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血培养中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血培养的送检、检出及常见细菌的耐药性状况,指导临床对血液细菌感染患者的治疗.方法 用BacT/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仪培养,用VITEK系统鉴定菌种,用琼脂扩散法进行细菌的药敏测试.利用Whonet 5.3和Excel软件分析细菌分布、种类变化及药敏测试的数据.结果 我院自2002年11月~2006年4月共送检血培养标本2 115例,阳性率为14.14%;其中革兰染色阳性菌135例,革兰染色阴性菌125例,真菌49例,各占总数的43.69%、40.45%和15.86%.结论 及时了解血培养结果可以对临床有针对性的抗菌治疗提供依据,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2.
海洋是一个特殊环境,其所含细菌不同于陆地,特别是近年来人们对海洋细菌研究工作的日益重视,不断发现了一些新的海洋细菌并摸索出培养基的成分及环境条件等对海洋细菌生长的影响,这对人们了解海洋细菌及日后开展海洋细菌的检测将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3.
目的 研究从某沿海海水中分离出的海鱼弧菌的致病性。方法 ①毒力实验组:35只二级昆自小鼠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腹腔注射海鱼弧菌,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标准金黄色葡葡球菌、标准大肠杆菌,阴性对照组腹腔注射无菌生理盐水。②伤口感染实验组:35只无特定病原体小鼠,腿部致伤后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浸泡含有细菌的人工海水)和阳性对照组(含有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大肠杆菌),阴性对照组(浸泡无菌人工海水)。观察小鼠一般状况、血常规、血培养、脏器细菌培养、伤口分泌物培养、脏器和伤肢病理光镜检查,并将鼠体内分离的菌株和实验前菌株进行核酸指纹图比较分析,确认细菌来源。结果 ①毒力实验:海鱼弧菌组(海鱼组)腹腔注射细菌悬液后一般情况差,持续24h,病理学检查见多脏器水肿、变性。②伤口感染实验: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伤口感染阳性率为100%,病理学检查海鱼组及阳性对照组伤肢皮下及横纹肌可见大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有蜂窝织炎形成。结论 自某沿海海域分离出的海鱼弧菌在10^6CFU/ml时,具有感染能力,可致实验鼠的伤口感染。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检测与传统真菌培养方法的一致性,为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诊断寻找快速、准确的方法。方法对212例临床疑似深部真菌感染病例采集静脉血标本,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测定血浆1-3-β-D葡聚糖,同时行痰液真菌培养和真菌涂片染色,比较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检测与传统真菌培养方法的一致性。结果本组88例血浆1-3-β-D葡聚糖阳性,24例可疑阳性,阳性率52.8%。84例痰液真菌培养阳性,阳性率39.6%,其中78例(92.9%%)1-3-β-D葡聚糖阳性。46例真菌涂片染色阳性,阳性率21.7%,其中42例1-3-β-D葡聚糖阳性。若以真菌培养结果作为诊断标准,则1-3-β-D葡聚糖检测的灵敏度为95.3%,特异性为90.6%。结论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检测比痰液真菌培养能更早、更灵敏地反映深部真菌感染,但具有一定的假阴性率,故应同时行真菌培养,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25.
330例SQAⅡB精液常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精液常规检测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方法患者用手淫法取得精液后快速送检,用SQA ⅡB检测结合显微镜检查,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SQA ⅡB对精液异常的检出率为77.9%,结合显微镜检后提高到90.3%.结论 SQA ⅡB结合显微镜检查对男性精液质量的分析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 了解我国近海海水中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情况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 海水经增菌培养、细菌分离,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102份海水共分离出肠杆菌科6属6种24株,其中大肠埃希菌15株,阴沟肠杆菌2株,聚团泛菌2株,弗劳地拘橼酸杆菌2株,产酸克雷伯菌2株,蜂房哈夫尼菌1株。药敏结果显示,16株肠杆菌科细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沙星、阿米卡星、奈替米星、氨曲南、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陛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在90%以上,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复方新诺明、头孢呋辛、氯霉素和哌拉西林的敏感率在80%-90%,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和四环素的敏感率在70%以下。结论 海水中肠杆菌科细菌调查及药敏试验对海水细菌所致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8.
目的:了解我院血培养中的细菌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北京伯泰技术开发中心血培养瓶采样, BacT 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培养, VITEK微生物仪进行鉴定, BIOMIC仪进行药敏测试.结果: 2003年1月-2007年12月从临床送检的血培养标本分离出病原菌32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41株(占45.4%),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155株(占47.9%),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及克雷伯菌对泰能敏感性最好, 表皮葡萄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敏感性最好,均未发现耐药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为28.0%,其余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 血培养病原菌存在严重耐药情况,及时监测病原菌变化及耐药趋势,指导临床用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9.
观察缺氧复氧对IEC-6(肠上皮)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探讨其细胞损伤的机制.建立IEC-6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指数,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结果表明IEC-6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后,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升高(P<0.01),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P<0.01).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内脏脂肪素(visfatin)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56例T2DM患者和58例健康对照(NC)的血清visfatin水平,同时测定血压、血脂、视黄醇结合蛋白(RBP-4)、FPG、Fins水平,计算腰臀比(WHR)、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且分析以上各指标与visfatin的关系。结果Visfatin水平在T2DM组显著高于NC组(P〈0.01),其水平与WHR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与BMI在T2DM组具有显著相关性,而在NC组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与血压、血脂、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水平没有显著的相关性。RBP-4的表达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isfatin的表达可能在T2DM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