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31篇
  免费   2027篇
  国内免费   324篇
耳鼻咽喉   29篇
儿科学   45篇
妇产科学   98篇
基础医学   745篇
口腔科学   166篇
临床医学   655篇
内科学   798篇
皮肤病学   98篇
神经病学   236篇
特种医学   203篇
外科学   558篇
综合类   4495篇
预防医学   765篇
眼科学   100篇
药学   1312篇
  19篇
中国医学   358篇
肿瘤学   502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394篇
  2022年   680篇
  2021年   745篇
  2020年   750篇
  2019年   496篇
  2018年   413篇
  2017年   236篇
  2016年   397篇
  2015年   482篇
  2014年   844篇
  2013年   756篇
  2012年   913篇
  2011年   858篇
  2010年   687篇
  2009年   632篇
  2008年   447篇
  2007年   308篇
  2006年   205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肾结核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6年来肾结核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6年收治的40例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表现为膀胱刺激征的典型肾结核占65%,不典型肾结核占35%,其临床症状以腰痛、血尿为主。所有患者尿常规均异常。B超、静脉尿路造影(IVU)、逆行肾盂造影(RP)、磁共振尿路水成像(MRU)确诊率分别为20%、55%、66.7%和77.8%。结论膀胱刺激征仍是肾结核的主要临床表现,不典型肾结核有所增加。IVU是首选诊断方法,MRU对晚期肾结核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2.
胚胎颅骨骨膜移植修复髋关节软骨大面积缺损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1990年5月~1994年4月,对42例(47个髋)关节软骨全厚缺损患者采用冷冻保存胚胎颅骨骨膜移植进行修复,其中14例股骨头骨质Ⅳ期坏死者,同时施行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植骨。对34例(38个髋)进行了2年~6年(平均40个月)随访。结果表明,按照吴之康髋关节人工置换术后疗效评定标准,优良25例,很好5例,好3例,尚可1例。认为,与自体移植物修复关节软骨大面积缺损相比,这种方法无附加损伤,具有移植材料、形态与股骨头相似等特点,是治疗髋关节软骨大面积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3.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0年5月至2006年3月手术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39例,男25例,女14例;年龄16~61岁,平均38.6岁。根据Tile分型,B1型8例,B2型16例,B3型5例,C1型7例,C2型3例。B型和部分C1型骨折,采用耻骨联合上方弧形切口或经髂腹股沟入路,应用钛合金重建钢板内固定。C1型骨折,主要采用闭合复位,经皮骶髂拉力螺钉内因定。C2型骨折,采用闭合复位,经皮骶髂拉力螺钉内固定,再前方入路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时间2~68个月,平均18.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2.4个月。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1例,创伤性湿肺1例,神经牵拉伤1例,均治愈,无死亡病例。按Mears术后影像评定标准:解剖复位31例,复位满意7例,复位不满意1例。按照Majeed的疗效评定标准:优32例,良7例。结论:不稳定性骨盆骨折采用手术内固定,可以有效恢复骨盆的稳定性,远期疗效好,极大地降低其致残率。  相似文献   
24.
大网膜包裹人工神经移植体再血管化及神经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大网膜包裹人工神经移植体的早期再血管化,以及增强移植体血供对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 75只大耳白兔制作成左前肢正中神经2.0cm缺损,随机分成3组:A组,带蒂大网膜包裹人工神经移植体移植;B组,人工神经移植体桥接神经缺损;C组,自体神经桥接神经缺损,作为对照组。术后3、7和14d应用伊凡思蓝(evans blue bound to albumin,EBA)毛细血管造影,检测各组移植体的再血管化;术后12周通过电生理、光镜、透射电镜等检测评估神经再生的效果。结果 A、C组术后3d移植神经出现再血管化,7d和14d再血管化程度逐渐增强;B组7d出现再血管化,与A、C组比较,再血管化延迟。术后12周,A组和C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有髓神经纤维密度、神经内纤维组织面积及面积比、髓鞘厚度、髓鞘直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网膜包裹人工神经移植体可促进移植体早期再血管化,增强移植体血供,促进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25.
吸烟对大学生24h动态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新超  方昆  汪思应  宋伟  王颖 《中国校医》2003,17(5):401-403
目的 探讨吸烟对大学生血压的形响。 方法 随机选择日吸烟量≥ 10支男性大学生 34例为吸烟组 ,不吸烟者 31例为不吸烟组 ,行 2 4h动态血压监测。 结果 吸烟组 2 4h、日间及夜间平均血压均高于不吸烟组 ,日间血压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P <0 .0 1) ;2 4h血压显示吸烟组血压波动范围高于不吸烟组 ,分为差异有显著性、差异无显著性以及部分时段血压不稳定三个阶段 ;吸烟组吸烟时心率显著快于对照组。 结论 吸烟可致正常血压男性大学生血压升高心率加快 ,应采取有效措施禁止学生吸烟  相似文献   
26.
