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9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52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26篇
内科学   170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42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327篇
综合类   89篇
预防医学   104篇
眼科学   246篇
药学   50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41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224篇
  2005年   348篇
  2004年   379篇
  2003年   302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男,73岁。晚上休息时突发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持续30min含服耐绞宁缓解,约1h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再次含耐绞宁不能缓解,急诊入院。心电图(图1A)示:P—R间期0.08s,V_1~V_6导联均呈R型,起始部可见δ波,Ⅱ、Ⅲ、aVF、V_5、V_6导联ST下移0.20mV,V_1~V_4导联ST抬高0.55~1.0mV,T波增高增宽。提前的宽大畸形的QRS波为室早(PVS),呈qR型,ST段弓背型抬高。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Wiltse入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2年8月收治的54例单节段腰椎滑脱患者,采用TLIF术式行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其中Wiltse入路组31例,传统后正中入路组23例。术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滑脱程度、节段分布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比较两组术前1d、术后24h、术后1周外周血肌酸激酶含量;并分别于术前1d、术后3d及术后3、6个月和1年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s,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以及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滑脱角、椎体滑移度、椎间盘高度比较综合评价手术效果。根据术后1年腰椎X线片和CT平扫+三维重建评价腰椎序列、滑脱椎体复位及椎间植骨融合(根据Bridwell椎间融合评价标准)情况。结果:Wiltse入路组手术时间72.6±7.5min(65~85min),术中出血量86.8±78.9ml(80~175ml),术后引流量90.5±56.2ml(85~170ml);后正中入路组手术时间79.0±6.7min(75~95min),术中出血量285.6±36.4ml(280~330ml),术后引流量195.6±20.7ml(190~220m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iltse入路组术后24h外周血的肌酸激酶平均为271.4±128.6U/L(260~400U/L),而后正中入路组为553.7±201.5U/L(500~780U/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VAS及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iltse入路组术后3d腰痛VAS评分(4.5±1.6分)明显优于传统后正中入路组(6.9±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和1年随访时两组间VAS评分和O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Bridwell椎间融合评价标准,后正中入路组Ⅰ级融合13例(56.5%),Ⅱ级融合10例(43.5%);Wiltse入路组Ⅰ级融合18例(58.1%),Ⅱ级融合13例(41.9%),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平扫+三维重建均显示椎体间获得骨性融合。术前、术后两组患者在滑脱角、椎体滑移度、椎间盘高度等影像学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iltse入路TLIF术式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症可获得与传统后正中入路TLIF相似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并且Wiltse入路TLIF术式具有操作更方便、对组织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43.
微创心脏手术中周围体外循环120例总结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总结分析不开胸的体外循环及心肌保护 12 0例。方法 :对 12 0例胸腔镜心脏手术所采用的不开胸体外循环及心肌保护技术进行回顾分析。全组均采用股动、静脉或加上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 ,右侧胸壁打孔胸腔镜下长阻闭钳阻闭升主动脉 ,冷晶体停跳液顺行灌注保护心肌。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中泵压偏高 8例 ,灌注流量不足 3例 ,术后血红蛋白尿 13例 ,肝功能损害 7例 ,术后右下肢轻度肿胀 3例 ,右下肢局部麻木、疼痛 4例 ,右股动脉处可闻及杂音 3例。结论 :周围体外循环及心肌保护安全、可行。并发症以血红蛋白尿 ,肝功能损害 ,股动、静脉损伤为常见。  相似文献   
44.
经导管同期治疗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研究经导管同期治疗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的策略并评价其疗效。方法34例患者,男12例,女22例。复合类型为:房间隔缺损(ASD)合并肺动脉瓣狭窄(PS)、室间隔缺损(VSD)、动脉导管未闭(PDA)分别是16例、7例、3例,合并二尖瓣狭窄(Lutembacher综合征)2例;VSD合并PDA3例、Taussig-Bing畸形合并PDA1例;2例并发3种畸形(并发ASD、VSD和PDA1例,并发ASD、PS和PDA1例)。经导管介入治疗的原则:先行瓣膜球囊扩张术纠正瓣膜狭窄,其次行VSD封堵术,再次行PDA封堵术,最后行ASD封堵术。术后3d、1个月、6个月分别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X线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34例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均一次性治疗成功。术中未发生任何重要并发症。术后即刻TTE和造影示ASD,VSD,PDA所有封堵器位置良好,无残余分流。16例ASD合并PS者,跨肺动脉瓣平均压差由术前52.6±20.5mmHg下降到术后14.3±9.5mmHg(1mmHg=0.133k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例Lutembacher综合征患者,超声心动图测量二尖瓣瓣口面积分别由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前1.0和1.2cm2增加到术后1.9和2.0cm2,平均左房压分别由29和26mmHg降至8和7mmHg。对于1例Taussig-Bing畸形合并PDA者,用18mmASD伞成功封堵16mmPDA,降低肺动脉压,改善患者症状,为二次手术创造条件。