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21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补液升温在大面积烧伤休克期的应用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烧伤休克是烧伤后有效循环血量下降,引起组织和器官缺血、缺氧和细胞代谢紊乱的结果。烧伤早期休克的复苏好坏,直接关系到大面积烧伤救治的成功率,而体液复苏是休克治疗的关键,其直接影响着休克的纠正,组织灌注关系到脏器功能的维持。自2002年1月~2004年1月间,我科对早期烧伤休克病人采用升温补液的方法进行体液复苏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2.
Meek微型皮片移植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Yang DW  Tan Q  Wu J  Li NS  Zheng DF  Li J  Zhou HR  Yang T  Xu P  Lv GZ  Chen DH  Ye SJ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0):698-700
目的探讨Meek微型皮片移植技术(M法)在创面中的应用。方法用M法在9例烧伤和1例坏死性筋膜炎所致创面中的应用。M法植皮面积2%~28%,其中1例23%TBSA和5%腹壁供皮区,平均面积8.6%,4例切(削)痂后即刻用该法进行植皮;4例在切(削)痂后第4~16天用M法进行植皮;2例在伤后第35~45天形成的肉芽创面用M法进行植皮;M法中应用1:4扩展纱布42张,1:6扩展纱布40张,1:9扩展纱布26张。在应用M法同时,在同一个体进行人工邮票皮片移植5例,微粒皮移植4例,网状皮(1:1)移植1例。结果应用M法的病例手术时间为9~60min;8例皮片100%成活,1例80%、1例50%成活,平均93%;其他植皮方法手术时间是30~240min,成活率为100%的2例、90%~98%的4例、80%的3例、50%的1例,平均86%。结论Meek植皮术适用于体表任何形式的创面(骨外露创面除外),尤其是大面积烧伤病员;创面皮片上皮化时间短;皮片的的扩展率,根据创面大小,选择不同比例的扩展纱布,因此皮片用量少;手术时间缩短;工作人员劳动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重度烧伤病人血小板(Platelet,PLT)计数、PLT平均容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PLT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的变化,探讨引起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烧伤后24 h测定烧伤病人PLT计数、MPV、PDW值,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分析这些参数与烧伤程度的关系;测定可能引起PLT计数改变的因素(烧伤总面积、Ⅲ度烧伤面积、接受成分输血、切削痂手术面积、生长激素应用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PLT计数早期恢复正常的因素。结果:①烧伤后24 h测定PLT参数,健康对照组PLT计数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MPV和PDW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重度烧伤组PLT计数,MPV和PDW均明显低于中轻度烧伤组(P<0.05);②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烧伤总面积和静滴乌丝他汀治疗均是疗后PLT计数早期恢复正常的保护因素。其中烧伤总面积约小,越有利于疗后PLT计数恢复正常范围;静滴乌丝他汀治疗有利于疗后PLT计数恢复正常范围。结论:重度烧伤病人伤后24 h的PLT计数、PDW、MPV均有明显改变,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逆转病情。  相似文献   
44.
目的 观察无菌生物护创膜治疗小儿面颈部烧伤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64例面颈部烧伤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实验组:应用无菌生物护创膜处理烧伤刨面;对照组:外喷汇涵术泰暴露疗法处理烧伤刨面.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两组平均发热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患儿舒适度比较,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应用无菌生物护创膜治疗小儿面颈部烧伤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5.
目的:通过研究重度烧伤患者体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初步探讨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烧伤面积≥35%烧伤总面积(TBSA)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与烧伤组平行处理)各49例,分别收集烧伤患者伤后6 h?12 h?1 天?2天?7天?14天的外周静脉血?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因子IL-2?IL-4?IL-6?IL-8的分泌水平;CCK-8试剂盒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重度烧伤患者伤后6 h?12 h?1天?2天?7天?14天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与IL-2?IL-4的分泌水平均显著下降(P均 < 0.05),而IL-6?IL-8的分泌水平则显著升高(均P < 0.05)?结论:重度烧伤患者体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促炎细胞因子(IL-6?IL-8)参与烧伤后炎症应答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46.
张茵华 《现代护理》2005,11(10):789-789
0~5岁后背、臀部或会阴部烧伤的小孩,为了保持创面的透气、干燥,特别是臀部或会阴部烧伤不便于包扎,创面需采用暴露或半暴露。以往我们都让小孩睡大字架,定时给予翻身。由于大字架制作繁琐、透气差,一旦尿床,容易污染创面,翻身、换药等导致疼痛刺激小孩哭闹不止。我们利用病区现成的铁制护架,用绷带缠绕成一张小摇摆床,把小孩放在床上,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7.
我科从2001年起连续接受五届不同院校护生的临床实习,对如何搞好烧伤专科护理的临床带教进行了实践与探讨.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8.
烧伤合并吸人性肺炎后心肌细胞膜ATP酶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烧伤或烧伤合并感染后心肌功能损害的原因.方法制作30%Ⅲ烧伤,吸人性肺炎的动物(大白鼠)模型.分成S组(假伤)、P组(单纯肺炎)、B组(烧伤)、BP组(烧伤+肺炎)等四组.测定四组实验动物心肌细胞膜上Na+-K+-ATPase,Mg++-ATPase,Ca++-ATPase,Ca++-Mg++-ATPase4种ATP酶的活力,同时作血培养.结果B组、P组、BP组心肌细胞膜ATP酶活力较N组明显下降.同时血培养阳性率也明显增高,以BP组最高.结论烧伤后易发生感染,由于烧伤感染后心肌细胞ATP酶活力下降,导致伤后心肌功能的下降及心脏的损害.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贻贝粘蛋白治疗烧伤后创面愈合期和瘢痕增生期瘙痒的疗效。方法将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烧伤科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40例烧伤后创面愈合期或瘢痕增生期有瘙痒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分别使用贻贝粘蛋白和0.9%氯化钠溶液进行治疗,记录治疗前后的瘙痒评分、止痒效果及治疗后的瘙痒缓解起效时间、持续时间、缓解程度以及全身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瘙痒平均评分由治疗前(9.3±0.5)分下降至治疗后(1.1±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P<0.05);对照组瘙痒平均评分由治疗前(9.2±0.6)分下降至治疗后(8.1±0.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8,P>0.05)。试验组的止痒有效率为100%,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P<0.05)。试验组平均止痒起效时间(12.0±1.3)min,对照组只有5例患者部分缓解,平均止痒起效时间(30±2.7)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1,P<0.05);试验组平均止痒持续时间(36±3.6)h,对照组平均止痒持续时间(0.5±0.2)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7,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贻贝粘蛋白治疗烧伤后瘙痒安全有效,为临床提供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0.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隐性梅毒患者往往无临床症状,作为梅毒的唯一传染源更具危害性.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体液传播或梅毒螺旋体由母体经过胎盘传播.烫伤,特别是大面积的烫伤由于大面积皮肤的破损,有大量的体液渗出,梅毒螺旋体随体液排出,传染他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