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9篇
  免费   611篇
  国内免费   26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52篇
临床医学   93篇
内科学   103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568篇
预防医学   198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62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68篇
  2018年   157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202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1.
尼麦角林治疗脑血管病伴记忆功能障碍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尼麦角林治疗脑血管病引起的记忆功能障碍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的临床试验 ,对 5 0例脑血管病伴记忆功能障碍的患者 ,给予尼麦角林 10mg ,每日 3次 ,连服 8周。在治疗前、治疗 4周、治疗 8周时进行修订韦氏记忆量表 (WMS)各项分测验、量表总分和记忆商检查。结果 经过尼麦角林治疗 8周后 ,本组患者WMS各项指标分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其中反映瞬间记忆的数字广度提高明显 (P <0 0 1) ,10 0→ 1、视觉再生和视觉再认也有明显改善 (均P <0 0 5 )。反映总体记忆水平的WMS分值和记忆商明显提高 ,记忆商在治疗 4周后就有明显改变 (P <0 0 5 ) ;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尼麦角林治疗脑血管病引起的记忆功能障碍有较好的效果 ,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意外伤害及事故倾性的家族聚集性,为将来阐明遗传因素在其中的作用提供初步线索。方法:以事故倾性儿童为先证者,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研究579个核心家系(291个先证家系和288个对照家系),分析意外伤害及事故倾性的家族聚集性。结果:病例组有36.4%核心家系至少有一名成员发生过伤害,高于对照组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的父、母、同胞伤害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但病例组与对照组一级亲属的事故倾性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父、母、同胞发生伤害都是儿童事故倾性的危险因素,儿童喜欢冒险、不能集中精力也和事故倾性有关联。结论:意外伤害存在家族聚集性,遗传因素可能在其中发挥一定作用。没有发现事故倾性具有家族聚集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基于倾向性评分逆处理概率加权(IPTW)法评估EB病毒(EBV)在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方法 收集2012年10月—2021年4月淮海淋巴瘤协作组中8家医疗机构初诊为结外NK/T细胞淋巴瘤且具有全血EBV-DNA数据的4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IPTW法分析EBV载量对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生存期的影响;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绘制Kaplan-Meier曲线,组间比较采用Log rank χ2检验。结果 468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中,EBV-DNA阳性266例,EBV-DNA阴性202例。EBV-DNA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的5年OS分别为62.5%和89.2%,两组比较,经Log rank 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900,P=0.000)。IPTW前,两组的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活动状态(PS)评分(ECOG PS评分)、原发部位、CA分期、Ann Arbor分期、白蛋白、乳酸脱氢酶、治疗方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PT...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描述儿童青少年含糖饮料(sugar-sweetened beverages,SSBs)摄入频率,探讨社区建成环境与儿童青少年SSBs摄入间的相关性。方法 于2019年4—5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深圳市宝安区30 188名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以问卷形式调查社区建成环境要素和儿童青少年SSBs摄入频率,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的儿童青少年SSBs摄入频率,多元logistic回归用于分析社区建成环境要素与SSBs摄入频率间的关联性。结果 儿童青少年低频率、中频率和高频率SSBs摄入占比分别为26.8%、51.8%和21.5%。与居住楼层≥7层相比,居住楼层≤3层儿童青少年可增加SSBs的摄入(OR=1.13,95%CI:1.04~1.24);居住地和主干道间的距离与儿童青少年SSBs摄入频率呈负向关联(OR=1.24,95%CI:.10~1.39);居住地周边饭店数量与儿童青少年SSBs摄入频率呈正向关联(OR=1.81,95%CI:1.63~2.02)。结论 儿童青少年SSBs摄入频率与社区建成环境因素相关,居住楼层越低、居住地和主干道间的距离越近、居住地周边饭店数量越多增加儿童青少年SSBs的摄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大学生群体风险感知、自我效能和态度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个体防护行为的关系,为疫情防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2021年10—1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安徽省8所高校大学生4 092名进行问卷调查,使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大学生群体风险感知、自我效能和态度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个体防护行为的关系。  结果  大学生情感风险感知(ARP)总分为(19.72±4.01)分,认知风险感知(CRP)总分为(14.56±3.64)分,距离感知(DIP)总分为(18.04±5.33)分,自我效能总分为(27.27±6.74)分,态度信念总分为(26.15±4.54)分,个体防护行为总分为(25.67±4.45)分。情感风险感知(β=0.16)、认知风险感知(β=0.08)、态度(β=0.23)和自我效能(β=0.13)均与大学生个体防护行为正向相关(P值均 < 0.01),而距离感知作用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大学生群体风险感知、自我效能和态度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个体防护行为相关。