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3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21.
伽玛刀在海绵窦脑膜瘤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伽玛刀在海绵窦脑膜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1997年至2004年间93例海绵窦脑膜瘤患者接受了伽玛刀治疗。其中57例有开颅手术史,36例为初发。治疗前肿瘤容积为1.3~128.6cm^3(平均24.18cm^3),采用40%~60%(平均48%)的等剂量曲线,边缘剂量为7~18Gy(平均10.9Gy),中心剂量为16~40Gy(平均22.5Gy),等中心点为2~21个(平均8.7个)。结果本组93例患者获得36~78个月(平均43.7个月)的影像学随访,其中肿瘤消失12例(12.9%),肿瘤缩小37例(39.8%),肿瘤无明显变化26例(28.0%),肿瘤增大18例(19.3%),肿瘤总控制率为80.6%。结论对于累及海绵窦区的脑膜瘤,伽玛刀治疗手术风险小,并发症少,长期随访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2.
1H磁共振波谱在脑胶质瘤伽玛刀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胶质瘤是起源于神经外胚层组织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是临床上治疗该类肿瘤的主要方法,而γ-刀治疗是胶质瘤术后最常用的辅助治疗手段。质子磁共振波谱(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是一项新近发现的技术,已经逐渐被应用于脑肿瘤疗效的评价。本文旨在探讨^1H-MRS技术对于脑胶质瘤γ-刀治疗后疗效监测及评价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3.
目的 研究HSP70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的关系,探讨HSP70在星形细胞瘤预后判断上的价值。方法 用SP免疫组化方法对96例星形细胞瘤中HSP70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 在星形细胞瘤中,HSP70的阳性表达随星形细胞瘤的病理分级增高而增加。结论 结合脑星形细胞瘤的病理组织分级,HSP70的表达能反映星形细胞瘤的恶性进展,从而对判断的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4.
目的:以无水乙醇建立小鼠急性胃溃疡出血模型,评价不同剂型艾速平对胃溃疡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胃溃疡模型组、高、低剂量艾速平注射液组(6.06 mg?kg-1、3.03 mg?kg-1)、高、低剂量艾速平肠溶胶囊组(6.06 mg?kg-1、3.03 mg?kg-1)(n=5).除对照组外,所有小鼠预防性给药5 d后灌胃无水乙醇0.2 mL建立急性胃溃疡模型.1 h后处死小鼠,观察胃黏膜形态并计算溃疡指数;同时HE染色胃粘膜损伤;收集胃液以pH试纸测定小鼠胃液pH值,采用无机磷测定法测定胃蛋白酶活性.结果:无水乙醇明显诱导小鼠胃粘膜溃疡、出血,溃疡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且胃蛋白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然而未见胃液pH值改变(P>0.05);低剂量艾速平肠溶胶囊、高剂量艾速平注射液、低剂量艾速平注射液治疗均可明显减少无水乙醇诱导的胃粘膜溃疡、出血,且胃蛋白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其中低剂量艾速平注射液治疗后溃疡指数与模型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其余剂型及剂量组未见明显改变(P>0.05).结论:口服艾速平肠溶胶囊3.03 mg?kg-1、腹腔注射艾速平注射液(6.06 mg?kg-1、3.03 mg?kg-1)对乙醇致小鼠急性胃溃疡出血模型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减轻溃疡形成、抑制胃蛋白酶活性.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培养大鼠脊髓神经元的缺氧保护作用,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 体外原代培养大鼠脊髓神经元细胞,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VEGF164,通过神经元细胞计数、四唑盐染色(MTT)法检测神经元细胞活性,末端脱氧核苷酸介导的X-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缺氧后神经元细胞凋亡情况,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缺氧前后大鼠脊髓神经元VEGF及其受体Flk-1/Flt-1表达情况.结果 当细胞培养液中VEGF164终浓度达25 ng/ml时,神经元细胞活性增加11%,细胞计数增加20%,而神经元细胞凋亡指数减少近50%;当培养液中VEGF164浓度达到100 mg/ml时,神经元细胞活性增加近25%,神经元缺氧细胞的凋亡数减少到1/3,而VEGFR2/Flk-1受体抑制剂SU1498可抑制这一作用.结论 VEGF对大鼠脊髓神经元具有缺氧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VEGFR2/FLK-1受体传导途径介导的.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复制缺陷型腺病毒(replication deficient adenoviral vectors,AdVec)介导外源基因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感染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表达的可行性及感染效率,探讨EGFP作为NSCs示踪剂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原代培养、扩增大鼠NSCs,扩增、纯化AdVec-EGFP病毒液,以AdVec-EGFP病毒液感染NSCs,荧光显微镜观察AdVec-EGFP在NSCs中的表达和转染效率,免疫细胞化学鉴定重组子。结果:EGFP报告基因AdVec-EGFP高效感染NSCs,转染后6 h荧光蛋白开始表达,48 h后达高峰,感染率为(76±2)%,且NSCs的生物学性状没有发生变化。结论:AdVec-EGFP具有较高的介导外源基因表达于NSCs的效率,是NSCs体内、体外研究较理想的示踪剂。  相似文献   
27.
