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3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81篇
预防医学   39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研究通过重建心电信号时间序列的两维相空间,描述了吸引子几何形状的变化,提出了两个分析短时程(几秒)心电信号的新指标:矢量模指数和矢量幅角指数。这两个指标可以明显地区分窦性心律、心动过速和室颤的心电信号,并且对心电信号时间序列长度要求很低,只需数拍几秒的心电信号就可以得到稳定的结果。这两个指标适合应用到需要快速、实时显示分析结果的医疗仪器中。  相似文献   
22.
临床医学重点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科学、可行的临床医学重点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方法:Delphi法和专家会议法筛选评估指标以及确定评估指标的权重系数。结果:建立了包括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43个三级指标的评估指标体系,并提出了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结论:评估指标的选择具有代表性、各级指标权重系数合理,评价方法科学、客观,为今后各层次的临床医学重点学科的遴选提供了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23.
行为危险因素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不同结局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影响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不同结局的相关因素,为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慢性HBV患者207人,自限性HBV感染者148人,对可能影响HBV感染结局的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结果 经常在外就餐在慢性HBV组和自限性HBV感染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06);每天吸烟量在10支以上者和每月饮酒量在100个饮酒单位者在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7和P=0.0003).结论 不良生活习惯影响HBV感染的结局,应加强HBV感染者的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有利于减缓HBV感染的慢性化进程.  相似文献   
24.
目的 通过增加微卫星位点密度、扩大样本量、对以前定位到1号染色体上的中国北方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相关易感基因研究结果进行验证。方法 运用基因组扫描的方法,经多重PCR、电泳、GeneScan及Genotyper程序分析获取位点信息,最后经参数及非参数连锁分析,得到相关的P值、NPL值(Z值)。结果 共扫描了5个区域34个位点,检出约12000个基因型。经GENEHUNTER 2.0软件分析,其中的8个位点可能与糖尿病相连锁(P<0.05,NPL值最大为2.17),它们分布于3个区域,尤其是第1个区域(1 p36.3-1p36.23),其每一个位点都显示与糖尿病相连锁,前后分布于1个长达16.9cM的范围内。另外2个区域未检出阳性结果。结论 证实了全基因组扫描所获得的结果。尤其是,在所研究的1P末端区域,所有研究位点都显示与疾病连锁,这些位点分布在一个很宽的范围内,提示该区域可能蛰伏着多个糖尿病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25.
一个参与血糖调节的新基因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克隆血糖调节基因。方法按本室以往建立的方法制备大鼠血糖自动调节模型,以灌输生理盐水为对照;取其骨骼肌,采用差异显示技术(DDRT-PCR),获得差异表达基因片段,经狭缝杂交和Northern杂交分析,排除假阳性片段,确定真正的差异表达序列标签(EST),并以其为探针筛选大鼠骨骼肌cDNA文库。结果获得一个新的全长cDNA,命名为Fang-2,GenBank收录号为AF399874。经采用Blast软件(NCBI)分析显示,Fang-2是人类troponinT在大鼠中的同源物,其同源性为78%,表明该家族蛋白具有保守性。在高浓度的葡萄糖刺激大鼠后,和对照大鼠相比,Fang-2的表达下降。结论从大鼠骨骼肌中克隆到一个参与血糖调节的新基因,该基因可能通过其表达下调控制或部分控制某些目前未知的机制而达到调节血糖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26.
