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9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69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7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49篇
内科学   8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32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209篇
预防医学   39篇
药学   38篇
  2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41.
目的 研究高海拔地区缺血性卒中患者单核细胞/HDL-C比值(monocyte/HDL-C ratio,MHR)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ICSA)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7年6月-2021年6月在青海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高海拔地区(海拔2260~4080?m)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依据DSA上脑血管狭窄程度(以狭窄最严重的动脉为准)分为无狭窄组、轻度狭窄(狭窄率≤50%)组、中度狭窄(狭窄率50%~70%)组、重度狭窄(狭窄率≥70%)组及闭塞(100%)组。比较5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和MHR,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不同程度血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共纳入349例患者,其中无狭窄组69例、轻度狭窄组78例、中度狭窄组41例、重度狭窄组84例、闭塞组77例。5组中年龄、性别分布、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比例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实验室检查中白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以及血红蛋白、HDL-C水平和MHR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相对于无动脉狭窄,高龄为脑血管轻度狭窄(OR?1.061,95%CI?1.027~1.097,P<0.001),中度狭窄(OR?1.057,95%CI?1.017~1.099,P=0.005),重度狭窄(OR?1.096,95%CI?1.057~1.137,P<0.001),闭塞(OR?1.036,95%CI?1.001~1.072,P=0.046)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于无动脉狭窄,高MHR为轻度狭窄(OR?1.041,95%CI?1.009~1.074,P=0.011),中度狭窄(OR?1.082,95%CI?1.045~1.119,P<0.001),重度狭窄(OR?1.096,95%CI?1.062~1.131,P<0.001),闭塞(OR?1.101,95%CI?1.067~1.136,P<0.001)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于无动脉狭窄,单核细胞计数升高是中度狭窄(OR?1.684,95%CI?1.569~2.725,P=0.027)、重度狭窄(OR?3.529,95%CI?1.541~5.766,P=0.002 )和闭塞(OR?5.446,95%CI?4.453~6.917,P=0.002)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高龄、高MHR和单核细胞计数升高在高海拔地区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程度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2.
灼性神经痛临床少见,表现为受损神经支配范围内的剧烈疼痛,常伴自主神经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睡眠,甚至产生极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障碍,及早治疗,可获较好疗效.现将我科2005年12月收治的1例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3.
目的:分析门诊急性头痛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流行情况和危险因素,为头痛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2007年11月神经内科和急诊科门诊就诊且资料完整的急性头痛患者1700例,总结其人口学特征、临床特点和治疗情况。结果:患者女性多于男性,男女之比1∶1·79,31~40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占24·7%;12月份发患者数最多,占18·3%;公司职员、教师和学生发患者数最多,占67·4%;病因以原发性头痛、非颅内感染和脑血管疾病多见,占57·5%。常见检查阳性检出率较高的是经颅多谱勒42·3%、腰穿检查30·1%和血常规25·6%。治疗以口服用药患者最多,占54·2%。结论:门诊头痛患者,在性别、年龄、职业、发病季节和病因及治疗方面存在一定规律性,重视头痛患者的综合治疗可减少发病率。  相似文献   
44.
吴宏涛  周东  王慧  徐鸿儒 《华西医学》2002,17(4):460-461
目的:(1)探讨各类癫痫发作时症状和脑电图特点及录像脑电图监测(VEEG)在癫痫诊断、分类、定位上的价值。方法:将404例癫痫患者分为2组:1、临床诊断癫痫组,2、临床疑诊癫痫组。采用同步录像脑电图监测仪纪录患者发作时临床和脑电图表现,分析其监测结果。采用医用统计软件包SPSS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确诊癫痫组患者的痫样放电检出阳性率:VEEG达82.3%,与常规脑电图(REEG)阳性率33.2%有显著性差异。88.7%临床表现为部分性发作的患者,可检出部分性痫样波。结论:VEEG对癫痫患者脑电异常的检出率高于REEG。VEEG可以为部分性癫痫发作提供定位依据。  相似文献   
45.
目的 评价普瑞巴林添加治疗部分性癫(癎)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平行设计添加治疗的方法,确诊为有部分性癫(癎)发作的225例癫(癎)患者,被随机分配入普瑞巴林治疗组(114例)与安慰剂组(111例).在6周前瞻性基线期后,采用灵活剂量的普瑞巴林(150~600 mg·d-1)添加治疗成人部分性癫(癎)发作.主要疗效指标:部分性癫(癎)发作28 d-反应率.次要疗效指标:部分性癫(癎)发作28d-减少率、临床疗效评价、16周内癫(癎)无发作和发作减少率≥50%的病例比例、第13~16周癫(癎)无发作和发作减少率≥50%的病例比例以及临床疗效总评量表评分;并观察研究药物的安全性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普瑞巴林组部分性癫(癎)发作28 d-反应率(-40.24±37.88)%,显著高于安慰剂组(-22.84±37.61)%(F=15.063 9,P=0.000 l).普瑞巴林组和安慰剂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60.53%和47.75%,组间无显著差异;但普瑞巴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安慰剂组高(45.61% vs 23.42%,P=0.000 7),主要不良反应有头晕、嗜睡、视物模糊、乏力等.结论 普瑞巴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安慰剂组.普瑞巴林作为部分性癫(痈)发作的添加药物有确定的疗效,安全耐受性较好,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6.
