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22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目的  探究中学生对于利用网络开展性教育的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措施提高有关网络平台的性教育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抽取的浙江省内8所中学44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重要性-满意度”(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 IPA)模型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中学生对于利用网络开展性教育知晓率为66.59%(299名),17.15%(77名)中学生选择“微信公众号”、7.35%(33名)中学生选择“性教育网站”、42.09%(189名)中学生选择“视频平台”作为网络性教育的主要途径。中学生性健康素养中,性安全与性侵害维度下的条目正确率均高于40%;性疾病传播与预防维度下的条目正确率均高于70%;性生理与性发育维度下的条目正确率均高于8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健康素养得分更高的中学生对利用网络开展性教育的认知更高(OR=1.06,95%CI=1.01~1.11,P < 0.05)。根据IPA法显示,教学效果和教学内容在优势区,趣味性在保持区,实用性和互动性在机会区,课程模式在改进区。  结论  中学生利用网络开展性教育的认知情况有待提高。应努力提升中学生性健康素养水平。提供性教育线上网络平台应重点改善课程模式,加强课程的实用性和互动性,继续保持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学内容、趣味性方面。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MPTC)高容量淋巴结转移(HVM)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3年3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多灶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MPTMC, 瘤体最大径≤10 mm)及MPTC(瘤体最大径>10 mm)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VM的相关因素。结果纳入MPTMC 566例, 男72例, 女494例, 年龄M(Q1, Q3)47(39, 54)岁;MPTC患者381例, 男106例, 女275例, 年龄47(34, 56)岁。MPTMC和MPTC患者HVM发生率分别为4.6%(26/566)和21.5%(82/38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588, 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MPTMC和MPTC患者中, 男性发生HVM的比例均高于女性, 分别为15.3%(11/72)比3.0%(15/494)(χ2=21.487, P<0.001)、33.2%(35/106)比17.1%(47/275)(χ2=11.492, P=0.001);HVM者的年龄均小于非HVM者, 分别为...  相似文献   
44.
林贝  周天晗  周力  张煜  时晶晶  潘钢  彭友  罗定存 《浙江医学》2023,45(10):1030-1035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甲状腺全切除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影响因素及恢复时间。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外科收治的PTC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患者541例,均检测术前及术后第1天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析术后第1天PTH水平降低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估术后第1天PTH水平对术后PTH恢复时间的预测效能。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术后不同时间点的PTH恢复率。结果541例PTC患者中,术后1个月内PTH恢复正常459例,术后1~<2个月恢复正常49例,术后2~6个月恢复正常23例,超过半年未恢复正常10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低PTH水平、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量增多均是术后第1天PTH降低的危险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第1天PTH水平是术后发生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术后第1天PTH水平预测术后1、2个月PTH恢复及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AUC分别为0.741、0.777、0.850,对应的PTH截断值为13、7、5pg/ml。Kaplan-Meier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术后1个月PTH水平恢复率已达84.84%,以后仍逐渐上升。结论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后甲状旁腺功能恢复时间与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量有关,PTC患者术后第1天PTH水平可预测术后甲状旁腺功能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45.
急性肺功能障碍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卒中后因呼吸中枢的神经通路中断或间接作用致肺通气、换气功能障碍,血液动力学异常,进而引起缺氧状态,将明显增加急性期患者死亡率,延长住院时间,导致心肺功能、体适能下降、自主活动时间不足,进一步影响神经功能恢复,还会增加卒中再发风险。本文拟卒中后急性期肺功能障碍的可能原因、呼吸病理机制、评估以及肺康复治疗进行综述,为卒中后的临床康复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索桥本甲状腺炎(HT)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BRAFV600E突变比值(the ratio of BRAFV600E alleles)的影响。 方法 收集242例PTC患者临床资料,其中PTC合并HT 63例,PTC不合并HT 179例,采用微滴数字PCR(ddPCR)法检测PTC中BRAFV600E状况。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以性别、年龄、多灶性、腺外侵犯、肿瘤直径为控制变量按1∶1比例构成63对配对,比较匹配后两组BRAFV600E阳性率和突变比值。 结果 倾向性评分匹配前,PTC合并HT组和PTC不合并HT组BRAFV600E阳性率分别为87.3%和92.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TC合并HT组BRAFV600E突变比值(3.20%)显著低于PTC不合并HT组(8.80%)(P<0.001)。经过倾向性评分匹配,两组基线水平保持一致,PTC合并HT组BRAFV600E突变比值(3.20%)仍显著低于PTC不合并HT组(9.0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在合并HT的PTC中,BRAFV600E突变的发生未受影响,但是BRAFV600E突变比值明显降低,说明HT对PTC发展过程中BRAFV600E突变存在一定影响,从而影响PTC发展及其预后。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索BRAFV600E突变比值(The Ratio of BRAFV600E expression),在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颈部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LNM)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间手术治疗的234例PTC患者,采用微滴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定量法检测病理石蜡标本BRAFV600E突变比值,分析突变比值与PTC患者LNM的相关性,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 PTC患者伴有LNM者的BRAFV600E突变比值显著高于无LNM者(P <0.01),ROC曲线显示BRAFV600E突变比值预测LNM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27.7%、91.0%、73.3%、58.5%、0.581。结论 利用PTC病理石蜡标本中BRAFV600E突变比值预测LNM有较高的特异性,可为PTC颈淋巴结清扫提供临床决策。  相似文献   
48.
目的:评价基于游戏的沉浸式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2月至2023年3月在我院心内科实习的护理本科生,按实习时间批次随机抽签分组,分为试验组32名、对照组32名。对照组按照实习大纲计划进行常规临床实践教学,试验组采用基于游戏的沉浸式情景模拟教学。比较两组护生的批判性思维、一般自我效能水平及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和教学满意度。结果:试验组评判性思维、一般自我效能及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和教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游戏的沉浸式情景模拟教学法可有效提升护理教学效果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49.
50.
目的 评估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除术(endoscopic papillectomy,EP)联合胆管内射频消融术(radio frequency ablation, RFA)治疗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合并胆管内浸润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纳入2013年2月—2019年2月采用EP联合胆管内RFA治疗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十二指肠乳头肿瘤伴胆管内浸润的12例患者资料。总结患者的临床特征、内镜表现、内镜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随访分析复发率。结果 内镜超声检查测量病变中位大小为18.5 mm×15.5 mm,胆管内侵犯长度为(14.1±5.8) mm。12例患者均成功行ER+RFA,技术成功率100%;术后病理示腺癌5例,腺瘤伴高级上皮内瘤变6例,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例。术后随访(28.5±10.4)个月,接受(4.1±1.6)次ERCP和胆管内活检,分别有2例患者在14个月和20个月时复发(均为腺癌)。结论 EP联合胆管内RFA治疗十二指肠乳头肿瘤伴胆管内浸润是安全有效的,但考虑到复发的风险,术后需要严密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