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9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33篇
内科学   54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231篇
预防医学   100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197篇
  15篇
中国医学   52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4日-2月9日在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就诊的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中药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发热消失时间1~8(3.82±2.15) d;乏力消失时间1~12(4.51±2.23) d;咳嗽消失时间1~11(5.23±3.57) d;核酸检测转阴时间4~10(6.83±3.32) d;住院时间6~16(9.52±4.74) d。治疗3 d后,发热、乏力、咳嗽症状消失率分别为41.9%(13/31)、42.9%(12/28)、40.9%(9/22);治疗5 d后,发热、乏力、咳嗽症状消失率分别为67.7%(21/31)、82.1%(23/28)、59.1%(13/22);治疗7 d后,发热、乏力、咳嗽症状消失率分别为96.8%(30/31)、100.0%(28/28)、81.8%(18/22)。治疗7 d后,仍有胸痛1例,消失5例(消失率83.3%);仍有咯血0例,消失4例(消失率100.0%);仍有恶心1例,消失6例(85.7%);仍有呕吐0例,消失5例(消失率100.0%);仍有腹泻0例,消失3例(消失率100.0%)。治疗3 d后,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T细胞计数、CD8^+T细胞计数较治疗前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及肌酐(creatinine,Scr)均正常。治疗5 d、7 d后,IL-6降至正常,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T细胞计数、CD8^+T细胞计数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T、ALT、Scr均正常。结论: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普通型新冠肺炎疗效确切,且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952.
目的:探讨蝶骨电极加剥夺睡眠脑电图(EEG) 对癫癎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10 例癫癎患者进行常规电极和蝶骨电极描记,如无癎样放电,再作蝶骨电极加过度换气和蝶骨电极加剥夺睡眠,并与常规电极作比较。结果:常规电极癎样放电检出率为38-1 % ,单纯蝶骨电极,蝶骨电极加过度换气和蝶骨电极加剥夺睡眠癎样放电检出率比常规电极分别提高11 % (χ2 = 2 .6 ,P> 0-05) ,19-2 % (χ2 =8 .11 ,P< 0-01) 和34-2 % (χ2 = 17 .22 ,P< 0-01) 。结论:在上述几种方法中,以蝶骨电极加剥夺睡眠癎样放电检出率最高,故对癫癎诊断的价值最大。  相似文献   
953.
高职高专针灸推拿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高专层次中医教育因学制短、任务重,容易走上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或中专教育的"发胀馒头"之路。从中医类专业针灸推拿实践教学入手,提出打破传统的理论和临床两段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项目为导向,任务为驱动的三级训练、三级考核针灸推拿实践教学新模式,以期提高高职高专层次中医人才质量。  相似文献   
954.
超声评价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用超声透过白内障,明确有无玻璃体及视网膜等病变。方法:观察眼轴、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眼底血管等。结果:113例白内障患者,合并玻璃体混浊45例。合并视网膜脱离15例,手术67例,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42例,单纯囊外摘除术25例。结论:术前超声检查,明确有无玻璃体及视网膜病变,为掌握手术指征及选择术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55.
目的 观察高压氧治疗对大鼠脑梗死治疗后尼氏小体的影响,探讨高压氧治疗脑梗死的机制.方法 对72只大鼠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的办法制备脑梗死模型,随机分为高压氧组和对照组,然后在梗塞后6h、48h、7d、14d观察皮层神经元尼氏小体染色、尼氏小体的变化并且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高压氧治疗组尼氏小体的数目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高压氧治疗对脑缺血急性期的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56.
目的探究血清维生素D水平、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与特应性皮炎的关系。方法以120例特应性皮炎患者(实验组)和120例健康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利用C14尿素酶呼气试验(C14-UBT)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检测受试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和血清25(OH)D水平,分析两者与特应性皮炎患者病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C14-UBT试验阳性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实验组治疗前的血清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特应性皮炎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于正常人,患者的血清维生素D相比正常者缺乏,补充维生素D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特异反应性与过敏性皮炎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57.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大鼠认知功能和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9年3—6月在重庆三峡中心医院中心实验室进行实验,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20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30只.建立VCI模型,假手术组(不结扎血管)和模型组给予同体积的生理盐水,...  相似文献   
958.
959.
目的:掌握重庆市万州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和防控现状,为学校科学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0—2019年重庆市万州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结果:2010—2019年重庆市万州区86.63%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在学校,主要为流感、水痘、手足口病等传染病事件,占97.99%;小学和幼托机构是主要发生场所;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率高于农村。结论:2010—2019年发生在重庆市万州区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绝大部分为呼吸道传染病事件,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流感发生率增长较快,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60.
目的 探讨肝内型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的诊治经验.方法 总结2001~2006年本院收治的32例肝内型重症急性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经保守治疗缓解后行慢诊手术;2例经PTCD治疗缓解后行慢诊手术;25例行急诊手术,术后2例死亡,其余均解除梗阻,通畅引流.结论 肝内型ACST的梗阻部位影响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多需作急诊手术,根据梗阻部位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