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71篇
内科学   2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2篇
外科学   117篇
综合类   100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2篇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小左心室患者瓣膜置换术后早期心脏形态及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小左心室患者心脏瓣膜术后早期形态学及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方法 2003年1月至2008年8月,51例合并小左心室的风湿性瓣膜病患者接受二尖瓣置换术.男性7例,女性44例,年龄31~69岁,平均(48±5)岁.病程5~49年,平均(18±9)年.患者病变以重度二尖瓣狭窄为主.同期行主动脉瓣置换术6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三尖瓣成形术48例,左心房血栓清除术36例,左心房折叠术42例.结果 围手术期死亡2例(3.9%),1例因不能脱离辅助循环死亡,1例于术后10 d死于继发的多脏器功能衰竭.术后早期发生重度低心排血量14例(27.5%),多器官功能不全11例,频发室性心律失常5例.术前及术后早期(7~14 d)行超声心动图.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术前(36.5±3.2)mm,术后(38.6±5.3)mm;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术前(45.9±3.8)ml/m2,术后(48.2±7.4)ml/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前后射血分数为48.6%±6.7%和52.8%±8.3%,缩短分数为25.5%±3.3%和27.1%±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左心室患者瓣膜术后早期易发生低心排血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术后早期一般不会立即恢复.  相似文献   
22.
原发性心脏血管肉瘤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告5例原发性心脏血管肉瘤,探讨其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 2004年4月-2011年4月共收治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心脏血管肉瘤5例,其中4例经手术治疗,2例完整切除。结果术后随诊3-12个月,3例未进行进一步治疗,于术后3-12个月死亡;1例复发行2个疗程化疗后病情进展,于术后9个月死亡;1例术后存活仍未满3个月;无长期存活病例。结论原发性心脏血管肉瘤罕见,现无有效治疗手段,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23.
背景 心脏手术相关的急性肾损伤(cardiac surgery-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CSA-AKI)是心脏手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其对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生存率都有负面影响.目的 开发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的预测模型,以此识别心脏手术中CSA-AKI的高危患者.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  相似文献   
24.
高功率CO2激光心肌打孔机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用于激光心肌打孔血运重建术(TMLR)的高功率CO2激光治疗仪,并对其生物学效应及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采用激光合成方法研制产生大功率CO2激光的心脏打孔机,分别在有机玻璃块,犬离体心脏和活体心肌缺血模型上进行激光心肌打孔实验,以检验合成光束的生物物理特性,选择安全有效的激光心肌打孔参数。在此基础上,使用该仪器为65例冠心病病人行TMLR手术并观察效果。结果:在有机玻璃和离体猪心打孔显示孔道孔径,深度可以满足TMLR的使用要求,使用该仪器在犬缺血心肌打孔形成透壁孔道,1周年镜下可见孔道通畅,65例接受TMLR手术患者,3例分别于术后第3天、第4天及第8天因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死亡,其余病人均顺利院,随访6-30个月,50例患者心绞痛明显减轻,其中37例较术前减少2级,15例减少1级,7例变化不明显,失访5例,26例术后行心肌放射性核素断层扫描,有21例心肌的孔区域的血流灌注比前术前明显增加。结论:合成高功率CO2心脏激光打孔机治疗仪在TMLR的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前选择性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同期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效果及经验。方法对211例50岁以上行心脏瓣膜手术的患者进行统计,其中男104人,女107人,年龄50~75岁(60±3·5岁)。术前对有心绞痛等相关症状、糖尿病、高脂血症、心电图存在缺血等冠心病高危因素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狭窄超过50%为阳性,狭窄超过75%(左主干超过50%)者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结果211例患者中行冠状动脉造影术128例(60·7%,其余患者无症状及相关危险因素未造影),其中30例冠状动脉存在单支或多支病变,狭窄程度>50%,造影阳性率23·4%。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4例(80·0%),手术死亡1例,其余患者随诊4~38个月,效果良好。结论50岁以上瓣膜病患者术前行冠状动脉造影可为术前诊断和排除冠心病、选择术式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6.
Scimitar综合征是一罕见而复杂的先天性心肺血管疾病,其特征类似部分或完全性异位右肺静脉引流入下腔静脉,而又有异于异位肺静脉引流,因为多数病例尚伴右肺动脉和肺的发育不全,包括肺动静脉畸形或狭窄以及起源于降主动脉到右肺侧支血液供应.另一重要特征为同时伴有心脏畸形或非心脏畸形.本病发病率约占新生儿  相似文献   
27.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CABG)术后早期出现严重左心功能不全 ,应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 (intraaorticballoonpump ,IABP)对促进左心室功能的恢复、平稳渡过术后低心排阶段起重要作用 ,现就我科CABG术后使用IABP的 2 6例患者的监护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5年 7月至 2 0 0 2年 10月 ,CABG术后用IABP支持者 2 6例 ,其中男 2 3例 ,女 3例 ,平均年龄 (5 8.4±4 .7)岁 ,平均辅助时间 (2 5 .3± 5 .6 )h。术前平均左室射血分数 (LVEF) 4 1.5 % ;合并心肌梗死 11例 ,解剖性室壁瘤 4例 ,功能…  相似文献   
28.
目的为寻找体外循环(CPB)围术期脑损伤的评价指标,探讨S100蛋白在CPB围术期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40 例先天性心脏病或心脏瓣膜疾病患者在CPB 下行心内直视术,观察围术期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于CPB围术期的不同时点测定血浆S100蛋白浓度.结果术后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3例,其中出现精神症状2例,脑梗死1例.CPB开始后引起S100蛋白血浆浓度明显升高,术后24~48小时恢复至术前水平.有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患者S100蛋白浓度明显高于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患者,且于术后24小时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结论 CPB可引起血浆S100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对术后脑损伤的评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9.
心肌短暂(2~20min)缺血后恢复灌流,其功能并未立即恢复,往往延迟数小时、数天甚至数周,这种缺血后功能障碍称为心肌顿抑.……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大鼠心肌梗死模型胶原的变化规律,认识心室重塑及心脏功能变化的机制。方法:实验选用SD大鼠68只,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10)、手术对照组(n=10)、心肌梗死后1d组(n=12)、心肌梗死后1周组(n=12)、心肌梗死后2周组(n=12)、心肌梗死后4周组(n=12)。通过结扎68只SD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分别于术后第1天,及1,2,4周取心肌组织,采用羟脯氨酸消化法和免疫组化分别测定胶原总量和Ⅰ/Ⅲ胶原比例变化。结果:心肌梗死后2,4周组大鼠心肌Ⅰ/Ⅲ胶原比例(2.12±0.62,2.18±0.71)明显高于对照组(2.71±0.30)(t=2.84,2.79,P<0.05)。心肌梗死后2,4周组大鼠心肌胶原犤(37.16±2.67),(38.19±1.41)mg/g犦明显高于对照组犤(35.61±1.52)mg/g犦(t=3.12,5.23,P<0.01)。手术对照组、心肌梗死后1d、1周组与对照组大鼠心肌胶原含量、Ⅰ/Ⅲ胶原比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SD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内胶原总量增加,Ⅰ/Ⅲ胶原比例减少,这种胶原代谢变化规律是心室重塑发生机制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