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2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依托胃癌高发区大规模人群筛查队列分析不同级别胃黏膜病变的患病情况,前瞻性探讨不同胃黏膜病变进展为胃癌的风险,为优化胃癌的筛查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山东省临朐县胃癌高发区开展的国家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纳入年龄在40~69岁之间,2012-2018年经内镜筛查和病理诊断明确为各级别胃黏膜病变、且未患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或浸润性胃癌的14 087例研究对象,随访至2019年12月31日。随访期内新发胃癌通过重复性胃镜筛查、肿瘤发病和死因登记系统报告以及主动入户随访联合判定,经查阅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摘抄的临床病历进行确认。应用Poisson回归模型计算各级别胃黏膜病变进展至胃癌风险的相对危险度(RR)及其95%CI结果 14 087例研究对象中,胃黏膜正常者仅有8例(0.06%),最高诊断为浅表性胃炎(SG)、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肠上皮化生(IM)和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分别为7 608例(54.00%)、2 848例(20.22%)、3 103例(22.03%)和520例(3.69%)。经过前瞻性随访,共有109例研究对象诊断为HGIN(63例)和浸润性胃癌(46例)。与基线正常或仅有SG的个体相比,患有CAG、IM和LGIN的个体进展为胃癌的风险依次增加为3.85倍(RR=3.85,95%CI:2.04~7.28)、5.18倍(RR=5.18,95%CI:2.79~9.60)和19.08倍(RR=19.08,95%CI:9.97~36.53),其中LGIN组进展为HGIN和浸润性胃癌的风险分别为SG/正常组的22.96倍(RR=22.96,95%CI:9.71~54.27)和14.64倍(RR=14.64,95%CI:5.37~39.93)。各个年龄组患有LGIN者随访期间发生胃癌的风险均显著增加。结论 基于胃癌高发区的大样本人群研究显示,绝大多数40~69岁的高发区居民患有不同程度胃黏膜病变。随胃黏膜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随访期间发生胃癌的风险呈级联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血清中候选环状RNA表达与胃癌的关系,初步探索其是否具有胃癌早期诊断标志物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 从山东省临朐县人民医院选取48例胃癌病例,并在同期胃镜筛查队列中选择年龄、性别匹配的48例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血清中3个候选环状RNA(hsa_circ_002059、hsa_circ_0000096、hsa_circ_0001895)表达水平进行定量检测,并对胃癌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胃癌病例中血清hsa_circ_002059、hsa_circ_0000096、hsa_circ_0001895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0.8%、47.9%、75.0%,略高于对照组(58.3%、31.3%、60.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中上述3个候选环状RNA表达水平MP25~P75)在胃癌组中分别为1.60%(0~5.64%)、0(0~0.61%)、0.91%(0.06%~1.88%),在对照组中分别为0.05%(0~6.07%)、0(0~0.34%)、0.42%(0~1.39%)。多因素分析调整幽门螺杆菌感染、吸烟和饮酒状况后,3种候选环状RNA高表达与胃癌之间的关联强度呈上升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将上述3种环状RNA进行组合,对其与胃癌的关系进行联合分析发现,与3种环状RNA均为阴性者相比,随着表达阳性环状RNA个数增加,与胃癌的关联强度呈上升趋势,趋势检验P=0.040。结论 本研究初步提示hsa_circ_002059、hsa_circ_0000096、hsa_circ_0001895表达水平可能与胃癌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