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药古籍记载着大量的医药资源和地方文化特色,整理研究中医药古籍既要重视中医药学术价值,也要重视其特定时空领域的文化特色研究。以三峡清代医著《云峰医案》研究成果为例,阐述如何发掘中医药古籍呈现的地方人物、地方语言和民风民俗特色,这对准确理解中医药古籍思想、发掘地方特色文化、塑造地方文化品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纳甲法有阎明广和徐凤两种流派。从学术源流、开穴情况、研究及应用现状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认为阎明广纳甲法在返本还原开穴、日干重见纳经穴、三焦经和心包经所寄等方面较徐凤纳甲法更符合子午流注针法取穴规律,不应被忽视和遗忘,应当加强传承和研究,以拓宽研究路径,丰富临床防治手段。  相似文献   
3.
张训浩  苏绪林  张光宇  莫清洪  刘洋  谭银花 《重庆医学》2013,42(20):2433-2434,2440
1969年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Howard Barrows创立了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1],它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小组讨论和自学为主的学习形式[2],经过几十年的完善和发展,PBL已成为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也逐渐成为国内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趋势[3]。PBL强调把学习任务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合作  相似文献   
4.
长江三峡,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闻名遐迩。两百万年前,"巫山人"在三峡奏响了文明的华章,三峡之巴文化、蜀文化、楚文化,与东方之良渚文化、吴越文化,北方之华夏文化交相辉映。群巫出入,神农采药,先秦传神话,战国留遗迹,汉唐存医藉,明清出名医,近现代兴教育,三峡中医药文化熠熠生辉。历经十余载研究,三年多筹备,乘大兴文化传承之东风,2013年仲春,学校正式立项建设三峡中医药文化馆,笔者所作设计拔得头魁,兹以三峡中医药文化馆设计为例,探讨地方中药文化馆的概念设计。  相似文献   
5.
借鉴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经验,认为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主要是政府的职责,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主要是行业协会的职责。职业院校应在办学中找准角色定位,把主要精力放在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浅论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概况及现状分析1.1院校设置概况近年来,我国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并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尤其是在21世纪初,独立设置的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实现了零的突破,先后有湖北、安徽、山东、湖南、江西、四川、云南等7省市独立设置了中医药高等专  相似文献   
7.
刍议区域中医药文化对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区域中医药文化对区域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影响深远,加强对学生区域中医药文化的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也有助于培养出一批服务于区域、扎根于基层的中医药人才。1中医药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对区域中医药文化教育有硬性需求透过中医药发展的历史不难看出,文化是承载其发展的本源,呈现出"以文载医,医文合一"的独特发展模式,使中医药不仅具有自然科学属性,还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发展出了独树一帜的中医药文化。在中医药人才培养工作中,只有重视并顺应中  相似文献   
8.
长江三峡地区中医药历史悠久,尤其是明清以来名医辈出通过对三峡地区明清及近现代中医人物的史料进行收集整理,该文从时间及地域分布、学术特色及学术传承等方面,阐述152名中医人物与学术特点概况,以期有更多学者对三峡地区中医学术思想予以重视,并加以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高专院校以培养乡土中医药人才为己任,在中医药高专因各种原因淡化传统文化教育的情况下,指出中医药高专人才应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和医学人文素质。各地乡土文化是祖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富含中医药文化,中医药高专开展乡土文化教育有利于培养热爱家乡、热爱中医的实用中医人才。  相似文献   
10.
医师资格考试是卫生行业准入条件和重要标准,通过医师资格考试是医学院校培养医学生的基本要求。高职中医类专业课程教学积极对接卫生行业准入标准,适应社会对卫生人才的需求,加大教育改革力度,以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形成以能力为本位、关注过程、方法多元的中医类专业课程学习评价体系,以提高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