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8篇
  免费   217篇
  国内免费   10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9篇
内科学   53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556篇
药学   43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31.
调查天津市感染性腹泻病患者中轮状病毒(RV)和诺如病毒(NV)发病状况,并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1.资料与方法:随机选取天津市南开区、近郊的津南区、滨海的塘沽区及地处远郊的宝坻区作为调查地区.各区选一所综合医院参加,包括天津市儿童医院.将2007年12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在5所医院就诊的成年人和儿童感染性腹泻临床诊断病例纳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2.
徐娜  霍飞  刘长娜  盛艳霞 《疾病监测》2011,26(2):103-105,109
目的 构建天津市梅毒月发病率预测的ARIMA模型,为梅毒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利用天津市1996 - 2008年梅毒月发病率资料,应用SPSS 15.0统计软件包,拟合构建最佳ARIMA模型。利用2009年梅毒月发病率资料对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评价,并对天津市2010年月梅毒发病率进行预测,构建梅毒月发病率预测最佳模型,为今后梅毒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结果 拟合ARIMA(2,1,0),(0,1,1)模型为天津市梅毒月发病率预测的最佳模型,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预测值与实际值较为接近,且实际值均在预测值的95%可信区间范围内。 结论 ARIMA模型能较好的预测梅毒发病率的变化趋势,为梅毒预防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3.
李闻  刘红艳  黄正 《卫生研究》2011,40(1):57-60
目的构建表达luxAB发光基因的铜绿假单胞基因工程菌。方法用BglⅡ酶切pUC-luxAB质粒,回收luxAB片段与BamHⅠ酶切的质粒载体pBBR1MCS-5连接形成重组质粒pBBR-luxAB,再转化E.coliDH5α感受态细胞,经庆大霉素抗性、氯霉素抗性、发光检测多重筛选含有pBBR-luxAB重组质粒的的阳性克隆,并设立对照菌株。抽提pBBR-luxAB质粒、酶切、凝胶电泳,验证质粒构建的正确性。通过二亲本杂交方式将pBBR-luxAB质粒导入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构建基因工程菌铜绿假单胞菌(pBBR-luxAB)并对其进行质粒传代稳定性、发光动力学曲线以及发光度和活菌数关系进行测定。结果成功构建pBBR-luxAB重组质粒并且确定其成功转入铜绿假单胞菌中,连续转接4次后质粒保持率仍可达93%。在加入底物20min后,重组菌发光强度趋于稳定水平(1.32mV/ml),其发光强度与活菌量呈显著正相关(r=0.96,P<0.05)。结论该研究成功构建luxAB发光基因标记的铜绿假单胞菌(pBBR-luxAB)。  相似文献   
134.
姚军  张明月  许宁 《职业与健康》2011,27(18):2093-2094
目的建立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保健食品中镁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用硝酸和高氯酸消化后,导入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结果方法的检出限为0.017μg/m l,相对标准偏差为0.72%~1.86%,加标回收率在96.9%~104.6%之间。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保健食品中镁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5.
张健  张万超  赵淑岚 《职业与健康》2011,27(17):1957-1959
目的进行空气中乙酸测定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为检测工作提供质量保证。方法根据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原理和测定方法来进行评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完整描述。结果方法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13.26%,乙酸浓度为41.36mg/m3,其扩展不确定度是10.96 mg/m3。结论该法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工作曲线的拟合,解吸效率,采样器、温度和气压引起采样体积误差、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气相色谱仪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6.
目的了解青少年学生饮食行为,为改善学生营养状况,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制定的监测方案和调查问卷,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10758名大中学生的基本情况和相关饮食行为进行调查。结果68.0%的学生每天吃早餐,8.8%的学生基本不吃或很少吃早餐;14.1%学生从不摄入奶及奶制品、豆及豆制品;40.4%的学生存在偏食情况;16.3%的调查学生每天喝软饮料;67.7%的学生每天吃甜点2次以上;6.4%的学生经常吃西餐。不同性别学生饮食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生喝饮料、牛奶较女生多,女生吃甜食和快餐较男生多,大学生不吃早餐现象较中学生多。结论青少年学生存在偏食,爱喝软饮料,摄入过多甜点,喜食西餐等诸多不良饮食行为问题,应引起教育、卫生部门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7.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保健食品中的叶黄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测定保健食品中叶黄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无水乙醇对试样进行提取,纯甲醇体系作为流动相,ODS C18柱,高效液相色谱(HPLC)进行分离检测。结果:方法的检出限为0.1μg/g,线性范围在0.3μg/ml~6.2μg/ml之间,RSD为5.9%,平均回收率为92%~105%。结论: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可靠、容易推广等优点,适用于液体、片剂、粉剂、胶囊、软胶囊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8.