下腰椎后路手术并发脑脊液漏的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下腰椎后路手术并发脑脊液漏的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收集1999年1月-2004年6月259例下腰椎后路手术病例,腰间盘突出症174例,腰椎管狭窄症36例,腰椎滑脱症1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失败再手术31例。术中发生硬脊膜损伤依次为8、5、2、6例,共计21例。术中采用硬脊膜破损口缝合术和明胶海绵封堵填塞法处理,术后采用侧俯卧头低腰高体位,引流管拔除时管口皮肤全层缝合,或经引流管口填塞明胶海绵 管口皮肤全层缝合及对症处理。结果21例中12例经术中及术后处理,切口1期愈合,未发生术后脑脊液漏(CSFL),9例术后发生CSFL,轻型2例、中型4例、重型3例。其中重型1例发生感染,其余8例术后9 ̄24d治愈。感染病例予以再次手术,再手术后第35d治愈。术后随访9 ̄31个月(平均16个月),全部病例未发生脑脊液囊肿形成,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下腰椎后路手术发生CSFL,术中尽可能修复硬脊膜破损口并以明胶海绵填塞,术后采用头低腰高体位,适时拔除引流管并全层缝合管口皮肤等措施,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7.
目的 采用权重配方法探讨腹腔镜手术病人咪达唑仑、芬太尼、异丙酚复合麻醉诱导的优化配伍方案。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腹腔镜手术病人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31~55岁。诱导药物的低效量和足量分别确定为咪达唑仑0.02、0.06mg/kg,芬太尼2、6μg/kg,异丙酚0.5、1.5mg/kg。根据权重配方法,将病人随机分配至3种药物不同剂量组合的6个配伍组(n=10)。连续监测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各组依次静脉注射相应剂量咪达唑仑、芬太尼、异丙酚和罗库溴铵0.6mg/kg行麻醉诱导和气管插管。记录诱导前即刻、异丙酚注入后1、2min、插管即刻、插管后1、3、5、7min的BIS、MAP及HR。按权重配方法的剂量优化原则评判复合药效,分析各组份药的重要程度及相互作用的性质。结果以BIS为评价指标,当咪达唑仑0.06mg/kg、芬太尼5μg/ks、异丙酚1.0mg/kg配伍时,异丙酚为主药,异丙酚与咪达唑仑和芬太。尼具有相加性作用;以MAP为评价指标,当咪达唑仑0.06mg/kg、芬太尼5μg,kg、异丙酚1.5mg/kg配伍时,异丙酚为主药,异丙酚与咪达唑仑具有协同性作用,异丙酚与芬太尼具有相加性作用;以HR为评价指标,当咪达唑仑0.06mg/kg、芬太尼5μg/kg、异丙酚1.0mg/kg配伍时,芬太尼为主药,异丙酚与咪达唑仑和芬太尼具有协同性作用。结论腹腔镜手术病人咪达唑仑、芬太尼、异丙酚复合麻醉诱导在维持镇静方面为相加作用,在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方面为协同作用;优化配伍方案为咪达唑仑0.06mg/kg、芬太尼5μg/kg、异丙酚1.5mg/kg。  相似文献   
28.
本文首次报导了螨类接种豚鼠气管所引起的肺部病变。螨类接种后的第6天发现肺部已形成典型的结节性病灶。结节呈圆锥形,淡黄色,直径1~5mm之间。镜下主要表现为细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周围的病变。和早年报导的猴肺螨病肺部病变比较,有以下不同,肺实质内有明显的异物肉芽肿形成,炎症反应中嗜酸性细胞浸润不明显,而有更多的异物巨细胞形成;细支气管周围的小动脉受到损害:部分小动脉壁平滑肌明显增厚,以致腔隙变窄,部分小动脉腔内可见到虫体。根据我们实验研究证明,螨类接种豚鼠气管可引起肺部的典型病变.因而认为用豚鼠作为肺螨病的动物模型是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29.
PCNA和Ki-67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和Ki-67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10例正常子宫内膜、3 0例单纯性增生、3 0例复杂性增生、3 0例非典型增生和47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CNA和Ki-67的表达。结果 PCNA和Ki-67标记指数 (LI)在非典型增生组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和复杂性增生组 ,子宫内膜癌组高于非典型增生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PCNA和Ki-67LI均与子宫内膜癌分化程度、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肌层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5 )。结论 PCNA和Ki -67LI的检测可作为判断子宫内膜癌生物学行为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30.
医学微生物学"项目-导师制"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项目-导师制"实验教学改革效果及其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项目-导师制"法对2001级学生进行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以无记名问卷调查和专家评议方式了解实验教学效果,以现场操作了解学生实验技能,以相对标准化试卷综合测试学生成绩,并与2000级学生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效果、实验技能、考试成绩进行回顾性和对比分析.结果:2001级和2000级学生实验教学效果不满意、满意、很满意率分别为0%(0/180)、25.00%(45/180)、75.00%(135/180)和55.38%(72/130)、34.62%(45/130)、10.00%(13/130),差异有显著性(P<0.01).实验技能考核及格、良好、优秀率分别为0%(0/180)、22.22%(40/180)、77.78%(140/180)和56.92%(74/130)、35.38%(46/130)、7.69%(10/130),差异有显著性(P<0.01).综合考试成绩不及格、及格、良好、优秀率分别为0%(0/180)、17.78%(32/180)、47.22%(85/180)、35.00%(63/180)和154%(2/130)、38.46%(50/130)、52.31%(68/130)、7.69%(10/130),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项目-导师制"实验教学是一种新型实验教学模式,可显著增强实验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综合考试成绩,克服传统实验教学存在的一些弊端,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