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0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回顾性分析经皮腰椎间盘切割术(PLD)与显微内镜腰椎间盘摘除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疗效与生活质量,探讨每种术式的临床应用优势.方法 采用查阅原始病案、信函与电话相结合的随访方式,对2000年1月至2002年3月间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接受PLD治疗的患者共104例及MED治疗的患者82例进行远期随访研究,随访的内容包括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JOA腰痛疗效评定标准(JOA)、SF-36量表(SF-36)的评分,使用配对t检验χ2检验及Fisher精确概率法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LD组和MED组评价随访时间分别为5.2~7.3(6.6±0.7)年和5.3~7.2(6.4±0.5)年.MED组的远期ODI、SF-36评分要好于PLD组(秩和检验,P值分别为0.0397和0.0582),JOA信函问卷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秩和检验,P值为0.9742);而MED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则明显长于或多于后者(方差分析,均P<0.01);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MED组3.49%,PLD组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 MED或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且稳定的特点.MED的临床远期疗效高于PLD,但是其并发症稍高,住院时间和费用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2.
背景:作者已对FS-3D-FISP序列诊断骨性关节炎做出研究评价,该序列对早期骨性关节炎的分级与病理有较好的一致性。 目的: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兔早期骨性关节炎,运用MR观察软骨厚度及信号的改变评价治疗效果。 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对照组、骨性关节炎模型组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在造模后第4周左膝关节腔内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在术后第2周,1,2及3个月行膝关节核磁共振检查,每次每组随机选3只实验兔;扫描使用FS-3D-FISP序列测量膝关节软骨厚度, T2-FSE双回波序列测量T2值治疗前后改变,并取膝关节标本行病理观察进行Mankin’s评分,评价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的效果。 结果与结论:与骨性关节炎组相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MRI示关节软骨厚度接近正常,T2值减低,无关节腔积液。提示MR显示膝关节软骨厚度及信号的改变可用于评价骨性关节炎治疗前后的改变。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外翻畸形的效果。方法对12例(15侧)膝关节外翻畸形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手术前后测量胫股角(FTA),并使用KSS膝评分评估。结果随访3~24个月,平均12个月。术前FTA平均16.82°,术后平均5.62°,术前KSS膝评分平均48分,出院前KSS膝评分平均68分,术后12个月随访平均评分88分。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成人膝外翻畸形临床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微创空心钉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解放军第一八〇医院骨二科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经X线或CT确诊的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采用微创空心钉内固定,对照组25例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的差异,并采用肩关节Neer评分标准评价两组患者随访期间的疗效,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出现切口感染3例(12%)。观察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9.4±1.4)周,对照组为(14.9±1.2)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2.0%(23/25),远高于对照组[56.0%(1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相比,微创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手术操作简便,损伤小,出血少,术后关节评分优良,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25.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应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19例根据Neer分类:三部分骨折10例,四部分骨折9例.结果 患者均无感染、神经损伤和假体周围骨折,无假体松动、脱位等并发症.按照SSMH综合评分标准所有患者平均为25.9分,优良率为84%.结论 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较满意的方法,手术时间相对较短,术后功能恢复快,能有效减轻肩关节疼痛.近期疗效满意,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26.
闭合性骨折39例治疗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国医学中的骨科,趣源甚早,治疗方法,非常丰富,至元代分医学为十三科,即列有正骨及金疮的专科,清代医宗金鉴中正骨心法要旨一书,承继了前人经验,总结出摸、接、端、提、按、摩、推、拿为骨科八法,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了三百年来中医骨科的诊治原则。事实上目前散布于全国各地的中医骨科,每人都积累有一定的经验和技术,  相似文献   
27.
正常汉族青少年骨盆矢状面形态的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适合正常汉族青少年骨盆矢状面参数的参考值范围,分析影响骨盆矢状面形态的因素,探讨骨盆矢状面平衡及代偿的机制。方法:2007年9月~2011年7月收集171例正常汉族青少年,男87例,女84例;年龄10~17岁,平均13.1±2.0岁。在站立位全脊柱侧位X线片上测量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和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并计算PT/PI和SS/PI。根据年龄分为2组,低龄组10~13岁(平均11.7±1.1岁),高龄组14~17岁(平均15.0±1.1岁)。各骨盆参数组内、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秩和检验,并将其与年龄行相关分析。本研究PI值与既往文献比较采用单样本t检验。结果:两组的PI、PT和SS在男性和女性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低龄组PI和PT显著小于高龄组(P<0.05);低龄组SS与高龄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PT/PI均<0.5,SS/PI均>0.5。在所有青少年中(10~17岁)及低龄组中PI和PT与年龄均存在显著相关性(10~17岁者:r=0.243,r=0.371;低龄组:r=0.229,r=0.231)(P<0.05),但在高龄组中不存在相关性(r=0.072,r=0.190,P>0.05);低龄组、高龄组及10~17岁者SS与年龄军无显著相关性(P>0.05)。正常汉族青少年PI显著低于同龄白种人(P<0.05)。结论:正常汉族青少年骨盆参数PI、PT和SS在两性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I在青少年时期可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大,其中在10~13岁相对显著,而在14岁以后增长则基本趋于停止,推测骨盆在青少年时期的不同年龄段生长速率不同。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单排带线锚钉固定治疗Ⅰ、Ⅱ型肩关节骨性Bankart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关节镜下采用单排带线锚钉对11例肩关节前向不稳伴Ⅰ、Ⅱ型骨性Bankart损伤患者进行复位固定.术后行渐进性康复训练.手术前后采用Rowes评分和UCLA评分系统进行评估,并了解术后肩关节稳定性和活动度.结果 患者均获24个月随访.Rowes评分:术前和术后24个月分别为20分±7.07分和90分±2.74分(P〈0.05);UCLA评分:术前和术后24个月分别为6.20分±1.30分和29.20分±1.10分(P〈0.05);患者肩关节运动能力均较术前改善.结论 关节镜下单排带线锚钉固定治疗Ⅰ、Ⅱ型骨性Bankart损伤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的优点,能够很好地恢复肩关节稳定性和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29.
目的:用多模式的神经电生理检测包括体感诱发电位(SEP)、运动诱发电位(MEP)、肌电图(EMG),以及肌松剂四联刺激肌肉收缩试验(TOF)对脊柱手术监测进行研究,探究检查的方法和对报警的判断。方法:用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方法对120例不同类型脊柱手术进行监测。结果:术中报警67例(63.3%),其中SEP报警46.7%,MEP报警19.1%,EMG报警35.0%。术后均无严重的并发症,并且及时发现了1例术后的血肿压迫并及时予以将其清除。结论: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能最大程度地有效降低脊柱手术的风险。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