陈兢  王伟  游潮  惠旭辉  李浩  朱彬  李鹏  李杨 《华西医学》2006,21(4):758-760
目的:通过对荷瘤小鼠进行异种MMP-2DNA疫苗联合伽玛刀(γ-刀)治疗胶质瘤,了解两者的协同抗瘤作用。方法:制备并纯化异种MMP-2DNA疫苗,建立小鼠胶质瘤荷瘤模型。小鼠荷瘤第二天开始MMP-2DNA疫苗治疗,后肢肌肉注射c-MMP-2DNA疫苗(1mg/ml),100μl/次,每周一次,连续4周。待肿瘤长至约1cm(接种后第16天)开始γ-刀治疗,以50%的等剂量曲线覆盖,边缘剂量13Gy;游标卡尺测量瘤体大小;电子天平称肿瘤重量;绘制胶质瘤模型小鼠的生存曲线;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坏死情况及重要脏器有无病理改变。结果:异种MMP-2DNA疫苗联合伽玛刀治疗胶质瘤荷瘤小鼠的瘤体大小以及荷瘤小鼠的死亡数目小于单独治疗组,生存期明显延长。HE染色显示肿瘤组织坏死明显增多,荷瘤小鼠体内重要脏器无明显病理改变。结论:异种MMP-2DNA疫苗联合伽玛刀治疗胶质瘤能明显抑制肿瘤组织的生长,并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期,疗效优于单独伽玛刀治疗和MMP-2DNA疫苗治疗,且无明显副作用。证明二者存在协同治疗效应,其联合应用可能是一种独特的抗肿瘤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28.
目的 :评价基于循证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集束化护理措施在降低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为出血性脑卒中肠内营养患者的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现存问题,检索证据,形成4项集束化护理措施(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肠内营养管理;基于胃肠动力指导喂养途径选择和喂养速度调整;提供个体化肠内营养制剂;采用腹部按摩、腹部热敷促进胃肠动力)。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2020年12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出血性脑卒中肠内营养患者为干预组(n=69),实施集束化护理,选取2020年4月—10月收治的患者为对照组(n=70),实施常规肠内营养护理,分析两组患者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营养管理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干预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营养管理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积极推广集束化护理措施,以改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症状和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29.
外泌体是一种由细胞分泌的直径约40-100 nm的盘状囊泡,具有天然脂质双分子层,其内包含了复杂的RNA和蛋白质.大多数细胞在正常及病理状态下均能产生外泌体,这些外泌体主要存在于体液中,在细胞间物质运输和信号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天然内源性纳米级载体,外泌体具有毒性小、稳定性好、、渗透性好、靶向归巢性强、能透过血脑...  相似文献   
30.
目的 :观察BMP/α -TCP中BMP释放规律及其对材料固化时间和强度的影响。方法 :α -TCP与BMP及调合液混合制成直径 4mm、长 8mm圆柱体 ,按BMP含量不同 (1%、 2 % )制备A、B两种复合材料 ,两种样品分别在水浴振荡器内 (37± 1℃ )持续振荡。测定溶液中蛋白质含量、样品固化 2 4小时及BMP释放 4周后强度及蛋白释出试验前后样品的X线衍射图。结果 :3天之内样品A、B的BMP释放率分别达 2 4 6 3%及 37 6 7% ,10天时释放率分别达 31 4 %及 4 3 13%。BMP不影响材料固化时间 ,BMP释放后材料强度随浸泡时间延长而增高 ,X线衍射分析表明材料向HA转化。结论 ;BMP以扩散方式释放 ,3天内有一爆发性释放 ,10天内一直保持较高的释放速度 ,持续至 4周时仍有缓慢释放 ;BMP不影响材料的最终强度及其向HA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