目的:研究霍乱弧菌中TLC基因簇的分子组成特征和类型检测方法的建立。方法:针对TLC基因簇内部的特征性基因设计结构相关引物和探针,利用序列比对、PCR和核酸杂交等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并验证TLC在菌株内的基因结构和排列方式,确定分布类型。结果:pTLC与TLC基因簇之间序列有变异,TLC多整合于染色体中;建立了TLC基因簇的组成类型检测方法,并发现3种不同的结构排列方式。结论:TLC基因簇类型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变异性的研究,利于深入揭示其在霍乱进化和毒力转移等过程中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39.
目的研究90%单甲脒盐酸盐原药的致突变性。方法在活化和非活化条件下,采用小鼠淋巴瘤细胞株(L5178Y-3.7.2C)进行TK基因突变试验,分析不同剂量90%单甲脒盐酸盐原药(0.078~5.0 mg/ml)的致突变性。结果在有和无体外代谢活化系统S9时,1.25、0.625、0.313、0.156 mg/ml剂量组的90%单甲脒盐酸盐原药TK位点突变频率稍有增加,但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体外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试验剂量范围内,未见90%单甲脒盐酸盐原药具有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140.
目的 探讨乙苯对职业人群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某石化公司苯乙烯合成原料车间246名乙苯上料工为乙苯接触组,相应的公司办公人员122名作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获取乙苯职业接触的基本信息;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班后尿中乙苯代谢物苯乙醇酸(MA)和苯乙醛酸(PGA)含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荧光分光光度法和5,5-二硫代双(2-硝基苯甲酸)法测定血清中γ-氨基丁酸(GABA)、多巴胺(DA)水平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检测血生化指标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蛋白(TP)、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肌酐(Cr)、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和血液学指标.结果 接触组MA、PGA及MA+PG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接触组血液中各生化指标(AST、ALT、TP、ALB、BUN、Cr、ALP、TBIL)和血液学指标(WBC、RBC、Hb、PL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血清DA水平[(0.21±0.011)mg/L]和AChE活力[(0.321±0.066)μ/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0.25±0.015)mg/L、(0.583±0.125)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人群血清中GABA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A和PGA可作为乙苯接触后生物内剂量指标.生化和血液学指标发生明显变化之前,乙苯接触对工人血中神经递质水平有一定的影响.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occupational ethylbenzene exposure on blood neurotransmitter levels in population. Methods The exposure group consisted of 246 workers occupationally exposed to ethylbenzene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composed of 122 staffs from the offices. The basic information on ethylbenzene exposure was collected by the questionnaire. The mandelic acid (MA)and phenylglyoxylic acid (PGA) in the post-working urine were measured using th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he levels of gamma-aminobutyric acid (GABA), dopamine (DA)and acetylcholinesterase (AchE)activity were detected by reversed 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spectrofluorometry and DTNB method, respectively.The blood biochemical indexes: alanine transarninase (ALT),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 total protein (TP), albumin (ALB), alkaline phosphatase (ALP), total bilirubin (TBIL)were examined. Also the hematologic indexes: red blood cell ( RBC ), white blood cell ( WBC ), hemoglobin ( HGB ) and platelet ( PLT)were determined.Results The levels of MA, PGA and MA+PGA of urine in the exposed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the biochemical indexes ( AST, ALT, TP,ALB, BUN, Cr, ALP and TBIL), hematologic indexes (WBC, RBC, Hb and PLT)and serum GABA between the exposure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P>0.05). But the serum DA[(0.21 ±0.011 )mg/L] and AChE levels [(0.321±0.066) U/L] in the exposur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0.25±0.015 )mg/L,(0.583±0.125)U/L],respectively (P<0.05). Conclusion MA and PGA in urine can serve as the biomarkers of internal exposure dose. Before the obvious changes of biochemical indexes and hematologic indexes appear, the exposure to ethylbenzene can influence the blood neurotransmitter levels in workers exposed to ethylbenze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