术后72h、1个月、6个月TTE示所有患者各水平分流均消失,左心房、左心室进行性地缩小,所有封堵器位置固定良好,无移位及脱落;同时行X线检查,肺血均明显减少,房室内径均明显恢复。结论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同期介入治疗虽较单纯型复杂,技术要求相对较高,但如指征掌握恰当,治疗策略合理,操作规范,同样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后即刻左心室同步性改变的价值.方法 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拟行CRT患者62例,采用RT 3DE评价CRT术前以及术后即刻左心室16节段收缩末期容积达峰时间标准差(Tmsv16-SD),计算术前以及术后6个月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变化率(△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变化率(△LVESV)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变化率(△LVEF),筛选预测CRT反应的最佳Tmsv16-SD截断值.结果 △Tmsv16 SD与△LVEDV (r=0.563,P<0.001)、△LVESV (r=0.612,P<0.001)以及△LVEF (r=0.442,P<0.001)呈线性正相关;以△Tmsv16-SD=5.4%为截断值,预测CRT反应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7 (95% CI:0.760~0.953),灵敏度为85.0%、特异度为86.4%.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CRT术后即刻左心室同步性改善可以显著改善CRT疗效,△Tmsv1 6-SD可能是预测CRT反应的新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Mcl?1对肺癌细胞PC?9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Western印迹检测人正常肺上皮细胞及4种肺癌细胞株中Mcl?1的表达; CCK8细胞增殖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观察Mcl?1表达沉默对PC?9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运用流式细胞仪观察Mcl?1沉默对PC?9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Mcl?1在肺癌细胞株A549和PC?9中的表达水平较高;干扰Mcl?1表达能抑制PC?9细胞的生长( P<0?05);经Mcl?1 siR?NA处理后PC?9细胞克隆形成率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显示,下调Mcl?1的表达水平可以明显提高PC?9肺癌细胞的凋亡比例。结论在肺癌细胞中沉默Mcl?1的表达,能够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并促进肺癌细胞的凋亡,提示Mcl?1可能成为潜在的肺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47.
癫痫与生殖激素之间关系复杂,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的挑战。许多生殖激素作为神经甾体能通过靶点调节大脑兴奋性,影响癫痫发作。而癫痫发作和抗癫痫药能损伤下丘脑-垂体系统,干扰生殖内分泌系统。几种不同的性激素治疗方法尚无确切的治疗效果,关于性激素在女性癫痫治疗中的作用的研究仍在进行。经证实癫痫患者多伴有多囊卵巢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高雄激素血症,不孕不育等,因此抗癫痫药物的选择需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比较不同方式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平行分组研究.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10月择期行骨科、胸外科、肝胆外科等大中型手术的病人,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14 ~ 91岁,体重35 ~ 95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A组:术毕即刻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00 mg,然后芬太尼1.0 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进行PCIA;B组:氟比洛芬酯200 mg+芬太尼0.6 mg用生理盐水配稀释至100 ml,进行PCIA;C组:术毕即刻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00 mg,氟比洛芬酯200 mg+芬太尼0.6 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进行PCIA.3组背景输注速率2 ml/h,PCA量2 ml,锁定时间10 min.分别于术毕、术后4、8和24 h时记录静态和动态VAS评分和镇静评分.术后24 h内记录镇痛有效、过度镇静、恶心、呕吐、瘙痒、头晕、嗜睡和呼吸抑制的发生情况.术后24和48 h时随机选择一个中心B组镇痛泵内容物,取样后进行微生物培养试验.结果 共完成2596例,其中A组875例、B组946例、C组775例.与A组比较,B组术毕、术后4、8和24h时静态和动态VAS评分和各时点镇静评分均降低,C组术毕、术后4、8h时静态和动态VAS评分均降低,术后4、8h时镇静评分升高,2组镇痛有效率均升高,B组过度镇静发生率降低,C组过度镇静发生率升高,2组术后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降低,C组术后头晕发生率降低(P<0.05);与B组比较,C组各时点静态和动态VAS评分、镇痛有效率、恶心、呕吐以及瘙痒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术后4、8h时镇静评分升高,过度镇静发生率升高,头晕发生率降低(P<0.05).术后24、48 h时泵内容物标本细菌和真菌培养均为阴性.结论 对于大中型手术病人,氟比洛芬200 mg复合芬太尼0.6 mg PCIA(背景输注速率2 ml/h,PCA量2 ml,锁定时间10 min)术后镇痛的效果更佳,且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低.  相似文献   
49.
糖尿病是实体器官移植后常见的代谢性并发症,如受者术后2年的2型糖尿病发病率约为30%.据报道,肾移植后新发糖尿病(NODAT)导致移植肾功能丧失的发生率(63%)上升,受者的死亡率达87%,不仅影响移植物功能的恢复,还使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受者的死亡率升高[1].因此,NODAT的监测和管理是移植后的重要环节,器官移植后新发糖尿病时降糖药物的合理使用应引起关注,现就此做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50.
目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对2008年6月—2010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为所有老年高血压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对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后,治疗效果显著,其中40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4%。结论惟有按时用药以及定期测量血压,合理调整自身的膳食结构,戒烟戒酒,保持大便的畅通,才能使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长期处于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