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47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小脑血管畸形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小脑血管畸形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乙状窦后入路或枕下后正中入路进行手术。结果72例病人均手术全切病灶。术后病理结果:动静脉畸形(AVM)67例,海绵状血管瘤(CM)3例,静脉畸形(VM)2例。术后GOS评分:5分64例,4分4例,3分1例,2分1例,1分2例。随访4个月~13年,恢复良好64例,轻残4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状态1例,死亡2例。无复发病例。术前GCS评分≥8分的AVM病人,其术后GOS评分较GCS评分〈8分者高(P〈0.05)。结论小脑血管畸形应尽早行手术切除治疗,术中采用合适的手术入路、适当的手术技巧,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AVM病人术前GCS评分≥8分的病人恢复好,〈8分病人恢复较差。  相似文献   
3.
4.
垂体瘤发生率占颅内肿瘤的第3位,因其细胞增殖及内分泌特性而表现出各种的生物学行为。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垂体瘤发病机制的认识已有了很大的提高。垂体瘤的发生、生长与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对信号转导通路特殊靶点的干预可能为垂体瘤提供新的治疗机会。本文重点综述了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与垂体瘤发病机制相关性研究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黏液瘤病毒对大鼠动物模型体内胶质瘤细胞的作用.方法 采用立体定向法向SD大鼠颅内注射C6细胞建立大鼠额叶胶质瘤模型,明确成瘤后,随机分组,以立体定向方法往瘤腔内注射黏液瘤病毒(MV),5-FU,MV+ 5-FU及灭活黏液瘤病毒(DV),观察不同组别间大鼠体重、肿瘤大小、GFAP表达、Akt表达情况.结果 SD大鼠注射C6细胞后,额叶可见胶质瘤生长.成瘤后瘤腔内注射MV、5-FU及MV+ 5-FU,肿瘤的生长较注射DV减慢,并有缩小趋势,GFAP表达较少.MV组及MV+ 5-FU组PI3k、Akt及mTOR表达较DV组及5-FU组下降.结论 立体定向法注射C6细胞可以建立稳定的胶质瘤模型.MV可以通过调节PI3K-Akt-mTOR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增加化疗药物对动物模型体内肿瘤细胞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寻找一条简单实用而又较精准的脑前、后连合连线(AC-PC线)的体表投影线。方法 102例接受立体定向功能神经外科的病人。术中以鼻翼耳廓软骨下缘连线安装头架,并以此线为基线进行CT或MR定位扫描。定位影像输入Elekta SPS手术计划系统。在SPS系统中对鼻翼耳廓软骨下缘线和真实的AC-PC连线的距离、两者的夹角大小等项目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在以平行于鼻翼耳廓软骨下缘线进行的CT或MR4mm层厚的扫描中,AC-PC点全都存在同一层面中。鼻翼耳廓软骨下缘线与AC-PC的夹角最大5°,平均2.15°,相距最大4mm,平均2mm。结论鼻翼耳廓软骨下缘线是在所有现有的CT和MR扫描基线中与AC-PC连线平行度最高的,临床上十分方便实用。是最理想的立体定向功能神经外科的CT和MR扫描基线。  相似文献   
7.
目的:寻找婴幼儿反复喘息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干预婴幼儿反复喘息发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60例反复喘息的婴幼儿作为病例组,60例正常婴幼儿为对照组,采用向家长书面问卷调查方法询问各组婴儿既往病史、家族史、过敏史及婴幼儿喂养情况、生活条件等,并检测微量元素、免疫功能、过敏原。将30个因素作为变量进行赋值,进行数量化处理。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共有4个因素被选入回归方程,父母有哮喘病史(OR=4.969)、居住的城市(OR=3.054)、有过敏原阳性(OR=3.363)、有皮肤湿疹史(OR=3.180)。结论:父母有哮喘病史、有过敏原阳性、居住的城市、有皮肤湿疹史是导致婴幼儿发生反复喘息的关键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选择性丘脑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54例帕金森病患者采用选择性丘脑毁损术,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结果:本组术后肢体活动无力、发音困难、吞咽困难及肢体感觉异常等症状完全恢复正常,未出现颅内出血、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强调围术期的护理质量对解除患者术前紧张及焦虑、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及时发现手术并发症、促进患者的康复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病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动态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动态检测73例急性颅脑损伤病人双侧BAEP,根据BAEP分级标准:Ⅰ级20例,Ⅱ级19例,Ⅲ级17例,Ⅳ级17例。观察BAEP分级变化与GOS的关系。结果颅脑损伤后1周不同BAEP分级预后良好率分别为Ⅰ级90%,Ⅱ级84.2%,Ⅲ级58.8%,Ⅳ级11.8%。BAEP改变与GOS变化存在线性相关关系(χ2回归=25.523,P0.01;χ2偏离=3.675,P0.05);BAEP好转者预后良好率(72.4%)较恶化者(23.1%)显著升高(χ2=8.922,P=0.003)。结论急性颅脑损伤病人BAEP变化与预后存在明显相关性。动态观察BAEP变化可能是评估急性颅脑损伤病人预后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立体定向脑深部微电极记录引导下的术治疗书写痉挛的方法及疗效,探讨治疗的机理。方法:运用脑深部微电极记录引导下立体定向技术,对10例书写痉挛患者实施了丘脑腹中间核(Vim)和丘脑腹嘴核(Vo)的毁损术,进行疗效分析。结果:10例患者术后书写功能即刻恢复正常,2例出现的感觉异常和构音障碍的可逆性手术并症,无永久性手术并发症,1-2年的随访疗效稳定无复发。结论:选择性丘脑切开是治疗书写痉挛的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