47.
48.
目的 采用循证医学方法评价孕激素治疗月经期癫痫的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为月经期癫痫提供有循证依据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 以月经期癫痫痫(catamenial epilepsy)、药物治疗(drugtherapy)、孕激素(progesterone)、四氢孕酮(allopregnanolone)、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等中英文词汇为检索词,分别检索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中国知网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英国Cochrane图书馆、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Google学术搜索等国内外数据库,获得系统评价、随机对照试验、开放性试验、前瞻性或回顾性病例分析研究、病例观察研究和综述等文献,采用Jadad量表质量标准评价文献质量。结果 经筛选共纳入孕激素治疗月经期癫痫相关英文文献18篇,包括系统评价1篇、随机对照试验3篇、开放性试验1篇、前瞻性病例研究2篇、病例随访研究1篇、综述10篇。其中10篇为高质量文献(评分≥4分),8篇为低质量文献(评分〈4分)。对各项临床试验治疗原则以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显示:(1)孕激素作为抗癫痫药物的添加方案治疗月经期癫痫,可显著减少月经期癫痫发作频率,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2)天然孕激素和人工合成孕激素均可用于月经期癫痫的治疗。(3)孕激素治疗月经期癫痫的方式包括周期性孕激素治疗和抑制治疗,以前者更常用。结论 借助循证医学评价方法可为孕激素治疗月经期癫痫提供最佳临床证据。  相似文献   
49.
阿尔茨海默病药物治疗临床证据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价阿尔茨海默病不同药物治疗方案之疗效和不良反应,从循证医学角度为制定最佳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分别以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多奈哌齐(donepezil)、卡巴拉汀(rivastigmine)、加兰他敏(galantamine)、美金刚(memantine)、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等中英文词组为检索词,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英国Cochrane图书馆、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学术期刊库和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并辅助手工检索,获得阿尔茨海默病药物治疗相关系统评价、随机对照试验、临床对照试验和病例观察研究,采用Jadad量表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结果经筛选共纳入阿尔茨海默病药物治疗相关文献33篇(系统评价14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14篇、临床对照试验4篇、病例观察研究1篇)。其中28篇为高质量文献,评分分别为4分(12篇)、5分(10篇)和7分(6篇);5篇为低质量文献,评分为3分。药物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显示:(1)阿尔茨海默病药物治疗以症状性治疗为主,多奈哌齐、卡巴拉汀、加兰他敏、美金刚均能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但不能影响疾病之病理进程。(2)疾病调节药物可以影响疾病潜在的病理生理学进程,已作为新型药物进入临床试验,为促进治疗方式的转变和更好地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了线索。结论借助循证医学方法可以为阿尔茨海默病药物治疗提供最佳临床证据。  相似文献   
50.
目的评价干扰素-β(IFN-β)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荷兰医学文摘、CINAHL、LILACS、PEDRO、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和世界卫生组织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检索截止时间:2014年6月);并通过阅读相关论文参考文献,联系参与IFN-β治疗多发性硬化临床试验的研究者和企业,进一步获取研究信息或未发表的数据。由两名评价人员独立筛选研究、提取研究信息和数据、评价偏倚风险。应用Review Manager软件(Version 5.3.3)进行Meta分析,GRADEpro软件评价研究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局限性(偏倚风险)、结果的不一致性和不精确性、证据的间接性和发表偏倚对主体证据质量的影响。结果共检索相关文献576篇,阅读标题和摘要后初步筛选出26项研究;进一步阅读全文后纳入5项研究(共2129例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高剂量IFN-β组1076例、安慰剂组1053例)。所有纳入的研究均为IFN-β单药治疗且随访时间≥1年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临床试验。大多数研究存在方法学局限性,主要缺陷为随访偏倚风险较高,且数据分析未使用意向治疗原则,仅919例受试者(43.17%)的数据可用于分析随访2年时的主要结局。Meta分析显示,IFN-β可轻微减少随访2年时复发病例数(RR=0.810,95%CI:0.740~0.890;P=0.000)和残疾进展病例数(RR=0.700,95%CI:0.550~0.880;P=0.002);敏感性分析(最差情况的演示分析)显示,IFN-β治疗无效(RR=1.110,95%CI:0.730~1.680,P=0.620;RR=1.310,95%CI:0.600~2.890,P=0.500)。共1581例患者(74.26%)的数据可用于分析随访1年时至少复发1次的病例数(RR=0.740,95%CI:0.590~0.930;P=0.010),绝对危险降低率为13.24%,需治疗的病例数为8例,表明需要治疗8例患者才可防止1例在第1年内复发。但在年复发率方面,IFN-β治疗无效。IFN-β常导致注射部位局部反应、寒颤、发热、肌肉疼痛、流感样症状、头痛、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升高等不良事件,但并不增加外周血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抑郁、自杀行为或自杀观念的发生。结论高质量证据显示,IFN-β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可轻微降低第1年内的复发病例数,但超过1年的疗效尚不能确定。目前尚无足够证据证明IFN-β在减少残疾进展病例数方面的疗效,尚待高质量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评价其长期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