经再次手术扩创植皮后愈合;2例创口引流处感染,经换药愈合。结论创面较小且位于手术切口上端者适合用胸大肌内侧头肌瓣修复;创面较大且位于切口上端者适合用全胸大肌瓣修复;创面较小且位于切口下端的适合用上蒂腹直肌瓣修复;创面较长可联合应用胸大肌瓣、上蒂腹直肌瓣修复创面;创面巨大合并重要脏器外露时,可用大网膜移位修复创面。残余创面可经植皮及换药愈合。  相似文献   
98.
膳食及营养因素对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敏  由悦  赵文华  杨晓光 《卫生研究》2002,31(5):370-372
为探讨膳食营养与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关系 ,采用食物称重及 2 4小时记录方法 ,了解调查对象一周内在幼儿园及家中的膳食情况。结果显示 ,肥胖组儿童平均每天的能量摄入为 1 557 0kca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1 4 4 2 4kcal(t=2 6484,P <0 0 1 )。分析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发现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摄入 ,肥胖组均高于对照组 ,其中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提示脂肪摄入量过高是儿童肥胖的一个危险因素 ,为预防儿童肥胖的发生 ,父母一定要注意培养儿童科学的膳食习惯  相似文献   
99.
王欣  王清  黄醒华 《北京医学》2007,29(3):157-159
目的 探讨宫内治疗双胎儿输血综合征(TTTS)和胸腔积液、尿潴留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在B超引导下,对2例TTTSI期患者行系列羊水减量,对2例原发胎儿胸水、1例尿潴留行穿刺引流.结果 宫内治疗可延长孕周2~9周,7例新生儿娩出后均无窒息.结论 宫内治疗具有可行性和降低婴儿死亡率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0.
神经微创介入技术治疗腰椎间盘源性疼痛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神经微创介入技术治疗腰椎间盘源性疼痛的远期疗效。方法 221例应用神经微创介入技术方法治疗的腰椎间盘源性疼痛患者,随访1~6年,记录其出院时和随访时的疼痛缓解程度和并发症。结果出院疼痛缓解程度的优良率为87.3%,有效率为97.3%;随访疼痛缓解程度的优良率为65.9%,有效率为83.0%。本组未发现神经并发症。结论神经微创介入技术治疗腰椎间盘源性疼痛疗效可靠,作用持久,罕见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