高校应强化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关注态度,提高学生风险认知水平,促进校园疫情的有效防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母亲童年期不良经历(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ACEs)与学龄前儿童情绪行为问题(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s, EBPs)的关联及性别差异,为促进学龄前儿童身心健康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21年6月选取安徽省阜阳、芜湖、六安3个地区城乡幼儿园9 647名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童年期不良经历问卷(ACEs-IQ)及长处和困难问卷(SDQ)分别调查母亲ACEs及学龄前儿童EBPs。  结果  学龄前儿童困难问题、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障碍、同伴交往问题、亲社会行为检出率分别为17.4%,16.3%,18.3%,22.7%,34.2%,18.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显示,母亲不同类型ACEs均与学龄前儿童EBPs的发生风险升高有关(OR=1.51~2.97,P值均 < 0.01);随着母亲ACEs种类数增加,儿童EBPs发生风险也随之上升(OR=3.13~9.61,P值均 < 0.01)。母亲情感虐待、躯体虐待和社区暴力与学龄前儿童同伴交往问题的关联,男童高于女童(ROR值分别为1.25,1.26,1.41,P值均 < 0.05)。  结论  母亲ACEs与学龄前儿童EBPs发生风险的升高相关,关注母亲ACEs有益于学龄前儿童EBPs防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教养方式在母亲童年期不良经历(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ACEs)与学龄前儿童情绪行为问题(emotional behavior problems, EBPs)关联中的作用,为儿童情绪行为问题防控提供参考。  方法  2021年6月选取安徽省芜湖市、六安市和阜阳市36所幼儿园的3~6岁儿童为基线研究对象,于2021年12月收集随访资料,共6 111名儿童纳入研究。采用童年期不良经历问卷(ACEs-IQ)、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和中文版困难与长处问卷(SDQ)中的困难因子得分分别评估母亲ACEs、母亲教养方式和儿童EBPs,采用Bootstrap检验母亲教养方式的中介效应。  结果  母亲ACEs与儿童SDQ困难得分呈正相关(r=0.28, P < 0.01)。消极教养方式(溺爱性、放任性、专制性、不一致性)与母亲ACEs得分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8,0.30,0.21,0.31),与儿童SDQ困难得分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5,0.20,0.20,0.28)(P值均 < 0.01);积极教养方式(民主性)与母亲ACEs和儿童SDQ困难得分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09,-0.29,P值均 < 0.01)。在控制混杂因素后,母亲教养方式(溺爱性、民主性、放任性、专制性、不一致性)在母亲ACEs与学龄前儿童EBPs中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分别为19.13%,7.34%,24.88%,12.05%,26.83%。  结论  教养方式在母亲ACEs与学龄前儿童EBPs的关联中起中介作用,改善母亲消极教养方式对减少ACEs母亲子代EPBs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早产儿存活率得以大幅提升,但由于胎龄不足,早产儿相比足月儿不良神经发育结局发生的风险比例增高,神经发育问题逐渐成为早产儿早期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中晚期早产儿约占早产儿总人数的80%,但目前极早产和超早产与神经发育障碍相关性的研究较多,中晚期早产与神经发育障碍相关性的研究较少。本文对中晚期早产儿神经发育结局进行综述,为临床早期评估中晚期早产儿神经发育状态提供依据。通过胎盘-脑轴生物标志物预测中晚期早产儿神经发育结局,对开展早期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夏季臭氧(ozone, O3)浓度与过敏性皮肤病(allergic skin disease, ASD)就诊的关系。  方法  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2015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的夏季(每年的6月1日-8月31日)ASD就诊数据,并收集同期空气污染物和气象数据,利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 lag non-linear model, DLNM)评估O3浓度与ASD就诊的暴露-滞后-反应关系,模型中对混杂因素、时间趋势、周天数和节假日进行了调整。  结果  共收集研究期间ASD就诊总人次31 741例。O3浓度与ASD就诊呈正相关,与慢性荨麻疹就诊也呈正相关,而与特应性皮炎就诊的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3浓度每增加10 μg/m3,单日滞后效应表现为ASD就诊风险最大为1.007(RR=1.007, 95% CI: 1.003~1.011, 滞后7 d),累积滞后效应表现为ASD就诊风险最大为1.078(RR=1.078, 95% CI: 1.028~1.131, 累积滞后0~14 d)。在男性、 < 18岁和18~< 65岁ASD患者中,O3浓度增加10 μg/m3对ASD就诊单日滞后效应和累积滞后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  结论  合肥地区夏季高浓度O3是ASD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且存在滞后效应。有关部门应强化夏季O3污染防治,加强患者医疗服务和保护易感人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构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gren’s syndrome, pSS)患者唾液腺组织中的竞争内源性RNA(competing endogenous RNA, ceRNA)调控网络并探讨其发病机制。  方法  利用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 GEO)对pSS患者唾液腺组织中的信使RNA(messenger RNA, mRNA)、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表达谱作差异分析。通过miRcode数据库和3个miRNA数据库(TargetScan、miRDB和miRWalk)获取与pSS有关的靶微小RNA(microRNA, miRNA)和靶mRNA,构建lncRNA-miRNA-mRNA的ceRNA调控网络,对ceRNA网络中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mRNAs, DEmRNAs)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通路富集分析。  结果  在ceRNA网络中有214个DEmRNAs。KEGG分析显示DEmRNAs的主要富集信号通路为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信号通路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MPK)信号通路,DEmRNAs中10个枢纽(Hub)基因分别为JUN、CCND1、NRAS、DDX5、KAT2B、VEGFA、SIRT1、CLTA、MCM7和RPS6KA1。  结论  本研究通过构建ceRNA调控网络,发现网络中DEmRNAs主要富集MAPK和AMPK信号通路, 为进一步深入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