蛋白激酶Cξ亚型基因内SNP的连锁不平衡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对中国北方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候选易感基因蛋白激酶Cξ亚型(PRKCZ)内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eotide polymorphism,SNP),标记进行群体相关分析及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LD)分析,寻找疾病相关单体型。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公共SNP数据库中查找PRKCZ基因中的SNP位点,用单碱基延伸反应(single base extension,SBE)法对北方汉族散发2型糖尿病患者173例及对照组152例进行分型及病例-对照关联分析和LD分析,构建SNP单体型区段(haplotype block)。结果:PRKCZ基因中有多个SNP位点与疾病相关,它们在病例组和对照组构成不同的hahpltype block结构,由5个SNP位点组成的单体型频率在两组人群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PRKCZ基因内由5个SNP位点组成的单体型可能和中国北方汉族人2型糖尿病相关,进一步从统计学角度证了PRKCZ基因为该人群疾病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27.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中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寻找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早期诊断和监视病情动态变化的血清检测指标。方法 检测70例AD患者、52例年龄匹配的健康人(对照组)和22例血管性痴呆(VAD)对照患者血清中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的水平,以及32例AD患者和20例年龄匹配的健康人(对照组),血清中IL-1β、IL-6、肿瘤坏因子-α(TNF-α)水平,并结合AD虱的病情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AD患者组血清中M-CS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和VAD患者组(P<0.05);血清M-CSF水平主要在AD早期(轻、中度痴呆阶段)升高,在AD晚期(重度痴呆)则处于正常水平。AD患者组血清中IL-1β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血清中TNF-α和IL-6利于正常水平。结论 血清M-CSF水平的检测是一种方便,敏感的方法,可望作为AD患者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28.
糖尿病神经病变中的神经血管因素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糖尿病神经病变(DiabeticNeuropathy)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诊断标准和检查方法的不同,其患病率文献报导不一。以神经生理学改变判断,糖尿病神经损害几乎可占80%~100%。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高,糖尿病神经病变对人们健康的危害性日益明显。传统的治疗绝大部分是对症治疗且效果不佳。因而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病因的研究成为重要课题。目前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1)糖尿病本身所致的代谢紊乱;(2)微血管病变;(3)糖尿病的大动脉硬化;(4)组织蛋白非酶糖基化;(5)一种或多种神经…  相似文献   
29.
Ma H  Liu YX  Liu SL  Xu RA  Zheng DX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9):1635-1641
目的 研究腺相关病毒 (AAV)介导的重组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细胞凋亡诱导配体(TRAIL114 2 81)在体内外的表达规律及其杀伤肿瘤细胞的生物学活性 ,探讨重组腺相关病毒用于肿瘤基因治疗的应用前景。方法 构建编码TRAIL胞外区 114 2 81位氨基酸的多肽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rAAV TRAIL114 2 81,转染HEK2 93人胚肾细胞 ,获得高滴度的重组病毒颗粒后 ,转导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Jurkat、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SMMC 772 1以及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等 ,并采用经C5 7BL/ 6小鼠门静脉输入、皮下注射、肌内注射、腹腔注射或口服等不同给药途径 ,研究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的TRAIL114 2 81蛋白在体内外的表达规律。采用实时PCR方法测定重组病毒滴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LISA)、Western印迹法和免疫组化法测定蛋白表达。采用MTT法测定重组rAAV TRAIL114 2 81杀伤肿瘤细胞的生物学活性。结果 成功地获得了rAAV TRAIL114 2 81重组病毒 ,其滴度为每毫升 7 5× 10 12基因组颗粒数 (Gps/ml)。重组病毒转导使TRAIL114 2 81在宿主细胞中高效表达 ,并可显著诱导Jurkat、HeLa和SMMC 772 1等肿瘤细胞凋亡 ,但不能诱导HepG2细胞凋亡。体内实验中 ,经小鼠门静脉输入重组病毒 ,可使TRAIL114 2 81以三聚体的活性形式在肝  相似文献   
30.
慢性阻塞性肺疾患 (COPD)是常见病、多发病。吸烟是COPD发病的重要因素 ,但其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九五期间我们的工作曾表明 ,吸烟伴有COPD者血清α1 抗胰蛋白酶 (α1 AT)明显低于不伴有COPD者[1 ] ,提示α1 AT可能是一重要的宿主高危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继续观察吸烟伴和不伴COPD者血清α1 AT、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 (NE) ,组胺含量及NE α1 AT比值变化 ,为COPD的发病学及早期诊断提供线索。1 材料与方法按病例 对照设计方法 ,从数据库中随机抽取吸烟 (吸烟指数≥ 30 0 )伴COPD者 (病例组 ,FE1 % <70 % )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