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31篇
  免费   291篇
  国内免费   346篇
耳鼻咽喉   150篇
儿科学   60篇
妇产科学   44篇
基础医学   387篇
口腔科学   37篇
临床医学   1519篇
内科学   1610篇
皮肤病学   139篇
神经病学   275篇
特种医学   466篇
外科学   2069篇
综合类   1440篇
预防医学   460篇
眼科学   134篇
药学   684篇
  8篇
中国医学   305篇
肿瘤学   48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188篇
  2016年   191篇
  2015年   232篇
  2014年   450篇
  2013年   498篇
  2012年   595篇
  2011年   644篇
  2010年   716篇
  2009年   722篇
  2008年   691篇
  2007年   620篇
  2006年   486篇
  2005年   560篇
  2004年   512篇
  2003年   523篇
  2002年   513篇
  2001年   452篇
  2000年   269篇
  1999年   199篇
  1998年   172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68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7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利用抑制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和cDNA表达谱芯片筛选早期活化的肝星状细胞与大鼠正常肝脏组织、轻度肝纤维化组织、重度肝纤维化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方法:从SSH构建的大鼠轻度和重度肝纤维化中两个差异cDNA文库中挑选1 000条上调显著的基因,与正常大鼠4 136条基因克隆制作成一张芯片,筛选持续期活化的肝星状细胞相关基因.结果:获得与HSC持续活化相关的上调基因633条,下调基因715条,其中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调节蛋白激酶(SGK)在正常大鼠基因克隆和2、8周SSH上调差异基因中均呈上调信号.结论:联合应用SSH和cDNA表达谱芯片是筛选和鉴定不同样本中差异表达基因的快速、经济和有效方法;SGK可能作为多种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和细胞磷酸化级联反应的一个功能性交汇点,参与了肝星状细胞的早期活化和信号传导.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不同重建方法在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46例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采用准直2.5mm,层厚3.0mm,螺距为6,重建方法为容积显示技术(volume rendering,VR)、表面阴影遮盖显示(shade surface display,SSD)及最大密度投影法(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并对三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46例中有1例术后内支架出现局限性断裂,VR及MIP均清晰显示了内支架的变化,SSD未能显示。1例内支架展开不良,三种重建方法均明确显示;6例术后出现渗漏,VR清晰显示渗漏的部位、形态及内漏量,MIP、SSD仅显示其中的5例,三者中以VR显示最佳。在显示支架内血流情况及瘤周血栓方面,VR能明确支架内有无血栓形成及腔内隔绝术后的转归变化,VR显示1例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SSD及MIP未能显示。结论:多层螺旋CT能在较短时间内进行大范围的扫描,有利于主动脉病变的检查;VR图像优于SSD及MIP,能为术后内支架情况提供更多更准确的信息,VR技术应作为主动脉瘤内支架术后的首选三维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53.
颅内出血性椎动脉夹层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颅内出血性椎动脉夹层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了2000-2005年40例出血性颅内段椎动脉夹层的治疗。其中支架辅助的弹簧圈栓塞33例,夹层段动脉闭塞6例,夹层近端主干动脉闭塞1例。结果手术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1-46个月,平均16.3个月。发现夹层动脉通畅,无夹层再出血,无新发后循环梗死。1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患者夹层复发,行补充填塞弹簧圈。结论血管内夹层近端闭塞以及夹层段动脉闭塞是治疗颅内出血性椎动脉夹层的经典术式。支架辅助的弹簧圈栓塞治疗保留了载瘤动脉,避免了术后对侧椎动脉血流负荷量的增加;减少了后循环缺血的危险,扩大了血管内治疗出血性椎动脉夹层的手术适应证。本组结果显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并未增加夹层再通以及穿支动脉闭塞。本组经验初步表明支架辅助的弹簧圈栓塞是治疗出血性颅内椎动脉夹层的合理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脂肪乳剂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回顾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肠外营养治疗期间 ,应用脂肪乳剂的影响。 7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行肠外营养治疗 ,按静脉营养液是否含脂肪乳剂分为脂乳组和非脂乳组。 结果 :脂乳组肠外营养治疗后清蛋白、前白蛋白改善显著 (P <0 .0 1 ) ,非脂乳组则无显著变化 (P >0 .0 5 ) ,脂乳组较非脂乳组改善明显 (P <0 .0 1 ) ;血清肌酐、尿素氮等在脂乳组治疗后下降明显 (P <0 .0 5 ) ,较非脂乳组改善显著 (P <0 .0 5 ) ;营养治疗结束后 ,脂乳组高血糖症状明显得到控制 (P <0 .0 1 ) ,而非脂乳组效果不佳 (P >0 .0 5 ) ,脂乳组优于非脂乳组 (P <0 .0 5 ) ;血淀粉酶均有下降 ,脂乳组未见异常增高。 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输注脂肪乳剂安全有效 ,有助于恢复正氮平衡  相似文献   
55.
偏头痛治疗新药Sumatripta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偏头痛是神经科临床中最常见的一种头痛。根据全国调查报告估计,我国患病率为985.2/10万[1],较美国3000/10万[2]为低。虽然,阐述该病的神经血管机制已提出一百余年,而且对其广泛的研究也已持续五十多年,但其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明确;治疗和预防该病的药物也有数十种,均因其针对性不强,且副作用较多,病人难以耐受、自从Surnatriptan问世以来,偏头痛的治疗出现了新的转机。近几年,欧美国家通过多中心大规模严格的临床应用研究后得出结论;该药治疗偏头痛,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少的特点[2-6]…  相似文献   
56.
原发性肝癌中医单证证型专家观点文献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整理原发性肝癌辨证分型文献中的专家观点,分析原发性肝癌各中医单证证型在专家观点中的出现状况,初步明确其主要的单证证型.方法对建国以来国内公开报道的有关原发性肝癌中医辨证分型的文献进行整理,运用χ2检验对文献中的专家观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气滞(肝气郁结)型、血瘀型、脾气虚型、肝阴虚型、肾阴虚型、肝胆湿热型在专家观点中出现频率较高(均超过50%),它们之间没有显著性意义,但与其它出现频率较低的各单证证型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091).结论原发性肝癌常见的中医单证证型依次为①气滞(肝气郁结)型;②血瘀型;③脾气虚型;④肝阴虚型;⑤肾阴虚型;⑥肝胆湿热型.  相似文献   
57.
全锁髓内钉的设计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锁式髓内钉是近十余年来国际上有关髓内钉骨折内固定技术的三大进展之一。我院骨科在参考Huckstep钉的基础上,设计了改进型Huckstep钉(即全锁髓内钉,简称全锁钉,下同)及其手术器械和手术方法,不需要X线辅助设备,用于治疗复杂股骨骨折。自1987年4月~1992年12月用全锁钉治疗复杂股骨骨折48例,其中男33例、女15例;年龄最大55岁,最小20岁,平均34.6岁。致伤原因:车祸21例、高处坠落伤14例、工业伤10例、其他3例。骨折部位:股骨干上1/3骨折17例、中1/3骨折4例、下1/3骨折5例、全股骨多处骨折5例(其中股骨骨折合并股骨颈骨折3例、合并转子间骨折和转子下骨折各1例)、股骨转子间骨折12例,股骨转子下骨折5例。48例中39例获得随访,最长107个月,最短42个月,平均66.4个月。优30例(76.9%),良7例(18.0%),失败2例(5.1%)。  相似文献   
58.
氙气麻醉     
近年来有关氙气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越来越多,人们对氙气的药理学特性也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由于氙气具有许多理想吸入麻醉药的特性,但价格又特别昂贵,因此关于氙气在临床上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引起不少的争论。总体而言,氙气的临床应用前景被普遍看好。在欧洲的个别国家,如俄罗斯,氙气已被应用于临床。本文就氙气的历史发展、物理和化学特性及药理作用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9.
大鼠听性脑干反应和耳蜗电图记录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对大鼠听性脑干反应(ABR)和耳蜗电图(ECoG)记录进行了长期探索,成功地描记了大鼠ECoG和ABR曲线。经过6年多实际应用,证明此记录法简便、稳定可靠。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0.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手术入路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为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TAD)行腔内隔绝术(EVE)选择合适的导入动脉。方法 以彩超,CTA或MRA为检查手段,评估导入动脉(股动脉、髂总动脉、腹主动脉下段等)的直径大小(≥8mm)、有否硬化斑块、狭窄、是否被夹层累及、有否扭曲及其程度,从而选择具体的手术入路。结果 本组37例TAD行EVE术所选择经股动脉手术入路23例、经髂总动脉手术入路14例。未选择经腹主动脉下段手术入路。即时操作成功率为100%。结论 合理的选择导入动脉作为手术入路,是EVE手术治疗TAD顺利完成的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